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野平山水扇面赏析

2019-07-15徐伟茅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9期
关键词:扇面

徐伟 茅威

摘 要:海上画派所倡导的一种新的绘画审美观念与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画坛起到了引领和带动的作用。作为海派山水大师,应野平先生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国画底蕴,吸取西洋画派的技艺加以融合,形成了“应派山水”,对当代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海上画派;应野平;水墨山水;扇面

海派文化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活力的地方文化之一,对中国近代文化具有极其深厚的影响力。而海上画派在一段时间内更是成为中国画坛的风向标,起到了引领与带动的作用,海上画派所倡导的一种新的绘画审美观念与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画家们的创作起到了有益的启迪。海上画派名家迭出,如“清末海派四杰”的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而提到海派的山水水墨画,就不得不提到上海画坛代表性人物之一山水画大师应野平先生。

应野平(1910—1992),浙江宁海县人,曾名“野萍”“野苹”,斋名“愚楼”。应先生解放前曾在新华艺专任教,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国画院画师、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政协委员。执教于上海美专、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应野平先生自幼酷爱书画,十四岁正式学画,十六岁后专攻山水,经常临摹董源、巨然、郭熙、王蒙、黄公望等诸名家作品,多方临习、博采众长、不拘一家,深得传统山水画法精髓。先生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华和西洋画法的优点进行融合,融入到自己的画法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先生二三十岁便名闻上海,其模仿王蒙的《林麓幽居图》作为该时期的代表作,被日本奈良的美术收藏家收藏,并载入由日本出版的《世界名画》中,名扬扶桑。

应野平先生的山水画笔墨滋润、浑厚拙朴、意境深邃、气韵生动。从先生的两幅山水扇面小作就可看出,画面对比强烈、刚柔相济、远看有势、近看有质。画面中远处山川云雾缭绕,河上漂流的小船与气势磅礴的山川形成鲜明的对比,采用了泼墨、泼彩、积墨、破墨等技法,线面结合,笔墨融于一体、技法不拘一格,意境深邃,使自然风光真实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

应野平先生这两幅山水扇面分别创作于1967年和1979年(图1、图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创作出更好的贴近生活与自然的作品,先生足迹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海岛渔村。祖国的壮丽山河丰富了先生创作山水画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意境,同时这段时间也是先生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风格与西洋画法的一些技法相融合,融入到自己的笔墨当中,形成自己新风格的一个转变阶段。从扇面的画意中可看出先生的绘画功力和对绘画语意的深刻理解,画中泼墨和勾皴融合在一起,笔中有墨、墨中见骨、形神兼得、不拘一格。在保留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语意的同时,适当地吸收西洋画中的一些绘画技法,如运用西洋画中冷暖色对比强烈的技法,通过接色、补色来增强色彩的厚重感,为中国传统山水画润色。由此可见,先生此时的风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描绘客观所见,而是更多地有了笔墨意境上的探索和创作风格上的研究。先生以其独到的创作眼光、创新构思来描绘眼前的自然风光,创作情感跃然纸上,其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和学术水准。

应野平先生的山水画既有山水的雄伟磅礴之势,又有奇丽突兀的山石变化,體现出山水空濛的无穷意境。先生在画坛所得到的评价极高,著名画家朱屺瞻对应野平先生的评价是:“应野平的画最大的特点是气清、骨雅、神秀。他的画一看就是他的面目,他的气清就是不浊,骨雅就是讲究用笔的简练与老辣,神秀就是用墨的韵味,墨用得好则在于对水的把握,在这一点上应野平当推第一了。”吴作人评价先生:“应野平先生是卓越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要看,而且要读,要反复咀嚼,必须神会。我们看到、读到、悟到的不仅是奇峰怪石,云烟变幻、松涛飞瀑、曲径丛林……更强烈感受到画家雄健强劲的艺术个性,感受到广博的修养和宽阔的胸襟,感受到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对艺术的独到诠释,感受到深刻的哲理、天真的意趣和炽烈的情感,感受到无比博大的传统艺术的高拔妙诣,感受到一位真正艺术家的殉道精神,赤子诚心和人格魅力。”

应野平先生执教多年,桃李遍及天下。先生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自成一派,开“应派山水”之风,对当代水墨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无愧于“二十世纪海派绘画艺术大师”的称号。

猜你喜欢

扇面
浇菜
爱扇·藏扇·画扇
扇面山水
有趣的羽扇
精巧扇面画
李苦禅卖画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筹经费
扇面等式
扇面花鸟面面观
出入君怀袖 咫尺藏乾坤
一幅扇面“搧”出的收藏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