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8年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

2019-07-14

民族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戏曲创作艺术

王 馗

导言: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戏曲发展规律

2018年文艺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在实践中破解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年中,中国戏曲界在回溯改革开放40年的艺术实践中,牢牢把握传承与创造的艺术辩证规律,努力承担戏曲回应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使命,满足新时代中国社会对于戏曲文化的需求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宣传思想工作中自觉贯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培养时代新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他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文艺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原则陶冶情操、启迪民智、引领风尚。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的指示与其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中国戏曲正是其涉及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艺术形式中最重要的一项民族形式。数十年来,中国戏曲的艺术发展一直是合乎这一艺术定位的。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与中国戏曲学会共同主办的“激活传统,融入时代——尚长荣三部曲与上海京剧院的艺术实践学术研讨会”,是本年度中国戏曲界面对改革开放40年成就进行理性总结的缩影。京剧大家尚长荣主演并传承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三部作品,最突出地显示了在一个引领京剧40年的艺术家、一批融汇了多元行当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群体、一个实现良性创作演出的表演院团、一批相续不断卓有影响的艺术作品以及由京剧和其他剧种剧团共同构建的上海戏曲文化生态中所能达到的文化高度;当然也显示了在40年里京剧的代际传承法则和个性独创原则,以及经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所呈现出的坚守与创新兼具的戏曲艺术规律。类似的展演研讨广泛地出现在对于戏曲经典作品、新创作品、创作现象、剧院团庆典、艺术家纪念等诸多活动中。应该说,用理论引领戏曲发展,用戏曲促进理论深化,正是在改革开放40年中被高度认同的实践方式,即如“激活传统,融入时代”所标识的,这也是中国戏曲在千百年发展中被尊重的文化传统,更是当前戏曲在现代化拓展进程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艺术实践。

正基于此,从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到基层戏曲传承群体,都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共同回应着时代的主题和人民的需求,共同创造着属于2018年的戏曲成就。本年度在政策导向、展演创作、生态修复、市场探索、理论研究等领域所展现出来的矛盾张力,正是当前戏曲在良好的国家政策引导下,逐渐走向深度的实践探索所出现的复杂状貌——其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掣肘发展的干扰因素,都需要在下一年度得到更多的理性调整和实践纠偏。

一、戏曲工作常态趋于稳定

“政策”,是2018年度戏曲整体布局中的指标性词汇。从2015年以来持续的政策扶持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巨大的保障。事实上,中国戏曲事业在70年来一直在体制保障中相对稳定地进行拓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国家文化战略,文化和旅游部在戏曲传承和发展工作中,持续推进了一系列卓有创造的工作举措,并且让相关工作进入常态化组织管理。在2018年度文化和旅游部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领导列举了戏曲领域的相关扶持工作,例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戏曲振兴工程”(包含“名家传戏”“戏曲像音像工程”“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地方戏文献资料抢救保护工程”等)、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剧本扶持工程(以戏曲剧本孵化计划为中心的“征集新创”“整理改编”“买断移植”等)以及戏曲人才培养“千人计划”(包括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评论)等,此外还有贯彻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加强戏曲文化教育推广的政策,都是已经行之多年,在稳定落实中惠及中国戏曲的多元发展诉求。特别是国家艺术基金的制度化建设为中国戏曲创作、推广、人才培养等领域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扶持和艺术传播条件。这种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举措,是中国戏曲在近十数年来被视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被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等观念下的,对其文化属性、艺术属性、遗产属性的切实推进。

同时,在文化和旅游部层面推动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以及由文化和旅游部作为重要主办方所推进的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评剧艺术节、中国越剧艺术节、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全国采茶戏汇演等,都是戏曲在国家层面得到持续重视的成果。应该说,包括京剧、昆曲、地方戏和木偶皮影戏在内的中国戏曲整体,从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被充分地给予国家扶持和政府保护。因此,在各省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工作中,戏曲依然是重中之重。

本年度相关省市区所推进的展演展示等节庆活动,如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十七届全省戏剧会演和第四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福建),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优秀剧目展演和2018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广西),第二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南京),第六届湖南艺术节(湖南),第四届川剧节(四川),“粤戏越精彩”系列活动(广东),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陕西),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北京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第四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第四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上海)等等,都集中展现了戏曲在多元的艺术平台上的传承和发展。戏曲需要国家稳定而具有实效的政策管理,同样需要稳定而具有实效的在地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一如既往地保持戏曲在区域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位置,是最突出的文化自信。

当然,在国家主导的进程中,“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政策在相关省市落实推进,回应着社会对戏曲回归当代生活的期待,如何在稳定的政策中让各项利好措施真正落实到位,让政策实施更加符合戏曲传承发展的规律,让戏曲传承群体成为戏曲事业良性发展的主导,这正是当前在解决文化领域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近年来剧院团建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贯彻落实中国传统戏剧的非遗政策、艺术管理政策的重要掣肘力量,如何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导向来解决体制机制建设中的弊端,真正将戏曲剧院团创作、传承、发展回归到由观演市场所决定的戏曲文化生态中,正考验着戏曲政策是否真正贴近戏曲发展规律,是否真正有利于戏曲发展的诉求。

二、 戏曲文化生态偏于两端

“演出”,是2018年度戏曲事业推进中的热点词汇。这不仅仅来自于本年度戏曲演出场次稳步上升、戏曲各类型戏曲展演形式纷繁,而且更来自于在数量较多的演出中,中国戏曲对建设良性文化生态的诉求变得更加强烈。戏曲演出是承载剧种艺术的剧院团保持艺术与观众长效沟通的重要形式,在国家和地方各类平台上进行演出,可以不断激发戏曲院团的生存活力,不断提高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同时,戏曲演出呈现的是由戏曲群体与观众群体所构建的观演关系,开放、稳定、发展的观演关系可以增强戏曲与时代的深度联系。2018年度的演出在剧目题材领域中出现两极化分野,正显现出中国戏曲文化生态在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之间所呈现出的文化张力。

2018年10月26日至12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和江苏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圆满完成了120个剧种总计76场156个剧目的精彩演出,而在此后的两年里,中国戏曲其他240多个剧种也将延续这种展演模式,竞演于昆山。由此,通过三年时间展现中国戏曲现存所有剧种的代表力作,这是新时代前无古人的艺术创举和文化壮举。此次展演通过剧种集结和艺术检阅,突出了戏曲经典代表作之于剧种生存发展的意义,也突出了人民性之于戏曲发展的重要诉求,特别是展演作品基本是传统经典和剧种保留剧目,凝聚了中国戏曲观众的审美理想和欣赏趣味,这正是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能够延续的重要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众多戏曲经典剧目的巡回演出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易俗社秦腔《三滴血》、绍剧《三打白骨精》、上海越剧《红楼梦》、豫剧《朝阳沟》等,以及复排的京剧《二子乘舟》等,其创作历史超过60年,甚至有的已经百年,至今盛演不衰,激发起了不同地区观众对中国戏曲艺术精神和艺术品位的追求。民族艺术经典与时俱进而品质犹在,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能够浸润人心的魅力所在。

当然,在当前着力推进的现实题材创作正以强烈的创新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包含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艺术回应。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持续重点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借助新创、复排演出和鼓励移植等方式,在全国范围推动重点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并且以“全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作品计划”的年度推动,来实现现实题材创作的精品化追求。在10月15日开幕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其艺术司和各省厅局承办,采取全国联动、各自实施的方式,在各省进行展演,在232部入选剧目中戏曲占135部,这些作品大部分是近五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扶持下产生的艺术创作。戏曲在现实题材创作中的艺术定位,既可以通过国家艺术基金在近五年超过千部作品的扶持中可见一斑(戏曲现实题材近700部),也可以通过戏曲在国家和地方各种展演平台中的剧目比例得到证明。例如:本年度全国基层戏曲院团展演中现实题材作品占比超过80%;在第八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鼓励申报现实题材,其比例超过九成。

几十年来戏曲界所尊重的“三并举”,实际是延续传统、适应时代、引领时尚的剧目创作导向,遵循了中国戏曲累积型的剧目保存与传承规则,当然也激发了成熟度不一的各类型剧种在创作中的优势发挥。当前的戏曲创作实践更多地趋于现实题材,弱化了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和新编历史剧的创作。虽然本年度也涌现出几部品质较好的古装作品,例如淮剧《武训先生》、秦腔《关中晓月》、昆曲《顾炎武》《琵琶记》,滇剧《王者江上》等,但在诸剧种新创作品中,现实题材已经成为创作的主流。戏曲需要现实题材创作,但更应该在中国戏曲多元的表演艺术体系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艺术积累,由此实现多元艺术体系的共同拓展。当前现实题材投入创排数量大,艺术精品却明显不足,在本年度创作演出的戏曲现实题材作品中,除了京剧《红军故事》、沪剧《敦煌女儿》、秦腔《项链》《民乐情》、淮剧《小城》、闽剧《生命》、黄梅戏《邓稼先》、晋剧《起凤街》以及上一年度创作的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秦腔《王贵与李香香》、芗剧《谷文昌》、花鼓戏《桃花烟雨》等为数不多的作品逐渐臻于精致,数以几百计的现实题材作品尚待提升。当前创作中出现的重宣讲轻艺术、重即时轻长远、重投排轻艺术规律的创作倾向,比较严重地影响了新创作品的持续打磨,这也是现实题材创作被戏迷和观众常常诟病的主要原因。

剧种繁多的中国戏曲是区域文化生态中突出的文化标识,彰显了文化生态区域中由人群与文化形态相互关联所凝聚而成的生态关系,也彰显了区域文化生态的丰富性。当前对于经典剧目和现实题材作品的两种突出印象,代表了观众审美出现的两级趋向,当然也显示出戏曲文化生态建设的两种前景。尊重民族传统审美诉求与追求国家现代审美理想是并行不悖的,都是戏曲“人民性”的核心内容,但是如果偏于一端,最容易造成戏曲艺术体系的流失和现代表演体系建设的失序,当然也最终影响到戏曲文化生态的活态存续。在“戏剧圈”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推出的署名“蕞娃”的《直面现实——看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一文中,在赞赏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全国联动,改变了以“晋京”为名进行宣传演出的弊端时,也特别提出“还没有经过观众检验的剧目就被冠以优秀是否合适?”他提出的所谓“优秀”的剧目“良莠不齐,甚至有的尚在及格线下”;而在贯彻现实题材写作时,“排演、资助等便几乎将其他题材全挡在了槛外”,乃至大批“低质短寿高成本”的“非艺术品”“严重扰乱了戏剧创作生态、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财、拉低了大众审美趣味、毁坏了艺术家的群体形象,造成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注]蕞娃:《直面现实——看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微信公众号:戏剧圈,2018年12月07日。。这一批评比较契合观众群体对于当前创作弊端的一般性认知。当然,也必须看到传统戏曲演出水准的下降和青年后继人才的断代不足,给现代观众接受传统带来了更多的障碍。中国戏曲的艺术形象最重要呈现在以古装为基础的传统剧目,戏曲剧种得以区别的文化品格突出地凝结于剧种经典剧目、保留剧目中,由于剧院团体制机制的束缚以及戏曲团队建设的不足、基础技艺功法训练不实等原因,戏曲传统经典保留作品的演出质量是需要准确评估并予以提升的。

三、戏曲创作目标重在精品

“创作”,是2018年度戏曲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内容。由于包括国家文化艺术基金在内的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推进,戏曲新创成为各省市区推进戏曲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利用好国家对戏曲创作的经济扶持,来创作出回应时代并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应该成为当前戏曲创作的方向。在2018年度整体呈现新创作品时,需要看到在聚焦现实题材新剧目之时,同时有更多的保留剧目始终成为戏曲院团常态化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新创作品进入到持续的市场检验和艺术打磨中。本年度有七位处在创作一线的剧作家在其作品中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创作状态,折射出在剧目创作中的艺术规律。

青年剧作家罗周在近年来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本年度演出的作品总计20部,除去话剧《张謇》、木偶剧《神奇的宝盒》、音乐剧《桃花笺》之外,越剧《丁香》《莫愁女》、锡剧《一盅缘》、扬剧《衣冠风流》《不破之城》、锡剧《卿卿如晤》、昆剧《醉心花》《哭秦》《我,哈姆莱特》9部作品属于创作后一直在演出推广的作品,另外本年度首演作品有锡剧《独角兽之夜》、昆剧《梧桐雨》《顾炎武》、京剧《大舜》、越剧《素女与魃》《乌衣巷》、徽剧《包公出山》、锡剧《东坡买田》等8部,此外还有昆曲《春江花月夜·乘月》于2019年元旦首演。这种演出状态显示出罗周诗性化的新古典风格的写作,已经趋于娴熟,尤其是其历史剧创作在题旨和文学追求中具有了强烈的个人特征以及与传统的历史剧创作极不相同的艺术品质。由于剧作家深入扎根在江苏戏曲文化的生态环境中,其风格的奠定与她所涉猎的江南剧种品质有着密切联系。

著名的历史剧大家郑怀兴虽然年过古稀,仍然佳作迭出,本年度演出的作品总计12部戏,评剧《寄印传奇》、晋剧《傅山进京》《于成龙》、豫剧《北魏孝文帝》、琼剧《海瑞》、高甲戏《昭君出塞》、汉剧《宇宙锋》、京剧《赵武灵王》等8部作品已经在久经打磨中深入人心,其中《傅山进京》演出达到600场,具备了优秀保留剧目的经典品质;另有新排的琼剧《冼夫人》、秦腔《关中晓月》、高甲戏《浮海孤臣》、莆仙戏《林龙江》4部首演,此外尚有京剧《嵇康托孤》已经排演结束,因主演身体原因未首演,这几部新作在文本阶段就已经显示出独具一格的历史视野和别具特色的艺术构思。郑怀兴的历史剧最突出的是从历史缝隙中发现人性幽微,通过独特的场面创设与结构铺排,来解剖历史经验,呈现历史智慧,在极具古典性的题材中表达现代观照。这种艺术高度是中国戏曲历史剧创作成就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剧作家颜全毅是中青年戏曲编剧中难得的“学院派”剧作家,本年度演出的作品总计13部,除了话剧《联大往事》外,新排首演作品4部:京剧《帝女花》、昆剧《风雪夜归人》、越剧《香榧树》、茂腔电影《红高粱》,此外有8部此前排演的作品,计有越剧《倩女幽魂》《鹿鼎记》《游子吟》《仁医寸心》《一钱太守》《救风尘》,以及庭院戏《圆圆曲》和实验戏曲《还魂三叠》。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剧作家已经从最擅长的剧种写作中,广泛深入到京剧、昆剧等剧种,特别是用戏曲与新形式相结合的探索实验正显示出作家贴近传统、贴近本体,同时不排斥实验、不排斥时尚的创作动机,其中庭院戏《圆圆曲》已经演出7年,每年20场左右;而《一钱太守》《救风尘》一直演出于浙江草台,这都显示出他对于戏曲长效积累的艺术坚守和艺术创作态度。

此外有几位作家的剧目演出也比较突出。剧作家姚金成本年度的演出作品有豫剧《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焦裕禄》《全家福》《王昭君》《琵琶记》《重渡沟》、越调《大明朱元璋》、锡剧《玉兰花开》、粤剧《疍家女》等10部(部分为合作作品),另有新作《淮海母亲》《大国工匠》已经完成排练合成,在这些作品中经由剧院团深度打磨的作品已经实现经典化,显示出剧作家与最熟悉的剧种、剧团密切合作所实现的艺术品质。

剧作家李莉本年度有8部作品在演出,其中苏剧《国鼎魂》、京剧《浴火黎明》、沪剧《挑山女人》、上党梆子《太行娘亲》、越剧《八女投江》《甄嬛》《双飞翼》在近年来不但获得理论界关注,而且在市场演出中颇有号召,另有沪剧《一号机密》试演成功,尤其是她在创作中呈现的一剧一品,显示出剧作家驾驭多元题材的艺术功力。

剧作家徐新华本年度的演出作品均为近年来的8部力作,总计有淮剧《小镇》《小城》、锡剧《锡商》《夕照青果巷》、秦腔《项链》、扬剧《红船》、淮海戏《辣妈犟爸》、京剧《红军故事·半条棉被》,贯穿作品的是作者以剖析灵魂、直视现实的风格,其风格规避了现实题材创作中最容易出现的现实琐碎和政策宣讲,呈现出剧作家对于现实题材创作中艺术本体的尊重和理解。

此外,在基层戏曲演出中,剧作家王新生有8部剧作在演出,其中柳琴戏《沂蒙情》、渔鼓戏《老邪上任》、东路梆子《二蛋闹牛》、扽腔《廉政灶》、雷剧《岭南圣母》等5部,为边缘地方剧种近年来的创作作品,另有京剧《游百川》、吕剧《大河开凌》《长白寒儒》首演,其创作中呈现出来的乡土气质和幽默风格,在当前创作中实属难得。

透过以上几位剧作家在2018年度的作品演出,可以看到戏曲创作最终要面对时间考验和接受选择,在剧院团体的持续打磨与观众群体的持续审美中完成其经典性的追求,尤其是那些经过十数年长期演出后的作品已经成为剧院团维持常态化演出的基本保障,这也是剧作家致力于戏曲创作最重要的期待。这些剧作家近年来的新创作品,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与当前整体创作趋向虽然一致,但是创作前的剧本构思创意,创作中的反复斟酌修订,搬上舞台后的继续提升,都是一部作品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重要保障,这其间需要剧院团对作品有更长远的舞台评估和预设,并为之投入持续打磨提升的空间,更需要艺术主管者能够为一部作品的投排和常演,留出合乎规律的规划管理。就当前戏曲演出而言,观众对于作品的风格、题材、制作等都具有多元的期待,这也是剧作家要创造个人风格的必须。对于当前在现实题材创作中出现的群趋现象以及随创随丢、用宣传取代艺术等趋向,这种来自剧作家的个性创作是戏曲发展趋于良性的重要前提。

2018年度新创首演演出中涌现了一些卓有品质的优秀作品,代表了本年度在古装历史剧和现代戏创作的成绩(个别作品如闽剧《生命》尚未进行公演,未列入本年度遴选范围)。

秦腔《关中晓月》是郑怀兴历史剧创作的一个转型代表,剧作家让笔下的人物超脱开事件的束缚,真正直面心灵与精神的碰撞,人与人之间看似彼此感染,但他们在精神本质上却形同陌路,双寡夜谈,相对垂泪,各人心事各人知。基于人性的某些共通性,两位孀居女性在辞情恳切中褪下了沉重的精神包裹,但最终在社会担当、思想立场、文化精神的秉持上,分道扬镳,南辕北辙。这正是在那个独特的社会转型中,理性的人文思想痛苦地从所附生的文化肌体里剥离出来的复杂状态。其最终抽绎归结成的时代精神,基于关学纵贯千年的进步性,而被纳入了整个民族不断地长久延伸的文化命脉中。该剧是郑怀兴在历史剧题材领域开拓出的重要领域,让历史剧创作增加了更多的形态类型。

昆曲《顾炎武》是罗周历史剧创作的一部阶段性作品,剧作家用历时性的事件叙述,紧扣古典戏曲“四折一楔子”的创作方法,在近乎折子戏的写作结构中,建构起古代思想者顾炎武历经朝代更迭后的心路历程,其间交织着家庭伦理温情、友朋互助大义、家国文化节操,最终凸显出顾炎武作为一个思想者与传统政治最高层的文化对话。在该剧最后一场《问陵》中,充沛的历史想象让人物在如梦似幻中,面对国祚兴衰的千古命题,咏叹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要义。该剧的文学高度在于尊重昆曲曲牌体的格律规范而有当代思想观照,在保持昆曲纯粹的艺术品质规范时,创造出了具有诗性特征的舞台境界与艺术气象。

京剧《红军故事》由三出小戏《草地炊烟》《半条棉被》《军需处长》组合而成,生动展现红军在行进中的三个小故事,诠释出“红军”顽强的生命意志、高尚的思想情怀和温暖的人格力量,也诠释出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开创的革命英雄史诗所具有的情感底色、精神本色和信仰正色。三部小戏从基层视角透视出红军革命的大历史,例如《半条棉被》从老年徐解秀50年的回望思念,来展现三个红军女兵给徐解秀这个山乡妇女播撒下的思想启蒙。这种书写最符合传统戏曲小戏写普通人、抒普通情、讲普通理的艺术传统,但又将深刻的情怀和观念赋予在普通事件中。该剧经过张曼君导演和整个团队对于戏曲本体艺术的把握,让小戏具备了大戏的意象空间,呈现了辩证的舞台创作思想。

沪剧《敦煌女儿》是对真人真事的提炼,挑战的是对学术家形象的塑造,为当前现实题材创作有效的艺术突破和艺术成绩。全剧紧扣着一句台词“你懂我”,展开描述樊锦诗半个世纪的生活和情感,表达对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学术阶层的人性理解,包括学者的单纯与冷峻和生活的枯燥与平静,以及学术人生的幸与不幸。该剧在张曼君导演的二度呈现中,用“回眸望”的倒叙方式,构建了心理时空中的樊锦诗作为学者的学人情感和文化情怀和作为女性的情感和生命体验,真正显示着当代中国人“新史诗”的具体创造。该剧作用至简至纯的视觉审美,全面张扬了张曼君导演的艺术手法,以通适性的手段证明了现实题材创作打通戏曲程式性与新歌舞理念的重要实践。

秦腔《项链》延续剧作家徐新华逐渐成形的艺术实践,即在世界文学经典中寻找探索人性的题材,用人类共通的理性思考来实现题材的中国化提炼。该剧聚焦在生活变迁中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一串项链的借、失、还,映照出人的虚荣、欺骗、救赎的心路历程,凸显出在习以为常的生活惰性中,人的道德滑坡、思想警觉和灵魂回归。该作品描写了围绕“项链”而出现的诚信、反省、自律等诸多命题,在尊重中国人的契约实践时,展现现代人对于自己操守尊严的纠偏及其升华,“做人的成色”作为该剧的终极命题,最终从艺术的书写提升到了哲学的辩证认识,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内化到现实题材的人物与事件中,将世界文学的价值观念演变成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与观念。

上述5部2018年度首演作品呈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与本年度在不断走向精品化的许多作品一样,都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地通过艺术手段来提升作品质量。在古装戏曲艺术水准有所降低,而现实题材创作水准还不够高的创作环境里,精品意识应该成为横亘在创作者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要把艺术精品作为现实题材的创作目标。其一,在主题立意上实现思想道德的现代剖析,让传统优秀文化精髓真正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感、道德与思想本就是戏曲最擅长表现的内容,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现代提升,这是现实题材创作盘活戏曲传统资源的重要内容。其二,在艺术上实现传统技法的提升再造。现实题材作品不需要也不能放弃前人艺术遗产的继承,同时更需要积极拓展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扩容戏曲艺术体系。其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实现生命质感的深度挖掘;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载体,也是戏曲彰显人民性的艺术标准。同时,戏曲艺术团队要避免一窝蜂地转向现实题材创作,要充分尊重戏曲艺术传统、尊重团队创作的艺术个性与能力。

四、戏曲产业业态趋于多元

“建设”,是2018年度戏曲推广中的突出现象。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将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国务委员王勇表示机构调整的宗旨在于“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作为文化事业中的“戏曲”以其庞大的艺术体量和有所式微的生存局面,面对着更为复杂的生存态势。因此在文化和旅游合并的进程中,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来实现戏曲艺术在当代生活中的持续发展,是戏曲界,也是中国人的重要文化抉择。

在本年度的戏曲工作中,“戏曲小镇”的打造和推动是颇为突出的文化现象,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进程中,由戏曲文化所带动的区域建设方向,因此备受社会各界所关注。江西抚州连续推动汤显祖文化品牌的建设,在推进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时,力倡建设以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为主题的“三翁戏曲小镇”,借助戏曲小镇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基地来推进塑造“写戏、演戏、唱戏、评戏、看戏”的“中国戏都”。这种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遗产、戏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项目、区域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品牌统一整合,由此打造新的产业业态,寻求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正是本年度诸多地区“戏曲小镇”建设的基本思路。上海浦东围绕沪剧东乡调打造“川沙小镇”、安徽省安庆市围绕黄梅戏推动“石牌戏曲小镇”建设、浙江嵊州市围绕越剧打造“越剧小镇”、江苏省昆山市围绕昆曲建设巴城“昆曲小镇”、北京通州区围绕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推进“台湖演艺小镇”建设等等,都是试图通过戏曲文化的引导,集中区域优势资源,将旅游、创意、生态、人居以及现代工坊、服务、娱乐、演出等加以融合,为区域发展创造新的人文生态。值得一提的是,戏曲产业业态的打造在吸引地方政府的经济投入和政策倾斜之时,同样需要注入社会多元的资本与创意。河南省郑州市运营的足球小镇,其文化项目“建业戏缘大食堂”即由河南建业集团和戏缘APP共同打造,以体验式的文化参与,集合餐饮、古建筑、演出、创意、旅游等多元文化形式,致力于戏曲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戏曲小镇的打造,其核心在于区域文化生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戏曲,借助于地方政府对多元的地域优势的资源整理,来创建特色化的小镇业态。从2016年以来,特色小镇的建设持续推进,但是在其建设中挫败、消失的局面亦屡见不鲜。“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平台”微信公众号推出的《2018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一文显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两批总计499个特色小镇,大部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其原因在于项目设计策划的定位失败、运营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的建设不到位、旅游市场定位不准、产业链条和配套实施不完整、产业结构单一、主题特色缺乏、市场经营混乱,营销团队缺乏专业度等等。这些原因同样是“戏曲小镇”在建设中必然要面对的。

事实上,戏曲小镇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对其生态环境的维护,尤其是戏曲生态因为剧种有异而本来就自具个性,如果缺乏了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生态的准确评估、充分利用和特色定位,戏曲小镇也极易遭遇危机。在当前戏曲实践中,已经不断涌现出许多引人注目的戏曲重镇,例如几百年来一直作为天下戏曲荟萃的首善之区北京,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融合的戏曲创新城市上海,以现代戏创作形成重要文化现象的盐城,以古老剧种和演剧形态张扬戏曲古典风格的泉州,南北文化交融的华中重镇武汉等等,都以其突出的艺术创作现象而显示出雄厚的文化个性,构成了区域戏曲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例如在2018年的戏曲工作中,上海戏曲界借助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来突出上海戏曲品牌标识度,打造“上海戏曲码头”;武汉明确提出振兴戏曲“大码头”的口号,并且以市政府通知形式,借助区域演出品牌和相关戏曲活动,力图重振昔日南北戏曲荟萃的中心地位。这些举措在积极进行特色化区域建设时,最重要的是挖掘并利用传统戏曲文化生态资源,显示出文化建设与区域社会的资源整合。而在本年度各省区重要的戏曲展示活动中,都会在基本的剧场演出之外,增加更加多元的文化艺术展示和互动。实际上将戏曲创作演出与社区生活、文化普及乃至于市场拓展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更好地营造属于戏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在戏曲产业业态多元化实践的进程中,中国戏曲的发展其实更显多元,也更趋复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弱项,例如戏曲市场化拓展力度不足,戏曲表演院团进入生态产业的条件有限,戏曲自身生态建设出现断裂状况,戏曲艺术创作方向与社区生态需求有所背离,等等。可贵的是,随着十八大以来戏曲界对于文化自信的不断夯实,以及社会对戏曲认知度的不断强化,戏曲行业发展态势臻于自觉。作为戏曲发展核心主体的戏曲人,更清楚剧种、剧团的真实存在状貌。在戏曲理论界出现的全国地方戏曲研究院所联盟、全国戏曲期刊联盟,由中国剧协倡导成立的民间职业剧团委员会,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等多家单位发起的全国戏曲剧种联盟建设工程等等,都显示了戏曲行业自身在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正在积极寻求并建设适应剧种、剧团发展的生态环境。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推进相关戏曲发展政策时,具体区域、具体戏曲群体通过多元而自觉的行业建设与生态建设,正以更加有效的实践形式,夯实着其驻足基层的基础,推进着其自足发展的切实举措的落实,这是很具理性的探索。

五、戏曲理论研究责在引领

“引领”,是2018年度戏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任务。戏曲理论研究是20世纪被拓展出来的重要新兴学术门类,面对着已经有近千年的艺术实践,其可待深入关注的学术领域还有很多,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戏曲改革工作实际上将戏曲理论研究的任务拉出了传统书斋,并赋予了对戏曲艺术实践的引领责任。70年来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学术导向,让理论始终站在戏曲实践的前沿,对戏曲发展给予指导。2018年的戏曲理论研究仍然保持着集体化和个体化两个基本的研究趋向,前者所涉及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全明戏曲》《全清戏曲》等都是由集体承担的国家重要项目,后者则是以个体承担为特征的各级各类型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整体上呈现戏曲理论研究的基本状貌。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在立项的总计24项重大招标项目中,戏曲类项目占了8项,包括:《戏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上海戏剧学院)、《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安徽卷)》(安徽艺术研究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福建卷)》(福建师范大学)、《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黑龙江卷)》(上海戏剧学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山东卷)》(临沂大学)、《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其比重突出地显示了艺术学建设中对于戏曲研究的政策倾斜,如果考虑其中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实际辐射的区域是中国的32个省市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就更清楚在国家学术平台上,理论研究需要把握“戏曲”作为活态艺术形式的规律和特点。这种导向为传统的戏曲理论格局形成带来了不断提升和变化的新契机。

长期以来,戏曲理论机构例分为高等院校和文化研究院所两类团队,前者侧重于其文本、文献、文学的研究,后者侧重于其舞台、表演、活态生存的研究,这当然与文化和旅游系统、教育系统的行政管辖隶属关系有关,当然也与70年来戏曲实践与文化研究院所形成的彼此互动有关。而在本年度的艺术重大招标项目中,可以看到承担者中的团队大多来自于高等院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的项目推进中,除了“安徽卷”由安徽艺术研究院承担外,其他立项的福建卷、山东卷、黑龙江卷均由高等院校承担。面对积累了近70年戏曲发展资源的各省市艺术研究院所,无法责无旁贷地完成各省区戏曲史的70年建构,折射出当前各省艺术研究院所在戏曲团队建设中的人才匮乏和实力不济。而高等院校在面对这类研究项目时,必然会将传统研究视角转向戏曲活态生存,其研究方法必然带来新的局面拓展。

在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总计220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155项,青年项目46项,西部项目11项)立项项目中,涉及戏曲的项目总计22项,占了十分之一。在这些课题项目中,除《传统戏曲道具制作与传承机制研究》一项的承担者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艺术系统的学校外,其他项目全部由其他高等院校承担,例如重点项目《晚清演剧编年史》《华人作曲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创承研究》,一般项目《中国近现代豫剧的变革与转型》《中国昆曲的编演、传承和发展对策研究》《数字化技术与昆曲艺术创新发展研究》《近现代报刊与中国戏剧转型关系研究》《近代戏曲批评与戏曲观念的嬗变(1840―1949)》《清抄本昆曲身段谱研究》《南戏〈琵琶记〉多维度英语传播及其中华文化“走出去”启示》《扬州清曲研究》《上海近现代剧场研究(1843―1999)》《码头与民国戏曲发展关系研究》《明清“宣大”堡寨聚落古戏台与戏曲活动的调查研究》《〈旧编南九宫谱〉笺注与蒋孝生平研究》《中国戏曲欧美演出史料研究(1759―1959)》《中国现代戏剧批评话语体系形成史》《中国剧本数据库构建及大数据智能剧本创作系统研究》《基于戏曲“四功五法”的民族动画表演体系研究及应用实践》,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戏曲生态学论纲——20世纪中国戏曲生态格局变易及美学体系嬗变关系研究》《剧场形制与20世纪京剧演出形态变迁研究》,均由其他高等院校承担。从上述课题的题目中能够看到多元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方法,这正是戏曲理论研究在多元结构中予以深入的前提。

与此同时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中,戏曲类项目总计14项,几乎缺失了文化研究机构的参与,其中重点项目《稿抄本明清戏曲叙录与研究》,一般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戏剧调查与研究》《宋元戏曲明代改编本批评研究》《〈昇平宝筏〉与清代宫廷戏曲演进研究》《戏曲经典生成与明清文学风尚变迁研究》《中国传统戏曲的整理与改编研究(1949―1966)》《丝绸之路沿线眉户戏曲语言与民俗研究》《百年昆剧发展史研究》《延安时期戏剧运动文献史料整理研究(1936―1949)》《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青海目连戏研究》《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本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戏曲格律与音乐关系研究》《稀见清代饬禁戏曲小说史料汇编与研究》《戏剧节与现代演剧制度转变研究(1938―1949)》,这些项目同样呈现出多学科领域观照下的理论拓展。

上述2018年度立项的项目反映出当前理论研究的学术趋向,即深度融合文本文献与艺术实践、深度挖掘传统优势领域与潜在拓展领域、深度利用跨学科研究视角与戏曲本体研究方法。这当然对研究者的学术基础和研究取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同样意味着,文化研究院所的传统学科优势虽然随着人员的老化而少拓展、戏曲资源的固守而非利用、戏曲深度研究的弱化而突出多元功能、戏曲服务政策多而理性研究少,已经快速趋于边缘化,但是,70年来文化研究院所所秉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理念,在服务社会、服务政策、服务活态戏曲方面,实际上仍然存在着现实的需求。而高等院校在理论研究的优势让戏曲研究更加成熟并走向学科建设的完善,但真正贴近戏曲本体而履行引领戏曲实践者,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当前在戏曲实践领域出现的艺术创作难题、生存实践问题、传承发展困惑、体制机制纠结等,理论和实践可以回应并指引的能力尚显不足,文化研究机构借助学术研究而呈现的政策咨询能力有所蜕化变弱;高等院校致力研究而与戏曲实践有所隔阂欠缺互动,这都是理论研究在戏曲实践中难以实现引领的局限。因此,高度重视和推进提升各省艺术研究院所的学术科研能力,加强文化艺术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的交流整合,让高等院校深度参与戏曲实践,都应该是戏曲理论研究界的努力方向。

六、戏曲发展的问题、趋势与态势

在2018年戏曲发展中出现的“政策”“演出”“创作”“建设”“引领”五个关键词,展现了当前社会各个层面对于戏曲艺术多元化的文化观照,应该说,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与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在“戏曲”这个近千年的艺术体中充分展开。一年来的工作成绩,突出地表现在扶持政策、戏曲展演、文化小镇、艺术作品、理论项目等诸多热点现象中,但一年来在戏曲工作中呈现出的问题弊病,亦在这些热点现象中被清楚地呈现出来。这正是当前在国家多项利好的扶持政策不断推进下,戏曲传承发展工作正趋于深水区,矛盾更加突出,问题更加严重,挑战更加严峻,戏曲危机与生机亦更为凸显。因此,当前戏曲发展亟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剧院团的体制机制亟需理顺

剧团是戏曲集体艺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项保护扶持工作都围绕着剧团的生态环境要素补足上,忽略了“剧团”作为一个传承、创作、发展戏曲实体的独特价值和实际作为。尤其是在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有限责任公司”“传承中心”“研究院”等的定位不清,甚至在体制改革中部分戏曲剧院团身份遗失,由此导致戏曲剧团的职能定位出现差别和错乱。特别是目前剧团在实现归口管理时,不但存在着文化系统内的体制差别,还存在宣传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的差别、机制不顺,戏曲政策无法很好落实。2018年12月18日公布的国办发[2018]124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持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通知的颁布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因此,戏曲剧院团的特殊性需要得到充分的评估,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的统筹下,更应该及时出台对于戏曲院团的整体扶持政策,围绕戏曲院团的特殊性,尊重演出创作规律,尊重戏曲剧院团的文化职能,强化戏曲院团在传承发展中的艺术定位和文化属性。

(二)戏曲的演出市场和生态空间亟需拓展

戏曲市场在多年来的体制改革以及各种政策引导下,或建或毁,无法建立良性的发展机制。尤其是在多元的戏曲利好政策中,较多地忽略了戏曲市场的培育与拓展,导致很多拥有相对稳定演出市场的剧院团在落实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政策的同时,也出现了市场遗失的问题,其进入现代文化格局中的生存活力更趋弱小。戏曲需要扶持,戏曲传统的修复和保护需要政策倾斜,但是作为活态艺术,戏曲的生存与发展仍需要市场开拓,尤其是市场与戏曲文化生态密切相关,戏曲缺失了市场,也很难维持和拓展文化生存空间。在当前产业业态趋于多元的前提下,从政策和实践中应该努力探索戏曲剧院团市场化的路径,让戏曲艺术在剧院团的承载下真正成为区域文化审美中的组成内容。

(三)戏曲人才培养亟需加强

戏曲人才是戏曲繁荣发展的前提基础,戏曲人才包括了职业化的戏曲专业人才和戏曲理论人才。戏曲最重要的传承机构——戏曲大中专学校由于身处教育管理和文化管理的夹缝中,戏校建设与剧团需求管理相互脱节,甚至戏曲学校往往被上述两个体制忽略。例如福建多地的戏曲中专学校一直是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异地分校,但是在教育文化体制改革中,除了泉州艺术学校等具有独立办学资质外,其他各地艺术院校无法独立招生,由此导致有人学戏而戏校无法开课的局面,严重影响到了戏曲职业教育。特别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代戏曲领军者逐渐退出舞台,戏曲剧院团新一代领军艺术家还未承担起剧种发展推广的责任,戏曲代际传承面临困难。另外,各省市戏曲研究院所的理论人才断档,戏曲研究院所的职能定位偏移。因此,需要完善戏曲院校在体制管理、专业培养、人才输送等程序的合理规划,通过建立演出遴选机制来进行新一代戏曲后继领军人才的培养,同时对各省市戏曲研究所的建设给予高度关注。

(四)现实题材创作方法与体系亟需研究

现实题材创作是现代戏创作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数量巨大的现实题材剧目的涌现为戏曲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由于其创作水准普遍偏低,现实题材创作的优秀作品比率极低。如何提升现实题材剧目的创作水平,需要对其创作方法给予及时的总结,规避创作和表演中的误区,在吸收既往已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升之,用相对准确的理论和方法来引导现实题材创作走向良性循环的局面。特别是在70年来的现代戏创作中,经由时代审美和观众认同所带来的现代戏艺术体系更需要充分整理总结,以利于现实题材创作取得成功。因此,戏曲理论界需要深入联系戏曲实践,加强对戏曲现实题材创作的方法与体系研究,真正做到以理论引领实践,切实指导现实题材创作走向成熟。

2018年的戏曲已经将复杂纷繁的实践与理论命题进行了很好的呈现,2019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在这个节点上,中国戏曲应该更加深入地总结戏曲70年的艺术成就和实践历程,而今迈步从头越,风物长宜放眼量,期待中国戏曲在新时代新征途上拥有新的成就、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

戏曲创作艺术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