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台摄像中的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研究

2019-07-15李小强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运用

李小强

摘 要:电视台的节目画面所呈现出的既视感会直接影响节目的收视率,为了满足现代化节目的发展需求,为人们展示出最为清晰精准的画质,就要重视在节目摄像过程中对调焦技术与光线的应用,确保镜头抓拍到的每一环节的画面都是清晰唯美的,从而增强观众的既视感。由此可见,在电视节目摄像中引入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保证节目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践,进一步探究调教技术与光线在电视节目摄像中的运用。

关键词:电视节目;摄像;调焦技术与光线;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摄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捕捉到更为清晰的画面,制作高质量的影像,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摄像的专业水平,熟练掌握技术。针对不同的调焦与光线方式,同一台摄像机拍出来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作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媒体,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是其基本职能,因此对调焦技术与光线的应用展开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 调焦技术与光线概念

调焦技术与光线的成像原理主要有两部内容,一部分是景深控制原理,一部分是镜头光学原理[1]。根据不同的拍摄情况对摄像设备聚焦环进行适当调节,借助改动的焦点位置从而提高影像画面的清晰感,良好运用这一技术会直接影响影像的效果,由此,要在使用的程中注意所遵循的原则。在电视台的拍摄过程中,调焦技术就是有效控制景深距离,为了实现画面的局部清晰,通过调整近摄距和长焦距来控制景深距离。

在摄像中,光线的作用就是照明,确保在拍摄途中拍摄对象有足够的光亮,并且还有附带造型和表意的作用,从而体现出被拍摄事物的形态和表达的内涵所在。好的光线是可以呈现出美感的,能够更深层次表达拍摄的蕴意,并且传送给欣赏者,光线的特征主要包括光的强度、光的亮度、光的位置以及光的颜色。针对不同特性的光线加以合理运用,就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2 电视台摄像中调焦技术的运用

1)聚焦。聚焦一般常见于电视台新闻类和采访类的拍摄中,这样做的原因是被拍摄的对象要被固定在摄像机前方,不得随意移动,所以拍摄人员只需要将焦点聚集在一定位置上就能够拍出最为清晰的画面。但是,要注意景深距离的有效控制,保证拍摄对象一直处于景深距离的中心区域,因此在外部光线发生改变时,如光线开始变暗,则要做好补光工作,保证能够准确找出焦点位置。限于这种调焦技术只要求被拍摄对象保持固定的位置,所以常被运用到电视台采访工作中。

2)跟焦。跟焦与聚焦不同,跟焦需要根据拍摄对象位置的移动而对焦距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被拍摄对象的画面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近顺远逆,近快远慢”的拍摄原则,这是经过大量拍摄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当拍摄对象慢慢靠近镜头方向时,就需要将聚焦环顺时针调整,同时根据距离的接近程度而去调整转动的幅度;也就是说,当镜头远离拍摄对象时,就需要将聚焦环逆时针调整,同时根据距离的远离程度而去调整转动的幅度不断变化。且在跟焦过程中要结合“焦点前置”方式,当拍摄对象逐渐靠近镜头,焦点就要向前调整,确保拍摄对象完整。比如,在对人物进行拍摄时,拍摄人员会将焦点聚集到人物的鼻翼处,从而保证人物清晰完整。

3)移焦。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多个拍摄对象在同一个镜头出现的状况,所以根據拍摄要求,要将焦点放在重点要拍摄的对象身上,并且控制景深范围,使需要突出拍摄的对象能够远离景深距离,从而达到移焦效果,进而呈现出节目画面具有立体感,使观众在收看节目时能够准确找出画面的重心,避免出现镜头里其他事物抢镜的现象。移焦技术主要把控景深距离,保证前后景有一方是保持清晰状态的,而另一方呈现虚化状态,利用虚实变化表现拍摄目的和重点,由此,拍摄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景深距离控制技术,并加以合理运用。

4)虚焦。虚焦顾名思义就是焦点的虚化状态,为了使拍摄的主体周边环境以及背景保持在景深距离范围之内,进而确保拍摄对象清楚,强调节目制作的层次感,该技术主要体现出虚焦点的拍摄画面。在电视台摄像中,拍摄人员需要根据节目的实际要求对焦距和光圈进行相应调整,使虚焦点之间的距离有所改变,从而确保被拍摄主体画面由模糊转变成清晰,或者是从虚化变成实体,这也是电视台为表现节目效果的一种手法,给观众声临其境的感觉,一眼就能看出主体和其他事物的不同,突显出画面的真实感。一般来说,虚焦技术常被用于电视剧的拍摄和电影的拍摄,还有在拍摄纪录片中也会被用到。

3 光线在电视台摄像中的应用

1)对自然光的运用。在拍摄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自然光的运用是比较普遍的,身为摄像者应该明白其在电视拍摄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自然光的属性,它具有亮度强、光线分布均匀、覆盖面积广等优势,因此在电视台拍摄节目中会优先选用自然光作为首要入境光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成片效果[2]。限于自然光会根据天气转变、时间推移以及位置变化而出现变化,如在晴天的时候光线就比较充足,阴天光线略显柔和,正午光线强烈,傍晚光线暗淡等,基于此,摄像人员要熟练掌握自然光线的变化规律,能够结合时间、场景变化清楚不同光线的特征,从而更好的运用光线技术,拍出更具有观感的画面成效。

根据有关实验经验来看,在电视台节目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合理科学选择光源,只有选择合适的光源,才能将节目画面拍摄的更加清晰和唯美,从而提升节目的收视效果,另一方面要注重烘托画面的氛围,自然光的不同特点可以为不同场景营造氛围,所以拍摄人员要清楚光线技术对氛围的烘托技巧,呈现出唯美的艺术画面,从而引导观众发挥想象。

2)对人工光的应用。如果在电视节目拍摄的过程中,自然光不能满足拍摄要求,那么此时拍摄人员就要使用人工光进行现场光亮的补充,其目的是保证清晰的画面效果,在实际运用人工光线中,重点就是确定好光源的位置,光源位置选择的合理,对拍摄现场的灯光效果和画面清晰度以及真实度都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主光源位置的选择,要着重考虑拍摄人员的位置移动范围以及主摄像机的摆放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人物移动的范围确定后,对主光源的强度、高度及摄像的范围进行设置。只有当全部位置设置好,才能根据实际人物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且对各种光线进行相应布置。

在实际的电视节目拍摄中,人工光线的作用主要就是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了达到预期的拍摄效果,一方面要对拍摄工作中距离摄像机位置较近事物的光线进行合理调节,主要是为了在暗淡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画面远处的光线明亮,通过这一方法实现远亮近暗的灯光效果,使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注意力也会自然而然的向远处延伸,从而增强视觉效果。另一方面,遇到需要给拍摄对象进行人工照亮时,照明光线要做好相应的调节,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恢复自然光线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摄像产品虽在不断更新发展,技术水平也是逐渐提升,但是要想将成像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就要借助科学的摄像技术。这就要求摄像人员要熟练掌握良好的摄像技术,运用各种调焦手段与光线的运用技巧,确保节目播出的画面具有真实感、精致感、艺术感,从而带给观众极强的视觉感,进而提升节目的收视效果。同时,在使用摄像机进行拍摄的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护,避免在拍摄过程中设备损坏,进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刘正祥.电视台摄像中的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8(22):201+203.

[2]毛朝辉.探究电视台摄像中的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5):285

[3]张洪瑀.探讨电视摄像的调焦技术[J].读书文摘,2015,10.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