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跨界融合服务 发展范式分析

2019-07-15王越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图书馆

王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行业的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互联网技术的突破为许多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中重要的服务部门,承担着向大众分享和传播文化信息的职能,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思路,能够在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机制基础上融合其他行业的优势技术,推出更加多样化的跨界融合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图书馆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跨界融合服务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其发展的范式进行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发展范式

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发展以及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对整个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为各个行业的进一步纵深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打破不同行业间的隔阂与壁垒,有效的促进了跨界融合服务与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传统的社会服务部门,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信息时代,如何满足大众更加多样性的阅读需求成为了难题,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思路,加速对跨界融合服务的发展,能够为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 推动跨界融合服务发展的意义

1.1 增进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图书馆作为传统的社会服务组织,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包括向大众传播丰富的文化资源,并通过举办各类公共文教活动,满足大众掌握信息和相关技术知识的需求。然而随着现代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民众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來获取文化资源,同时随着社会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大众对于阅读也有了更高质量的需求,而图书馆的传统阅读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在与其他信息媒体的竞争中处于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图书馆所应该发挥的社会职能。而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对于跨界融合服务的建设,通过对服务机制的创新,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利用水平,才能适应社会各部门与大众的文化与信息传播机制的改变,从而增进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服务中承担的职能,更好的推动建立图书馆在社会文化资源传播中的主体地位[1]。

1.2 与其他行业实现合作共赢

长期以来,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很深的技术或者信息壁垒,因此更多的是行业内的个体发展和合作。而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被很大程度的弥合,为跨界融合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推动图书馆跨界融合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图书馆通过借助其他行业的优势技术或者服务机制,双方展开深入合作,一方面能够促进图书馆的模式进化和阅读推广,同时图书馆具备的广大服务群体以及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这些优势也能够被其他行业所利用,助力其他行业的纵深发展,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

2 图书馆阅读推广跨界融合服务发展范式

2.1 推动全民阅读服务机制的建设

“互联网+”是一项综合的技术体系,包括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及物联网等,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不同个体之间的联系,促进资源或者信息在这些个体之间的传播和分享。因此,图书馆在推动跨界融合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大力推动对于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全面提升馆藏的数字化资源储量,通过互联网技术让更多的个体能够接收到图书馆的文化资源,推动对全民阅读服务机制的建立。举例来说,广州市图书馆通过整合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推动了以数字化阅读为主体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为实现全民阅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

2.2 推动图书众筹捐赠服务的建设

图书馆作为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服务组织,能够通过将馆藏文化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推动文化知识在弱势群体间的流动传播,减少文化资源的社会群体性差距。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图书馆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于图书众筹捐赠服务的建设,通过与图书电商的跨界合作,建立更加高效的融合服务机制。具体说来,图书馆可以图书电商合作开发众筹捐赠公益服务系统,并建立多方位的数据服务接口,实现普通民众在线的图书捐赠功能,而图书馆则可以直接从图书电商获得捐赠图书资源。而在图书馆对捐赠图书的后续使用管理中,同样可以通过众筹捐赠系统,向参与捐赠的民众及时反馈图书的使用情况,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图书捐赠服务流程。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图书捐赠的渠道,而且还能够在图书馆和捐赠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激发民众的公益捐赠热情。

2.3 完善城市阅读服务网络建设

在推动图书馆跨界融合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城市内其他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城市管理部门展开合作,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图书馆文化资源传播的空间限制,拓宽馆藏资源的流动区域,例如加强对于城市书吧、读者沙龙、阅读俱乐部和阅读角等平台的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城市区域阅读需求进行分析,将图书馆资源在各个城市区域进行合理的分配,促进图书资源的高效流转。温州市图书馆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设了巴士图书馆服务,将普通巴士变成了移动的图书馆,通过多条运行移动线路,建立了具有更大覆盖面积的馆藏资源流转区域。

3 推动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服务保障手段

3.1 加强与协作单位的交流

在开展跨界融合服务的建设过程中,保持图书馆与协作单位之间的密切交流对融合服务的建立具有关键作用。因为行业之间固有的信息或者工作机制的差异,在跨界合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信息误区和意见分歧。因此,需要充分借助网络信息通讯技术,建立图书馆与其他协作单位互通交流的平台。具体来说,图书馆需要针对与合作单位之间的差异,以互联网软硬件技术为基础,建立具有广泛兼容性的信息与技术互通系统,全面整合各个协作单位之间资源与技术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图书馆与其他协作单位能够紧密联系的跨界交流平台,以保障对于图书馆跨界融合服务的长效发展。

3.2 建立数字阅读推广平台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比于过去依赖于书籍和报纸杂志等纸质读物,现在的主流社会群体更加倾向于对数字资源的阅读,各类数字资源媒体的爆发式增长,也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渠道。公共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文化资源传播媒介,也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推动跨界融合服务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建立数字阅读推广平台,为大众带来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同时以数字平台为依托,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创新式服务,例如接受读者的在线反馈,利用大数据进行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的分析,优质信息资源云推送等,为读者打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借助数字阅读平台,能够为跨界融合服务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撑。

4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必须要着力于对自身服务机制的改善,充分吸收“互联网+”的发展经验,加强与其他单位间的合作,推动跨界融合服务的建设发展,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多样的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蔚然.“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探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01):65-68.

[2]刘露.“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J].山西档案,2017(02):115-117.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图书馆
图书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