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研究
——基于毕节试验区用工现状

2019-07-15钟雪梅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敬业敬业精神用工

■钟雪梅/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一、“敬业”的精神

(1)敬业精神的涵义。“敬业”是中国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敬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礼记*学记》中,定义为“专心致志以其事业”。 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热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是以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和调控的职业行为,其本质就是奉献的精神。

(2)职业院校必须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当前,产业发展实力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主要表现为员工敬业精神的竞争,敬业精神的竞争又直接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员工的敬业精神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弘扬工匠精神,要求员工具有更高的敬业精神。要从源头培养,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责无旁贷让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创新基因深植教育过程,注重文化素养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二、毕节试验区的用工现状,亟需员工具备更高的敬业精神

(1)迅速发展的经济,亟需敬业精神作为支撑。试验区依靠新型工业化实施强区升位跨越发展,区内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18万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1.3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了在“十一五”基础上翻番的目标,经济居全省第三位。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面全面决胜小康,群众需要更稳定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当前试验区经济发展迅速,但整体还处在欠开发,欠发展阶段。对中(小)型企业员工收入调查显示,企业工酬偏低,企业工作环境和各项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员工离退率较高,流动性较大。亟需员工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发扬攻坚克难、少计得失的敬业精神。

(2)企业用工重点需求敬业精神。通过对试验区员工3000人以企业、员工1000人左右企业、100人左右企业进行用人标准调查发现:一是试验区企业对员工学历要求不高,需求最大的是高职专科占53.26%,其次是中职专科占32.47%。二是企业用工重点需求发生改变,企业最关注员工的综合素质占28.30%,其次是社会适应能力占25.98%,第三是所学专业占23.36%(见表1)。进一步分析用人单位关注的综合素质中,最注重的品质是敬业精神占27.09%、其次是责任感占21.45%、第三是诚实守信占18.63%;而注重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20.44%、社会实践经历24.17%、专业应用技能21.15%(见表2)。由此表明:企业用工是以员工的素质、能力和专业为主,这将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作出调整和优化。

(3)企业用工管理混乱,强化敬业精神完善管理。

表1 用工重点需求——学历与能力要求调查

表2 用工重点需求——个人品质与专业知识要求调查

一是用工形式多样,管理有待提高。通过对部分100人企业调查,发现企业在用工中存在管理水平、治理能力不高,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员工随意性大,岗位分工不明确,人事管理不合规等问题。有企业没有和员工签订《用工合同》;有的企业没有为职工购买劳动保险;有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预防安全措施不到位;有的企业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较为简单、过于流程化、形式化。甚至,有企业没有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而是“想当然”认为:员工是专业毕业生,“应该会”相关安全事项等等。诸多不规范管理,很大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企业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敬业意识不高,工作浮于表面,欠缺深层次思考和研究,工作的随意性可能带来人伤企毁等。二是生产技术更新快,员工需要更高的敬业精神支撑,勤奋专研新技术,才能适应新技术生产和革新。

(4)本地员工数量多,需从源头培养其敬业精神。调研显示,企业员工主要为毕节户籍,很大一部分毕业于试验区各职业院校,分布在企业管理、技术、普工等岗位(见表3)。一是毕业生就地、就近就业。离家近能更好的照顾家庭,更好的照顾老人和小孩,更有归宿感。二是市场的容纳量有限,难留高水平员工。区内企业工资水平整体偏低(2015年,制造业年未单位数686个,年未从业人员22054人,平均工资26178元。)而地区内消费水平整体偏高,员工希望通过不断更换工作,寻找更好的工作以增加收入。但是整个市场的容纳量有限,无论员工怎样频繁跳槽,大多数也只实现了更换工作环境的作用,收入并没有得实质的提高,水平高的员工难以留住。三是企业发展定位不清晰,员工晋升途径不开阔,工作动力不足。长此以往,高尖端技术岗位难以胜任,一般岗位又觉得能力绰绰有余不愿干。基于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从源头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注重文化素养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表3 试验区员工毕业学校抽样调查

三、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培育途径

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共16所,高等职业学校共6所,每年近10万的毕业生成为试验区用工的主力军。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回访显示:有50%选择找工作(如产业园区、销售、服务、外出务工等),11%选择自主创业,16%参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4%参加公务员考试,其它就业方式19%。近年来,在学校学生中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生涯规范模糊,怕累、怕苦,制度严格,受不了约束、受不了挫折、学习不踏实等现象。工作后,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无法正确面对。究其原因,很多人不是专业水平不够,而是工作拈轻怕重,缺对工作对事业的热爱和吃苦耐劳及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

(1)推行课程改革,筑牢敬业精神理论水平。高职思政课开设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职思政课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为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设有学生职业观和职业道德的章节和内容。针对中、高职生,分别对这两门课程进行课程改革,进行模拟职业观与敬业精神训练情境设计教学,筑牢敬业精神理论水平。(见表 4)。

表4 职业观与敬业精神训练情境设计

(2)着力打造校园敬业精神文化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倡导“敬业”,学校打造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在每栋建筑、大道、广场、教室、楼道、食堂、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等醒目场所,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求教师、学生熟记24字内容。同时,增设敬业历史故事、名言谨句、名人、名画等进行环境宣传。开展主题演讲、主题辩论、知识竞答、征文比赛等活动践行敬业精神,入脑入心培育学生敬业精神。

(3)积极发挥教师敬业精神示范带头作用。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公共(专业)课教师建设,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才先亲其师信其道 才乐其学。因此,学校要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创新教师选聘、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教师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4)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践行敬业精神。学校要着力建好管好学生会、培育优秀的学生干部、深化共青团和学生会改革,加强学生社团、学生自律委员会建设,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岗位,让大部分学生有机会为他人服务,模拟岗位,履行职责,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干中学,学中干,践行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5)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敬业、诚信、友善好学生。心理健康才能更好的培养爱国情怀,完善高校心理健康四级网络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重点人群,加强预防干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敬业、诚信、友善好学生。

(6)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强化敬业精神培养。开展就业指导活动,让学生提前认识岗位,认识就业形势,认清自己,认清工作,更好的为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找准定位。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青春在课堂 不负好时光”学风建设劝导志愿服务;“世界那么美,抬起头看看”低头族游戏狂人劝阻志愿服务;推进主题团日、主题班会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活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7)定期举办优秀校友交流会。一是每年在毕业季举办“优秀校友交流会”,邀请本专业优秀往届毕业生代表作工作经验分享与交流。有利于新进入职场的同学提前了解专业的工作岗位和本发展前景,及时调整和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适应专业岗位发展,工作中少走弯路。二是搭建微信群、QQ群,通过社交工具充分发挥校友老带新的作用,系部要明确专门教师专门管理,将该专业每届即将毕业的学生邀进交流群。学生就业后,工作中,可能会将遇到专业技术问题或工作中的困惑,就业选择等问题。有这样的交流群,学生能够在交流群里征求意见,可能得到专业前辈的解答,能有效帮助新毕业生答疑解惑,有利于其职业规划形成和调整,有效减少工作中挑肥拣瘦。毕业生就会工作更稳定,晋升更容易,收入更可观,更能激发工作激情和工作自信心。

四、结语

毕节试验区依靠新型工业化实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用工数量迅速增加,经济迅速发展,但企业管理不够完善,企业员工主要来源于毕节实验区各大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企业亟需敬业作为产发展的精神支撑,地方职业院校承载着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职能,因此,充分发挥学校源头培育教育优势,从课程改革,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教师带头示范,学校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践行敬业精神,多角度深层次培养学生敬业精神。着力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敬业敬业精神用工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2016年劳务用工形势分析
意识
“偶像来了”之吴亦凡:左右自己命运的小爷
职校班主任敬业爱生立德树人研究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试论当好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