APP下载

大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素质培养研究

2019-07-15王雪峰王春凤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自主学习

王雪峰 王春凤

摘 要:自主学习型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正在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而很多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收获甚微。问题之根本在于学生对老师的过度依赖与在学校制度面前显露的奴役性,使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动机、目标、兴趣方面的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诱导因素,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素质;培养研究

基金项目:2018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813296019)。

1 简介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正是自主学习,没有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运用,就无“创”可言,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不可能有“创新”可言。

近年来,随着三本院校的递增,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这对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正确等。本文从学习兴趣、学习目标,教师授课方式等几大方面入手,解析三本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本项目的研究历时一年,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6、2017和2018级商务英语和翻译专业600名学生为调研对象,就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素质的现阶段状况及两者存在的关联作了调查与研究。

2 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因素

2.1 学习氛围

以初来乍到的新生群体为例。经过两个月放松期,刚入学的新生对大学的教学模式感到陌生,从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中,大多数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严管束下,只能向大脑大量地“塞”知识,遏制了他们的天性,所以面对新的学习模式,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经观察,2018级学生晚自习期间,经常发现嬉笑、聊天、睡觉的现象,虽然所有人的手机都放到了手机袋中,但他们仍有办法逃避学习。这样的状况时常由一两个人挑起,从而带动全班;而2017级班级整体状况良好,能够安静地上自习,以整体带动个别,使得个别不学习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去打扰别人。由此可见环境对于自主学习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与创新活动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当代大学生为例,据观察,四个学年的大学生群体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程度不一,新生群体的学习动机明显偏低,二、三年级学生有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职业生涯有初步或进一步的規划,这些因素构成了学生学习的态度的影响因素。

2.3 学习目的

初高中的应试教育不能沿用到大学。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或学习奴役性太强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外知识、发展兴趣、培养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等各种方面意识淡薄。我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做了大量的实质工作,但即使当机会摆在面前时,学生也会因个人原因退却;而往往这类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动机,学生也更有可能在感兴趣的方面更容易表现出创造力。

3 大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途径

3.1 态度的明确

对大学生来说,图书馆与自习室应是学习的天堂,可偌大的自习室却只有在考试来临之际才会座无虚席,而平时看到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二年级与三年级的居多,他们除自己的作业外,还会继续学习与研究其他方面;而大部分一年级的学生,做完功课就会离开,很少有人为自己准备其他目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学习路上的指明灯,大学生应“好读书,读好书”。

3.2 目标的建立

大学学习过程就是学习与发现结合的过程,大学生既是知己领域的继承者,又是未知领域的探索着。调查表明,学习目标的确立对自主学习起到了指导作用。目标设置既是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又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有学习计划的学生时间观念特别强,知道浪费一分时间就可能无法达成既定目标,所以格外珍惜时间。上述现象中,一年级学生逃避学习是由于目标不明确而导致的学习态度、行为散漫,而高年级学生因有明确的目标才能紧跟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完成。成就感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调味剂,会给予那些缺乏学习规划或自我监控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创新素质培养的鼓舞与动力。

3.3 兴趣的培养

1)激发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用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矛盾现象,即:饱满的学习需求与淡薄的学习意识。相比于高年级的学生,离开父母看护的一年级学生在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与人际交往面前,很难准确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方向。大学生应衡量好学习与爱好的天平,在个人爱好的驱使下,使自己有所收获。

2)助推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目标群体中,不乏一些美剧控。一年级学生基础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尤其是听说方面,但任何群体都存在个性差异。提问是测试学生基础最简单却又行之有效的办法。每当提问一些高级或不常用的词汇时,学生中时常传出精确的答案,这种基础好的学生总会得到更多关注,结果从他们对英文歌曲和追剧的热爱,可以看出爱好的建立对于自主学习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性。

3.4 自主学习数据实例

据2018年本校图书借阅量统计,我校图书馆借书比例中,二、三年级学生借阅量高达68%,其次为一年级约占20%,其次为四年级。学习氛围、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指导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因素,而自身的独立性确实大学生难能可贵的品质,大学生必须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4 结语

自主学习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石,离开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运用,就无“创”可言;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没有“创新”可言。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新的核心内容在于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其中,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而与之相互作用、相互引导的自主学习能力,现已经成为学生走向社会、满足工作需要的必备能力之一。学校(特别是大学)教学中,教师应从中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使学生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自立自主,积极提出自己的方案。

参考文献

[1]黄晓琴.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中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4):109-111.

[2]燕良轼,谢家树.脑与创新素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77-83.

[3]高玉敏,尹艳莉.自主学习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

王雪峰(1998-),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6级应用英语系翻译专业。

王春凤(1980-),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系教学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自主学习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