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历史学专业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探析
——以安徽省高师院校和基础教育为例

2019-07-15董根明

巢湖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历史学师范生课程标准

何 凌 董根明

(安庆师范大学 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2018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对历史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这样表述的:“历史学类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其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学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1]就具体目标而言,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输送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历史学专业人才;二是为基础教育或中等学校培养合格的历史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考改革的深化和教师队伍自身的发展,中学教学一线历史教师的学历层次达到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水平的比例日益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也有利于中学历史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然而,在每年的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考编入职面试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即刚从高等学校毕业的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考试成绩大多不及那些在中学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未入编教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哪些知识和素养是其职业生涯所必备的?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应该为立志于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师范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和教学服务才是合理的?本文尝试以安徽省属师范院校①本文所言“安徽省属师范院校”主要包括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学院,其它师范性质的省属高校,由于没有历史学本科专业,故不列入讨论范围。和基础教育为例,就高师历史学专业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作初步探析,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现行师范类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师范生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省属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概要

笔者详细考查了安徽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主要为通识类课程、史学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类课程等。在此,我们以某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进行探讨。

表1 某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类别结构表(节选)[2]

从表1可以看出,教师教育类课程占总学分的5.85%、教学实践及实习实训分别占7.8%、11.14%,且均为必修课。从中可以看出师范类院校对历史学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尤其是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是比较重视的,实践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8.94%,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实习实训环节均没有具体的学时分配,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活动被集中安排在实习学校完成。

表2 教师教育类课程比较表[2-3]

表2是省属两所师范类院校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A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和“中学历史教学设计”课程,这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有利于师范生理解中学历史的课程设置理念和结构。B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系列课程,尤其是微格教学,有利于师范生迅速适应一线教学,掌握职业所需的必备技能。课程“教育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注重师范生的专业发展规划,这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及前瞻性的,对于青年教师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调查的省属高师院校中仅有一所学校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中设置了“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和“研究性学习设计”[4]。虽然大部分高师院校都很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其课程设置也在逐渐优化,特别是一些院校开设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相关课程[3][5],有利于师范生了解中学历史课程的现状,但师范生仍普遍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行为。”[6]另外,高师院校课程的授课主体仍是高校教师,很少有中学教师参与,缺乏与中学教学的互动,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理论和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眼高手低之感,缺乏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解读能力,也缺乏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把控能力。

(二)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常见问题

省属大多数高师院校对于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都很重视,其师范类专业的实习学分占比基本都在10%以上,实习时间大多在8周以上,个别院校总计高达18周[5]。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习仍会因种种问题而降低了应有的实习效果。其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课程观念,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不科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育理念上“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7]师范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学设计不科学,体现在不按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不符合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问题设置不清晰、课堂活动安排不合理、不了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方面。在实习中常常有师范生缺乏科学的课程观,没有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无法理解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往往以单一课时的教材内容为设计对象,不注重章节之间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对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或者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导致教学设计重难点不突出,难以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适当地培养,教学目标达成度不理想。

2.专业知识不扎实,课堂把控能力不足

中学历史教学既有通史类教学又有专门史的教学,与高校历史课程相比,虽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尤其是近年来史料教学盛行,中学历史教学中会遇到大量的史料研读。“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学生的史学素养能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根本上取决于历史教师史学素养的高低。”[8]于师范生而言,这就要求加强自身的史学专业素养,有针对性地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对教材进行自我吸收、质疑和甄别,才能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以自己的方式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之一,而不是教学目标的全部。诚如傅斯年所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9],那么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当然也是史料,而不仅仅是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师范生往往是从教材到教材,以概念解释概念,专业知识不扎实,史学视野相对比较狭窄,解读史料不准确,抓不住问题关键,常会出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而学生却懵懵懂懂的现象。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意外生成,普遍缺乏应变能力,不能及时化解或转换,课堂把控能力明显不足。

3.变相缩短实习期,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

从实习生的角度而言,由于大多数高校的教育教学实习都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这段时间正值师范生准备研究生考试或找工作的黄金时期。因此,很多师范生以忙于考研或找工作为由,主动要求少听课、少上课,导致实习效果大大降低。

从指导教师的角度而言,一些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认为师范生是新手,会扰乱自己的教学进度,对他们上课不放心,私自延长师范生的见习期,缩短实习期。由于师范生的实习成绩和评语鉴定主要由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完成,因此,即使实习生自己想多上课多实践以提高教学能力,也难以实现,他们只能默认这种状况而敢怒不敢言。而高校配备的指导教师又忙于自己的教学或行政事务,很少深入中学课堂教学一线指导实习生备课、试讲、上课。近年来,高师院校指导教师与中学指导教师一起共同组织实习生进行集体备课、观摩和研讨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上述现象和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缓解或改变,势必会影响到师范生的职业生涯,也会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作为一线历史教师的后备力量,应届师范生普遍缺乏适应中学历史教学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导致其在教师入编入岗考试中缺乏竞争力,难以快速胜任中学历史教学工作。那么,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师范生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学历史教学呢?

二、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师的必备素质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 教师〔2012〕1 号文件),明确规定:“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10]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2017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明确提出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些标准都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明确的专业要求。基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等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合理构建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指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提高师范生在课程规划、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助力师范生更好地与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要求接轨。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树立科学的育人观

中学历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学教育、传播人类文明的基础性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史学素养,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师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历史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突出的育人作用,指导师范生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努力破除“五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宗旨,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和建设者。

(二)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中学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学历史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合理构建历史课程体系。图1显示了2017版新课标下普通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结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属于合格性考试的范围。选择性必修课程有《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供高二继续选择历史科目的学生使用,属于等级性考试的范围。选修课程有《史学入门》《史料研读》和校本课程,供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从结构上看,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分别为通史、专题史、史学理论和史学拓展,是层层递进的,具有关联性和渐进性的特征。

图1 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图[11]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明确规定高中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是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含校本课程8学分)。按18课时为1学分计,高中生至少要修满144课时的校本课程方能毕业[12]。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拓展空间,也说明一个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应该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构成。这三级课程在学校里形成独特的学科课程群,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既体现了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又立足于地方和学校的发展特色,既有通识性的基础课程,又有学科拓展课程,成为展现学科特色和优势的主阵地。

因此,高师院校要注意指导师范生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培养课程规划意识,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增强师范生的历史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其历史学科的课程建设能力。

(三)提升史学素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不再以教学大纲为纲,课程标准成为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一步推动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基于历史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中学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和价值依归。

2017版课程标准凝练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11],这五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所应当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科学制定学习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解构、整合、再诠释,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历史教材对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通常只是反映了历史的一个方面”[8],因此,教师就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阅读史料、引导探究、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的教学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以自身深厚的学科底蕴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元的史实证据中进行辨证分析,从而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教学系统由学习者、教师和教学环境等基本要素组成。”[13]教师要学会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设计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激励者和指导者,而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索者,这样才能在师生的激励互动中营造“以生为本”的历史课堂。

高师院校要注重拓宽师范生的史学阅读视野,加强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引导师范生研习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案例,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指导其在实习中加以应用。

(四)关注新高考改革方向,提高历史学科学业评价能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命题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的三个阶段。现行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即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为核心,突出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目标,要求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如图2)[14]。“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4]在高考命题方式上,试题越来越有脱离中学历史教材的趋势,大量试题以史料研读为基础,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迁移,注重史学方法的引领。命题既立足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又注重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以此引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新方向,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服务。

图2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42题,以《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为题干,要求考生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该题对学生的关键能力要求很高,考查涉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历史学科素养的水平划分,注意问题设置的典型性、渐进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多维度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最终使教、学、评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难点,很多师范生在工作两三年后仍难以掌握命题技术,高师院校可让师范生参与一些中学历史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互动增强师范生教学评价的能力。

三、高师历史学专业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衔接途径

随着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有效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的稳步推进和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我省基础教育的硬件标准已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基础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仍比较突出。为满足广大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基础教育由均衡发展转向优质均衡发展,由重硬件建设转向重内涵发展,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日前第三批启动新高考的福建、辽宁、重庆等八省市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与第一批、第二批高考改革的“3+3”方案相比,“3+1+2”方案成为第三批高考改革的主流模式。其中“3”仍是语文、数学、外语三科;“1”要求考生在物理、历史学科中任选一门,按高考原始分计算;“2”则是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科中任选两门,按等级分计算。“3+1+2”方案突出了物理、历史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据悉,我省虽推迟了新高考改革的原定计划,但高考改革的趋势未变,预计我省的新高考改革将与新课程新教材同步推进。目前我省正在统筹推进普通高中的布局调整,促进师资、教学用具、教学场所等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期做好高考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历史专业教师队伍,既是新时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也是顺应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更是立足省情,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师范类历史学专业是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主要途径,如何培养更加适应一线历史教学的毕业生是高师院校一直思考的问题。如何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增强师范生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能力和素养,笔者不惴冒昧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优化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3+1+2”的主流高考改革模式下,高中对历史专任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加强师德教育,把握高考改革趋势,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增设或优化与中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史料教学与史料研读、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评价等,加强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指导,以历史学专业知识为核心,为师范生构建科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和通用知识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高考改革和中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高师院校要指导师范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将学业要求与未来的职业规划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教师职业放到事业的高度,以“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15]为己任,激发师范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以历史学专业师资建设为抓手,建立师资互动机制

实施“双进工程”,促进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师资互动和学科教育教学互补。即高校教授进中学,中学教师进高校,实现师资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校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衔接和良性互动。这不仅能促进高师院校把握中学历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趋势,面向中学教学一线、面向就业市场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师范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建立高校与中学优秀教师组成的科研工作室,就基础教育的重难点问题申报专项课题,进行合作研究。高校有理论优势,中学有实践优势,这样有利于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中学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教学模式,扩大教学资源,提升历史学专业教学质量。

(三)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建立历史课程开发与质量监控长效机制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高考改革的日渐逼近,提高课程建设能力、健全学校课程体系既是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中学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树立师范生科学的课程观、促进师范生课程建设能力的提高也是高师历史学专业建设的新方向。高师院校若能与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部分中学建立起长效课程开发与质量监控机制,参与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开发与质量监控,势必将大大丰富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种类,夯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普通高中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模式。高师院校也能在实际参与中了解中学课程的设置结构,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师资需求,比较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教材与中学历史教材在内容和叙述方式上的差异和侧重点,促进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优化和完善。

(四)以双导师制为突破,创新教育教学实习方式

优化师范生实习内容,增强教育实习的针对性,是提高师范生实习质量的关键。高师院校要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共建,建立实习双导师制,即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各派一名教师协商制定实习内容,制订实习手册,导师对师范生要做到课前辅导、课中听课、课后提升,防止实习流于形式。中学历史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结合校情、学情,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案,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双导师制有利于引导师范生了解关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实例进行分析,并通过练习、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实习学校的学情,根据学情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提升师范生对中学历史课程的解读和建构能力。

此外,高师院校还可以创新教育教学实习方式,增强教育实习的灵活性,使教育实习成为高校和中学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纽带。建议采取实习积分制,灵活设置实习时间和实习方式。除集中实习实训外,师范生还可以在实习基地或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参与“四点半课堂”志愿者服务、开设历史选修课程、实行学长助学等历史教学和教研活动,将实习分散在几个学期进行,减少集中实习期。通过灵活的积分累进式实习,师范生可以参与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增强其职业认同感,缓解集中实习的紧张不适,缩短就职适应期,也降低了集中实习对中学教学的干扰,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学“四点半课堂”、课外辅导师资不足的问题。

说明:省属高师院校的专家们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参考资料,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猜你喜欢

历史学师范生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历史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