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站中的无障碍设计现状研究

2019-07-15叶仁杰

戏剧之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特殊人群

叶仁杰

【摘 要】在城市文明的进程中,残疾人、老年人的需求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无障碍设施在逐步走向完善,可是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公共的设施,很多细节都很不完善。地铁是人们出行时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铁中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首先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进行阐述,紧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然后描述了大行宫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现状,最后对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行宫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特殊人群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133-02

习总书记在2016年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在我国建立并健全无障碍环境,不仅可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同样也是对城市文明的展现。在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地铁站都具有无障碍设施,但是它们并不规范化。本文通过对南京大行宫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研究,从而探讨怎样可以使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更加人性化、实用性更强。建立健全的无障碍环境,在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时同时也是对城市文明的展示。

一、研究对象及问题

(一)无障碍设施研究现状及交通出行中的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施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儿童、孕妇、老年人等行为不便的社会群体出行和使用的设施,无障碍物质环境是指使孩子、老年人、残疾人等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能够共同自由生活与活动的物质设施空间。无障碍设计意味着使用户能够不受约束地持续使用空间。公共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中国对无障碍设施的研究,多数是对公共建筑中无障碍设施的研究。而在城市的交通出行方面,关于无障碍设施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行宫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研究,从而探讨怎样可以使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更加人性化、实用性更强。

(二)大行宫地铁站运用无障碍设施的意义

大行宫地铁站,是南京地铁站中较为重要的一站。它是地铁2号线和地铁3号线的换乘站,大行宫地铁站有5个出口,周围遍布着景区、商场和公共设施。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人流量较大,因此以南京的大行宫地铁站为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调查对象,依次对整个南京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表1为评价体系,总共有5个大类,28个小项,本文是针对评价体系中的小项对地体站内的设施进行现状调研,并提出建议。

二、大行宫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的现状

(一)地铁站出入口的调研现状

地铁的出入口是人们进入地铁站的第一步,是连接外部和地铁站的一个通道,对于地铁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是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研究首要考虑元素。

从外部进入地铁站,首先在外部的人行道需要有通向地铁站的盲道,并且连接楼梯,连接到地铁站内部,根据我们的调研显示,仅仅有1号口、3号口和5号口,它们的盲道是齐全的。

下半身残疾人和老人,他们需要出入口有电梯、电扶梯和坡道设计。在电梯方面,直升的电梯位置比较偏僻,对特殊人群,寻找直升电梯有困难。在电扶梯的设置上,大行宫地铁站通常为每一口配备楼梯和一个方向的一部电梯,这样对老年人来说,比较不方便。而大行宫地铁站,没有一个出入口配有坡道。特殊人群轮椅使用的轮椅升降机更是缺乏。

(二)地铁站站厅层的无障碍设施调研现状

地铁站的站厅层是连接地铁站出入口到地铁站台的一个关键,它汇集了不同入口进入地铁站的乘客。

在大行宫地铁站中,仅仅有1号口、三号口与5号口,它们与检票口的盲道连接是完整的,盲道连接不够完善。

在售票环节,每个入口处旁均有自动售票机,但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应该有一个供特殊人群使用的自动售票机。比如无障碍售票机的高度应该稍微低一些,这个在大行宫地铁站站站台都是缺少的。盲文的导向标志对视力障碍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自动售票处,应该设有盲文标识和盲文站点标志,还应该配有语音提示。在大行宫地铁站的站厅层,几乎看不见盲文标志,对于视觉障碍者的无障碍设施不够完善。此外,对于使用轮椅的特殊人群来说,自动检票机也不应该是一个障碍设施,这就要求自动检查机的出入口尺寸允许轮椅通过。在大行宫的每一个自动检票处,都有一个尺寸足够大的检票口,这一点大行宫地铁站做的很完善。

(三)换乘时的无障碍设计现状

大行宫是二号线和三号线的换乘站,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换乘时的通道均配有盲道,盲道与墙体的距离过近,对特殊人群来说不太方便。在换乘时,换乘标志明显,在地上有直接画出的指向,并且分别有三个楼梯和扶梯,有一部换乘时的直升电梯,可是在换乘时,没有轮椅升降机,也没有一些盲文指引的出现。

(四)地铁站站台无障碍设计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在大行宫的地铁站台,休息座椅不够多,无法在第一时间让老年群体休息。在每一个站台前,都应该有无障碍盲道来确定特殊人数在候车时的所站位置,在大行宫地铁站,地铁站站台的盲道只存在于个别站台面前,不是每一个站台都有。保护门是对每一个人安全的保证,而大行宫地铁站的每一个站台都有保护门。在地铁进站时,广播里的广播同样可以给视觉障碍者一个提示。大行宫地铁站在这一点做的较好。

(五)地铁站中无障碍卫生间现状

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大行宫地铁站的无障碍厕所细节不到位。首先,无障碍厕所应该有标志表明,可是在厕所外部,并没有很清晰表明有无障碍卫生间。其次,无障碍厕位中并没有紧急呼救器,在特殊人群有困难时无法第一时间呼救。

三、基于大行宫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建议

(一)完善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

针对大行宫地铁站,我们可以在出入口齐全其盲道;在人流量大的入口设有双向手扶梯,可以有秩序地分散人流量;楼梯应该配有轮椅升降机和专业的服务人员。在站厅层,设置有低位的自动售票机,增加站厅层的盲文设施,对其站点导向等标记都有盲文的对照;增大站厅层标志的尺寸和增加语音提醒。在换乘时,换乘沿路的盲道应该完善到每一个楼梯口和换乘电梯口。在地铁站站台,应该增加休息座椅的数量,盲道设施应该遍布在每一个地铁站台等待处。对于地铁站中的卫生间,首先,在外部,就应该有无障碍卫生间的标志,方便特殊人数寻找厕所;其次,在无障碍卫生间内,应该将其无障碍扶手全部换成无菌扶手,更加卫生与文明。

(二)加强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人员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人员的清洁、维护、管理与对特殊人群的照顾同样是需要关注的。对无障碍设施,经常进行清洁与维护,保证无障碍设施可以正常维持运转;对于不会使用无障碍设施的特殊人群,应该对其加以引导,耐心协助他们使用无障碍设施;对于无障碍卫生间,清洁要及时,保证其干净卫生;在地铁站人流高峰期,工作人员应该适当增多,保护大家安全,也保护了不方便的特殊人群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连新,蒋宁山.无障碍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2]赵立志,和鹏,许准,李宇,刘波.北京市公共交通无障碍出行环境研究[J].城市问题,2013,(04):42-46.

[3]万俊.香港城市交通无障碍设计及启示[C].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会议论文集,2017,(06):617-623.

[4]魏伦杰,张卫华.浅析地铁车站无障碍设计[J].四川建筑,2007(02).

[5]张娥娥.浅析地铁车站无障碍设计[J].铁道建筑技术,2012,(S2):31-34.

猜你喜欢

特殊人群
针对轮椅类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家具设计研究
特殊人群的健步走
五通桥区医保局抓好特殊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工作
乙肝特殊人群治疗研究新进展
我国10省特殊人群涉毒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特殊人群涉毒案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加强特殊人群管理与服务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