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40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审美变迁
2019-07-14王赟姝
王赟姝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峥嵘40载,中国社会经历着“风雨巨变、岁路艰辛”,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全方位的历时性变革由此展开。电视剧艺术作为大众文化的主力军,时刻反映着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是大众审美文化新动向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全文)》,《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25842812.html,2014-10-15。纵观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电视剧艺术创作,中国文艺工作者紧随时代主旋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了丰富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至今,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有线电视的出现、网络电视的新时代崛起,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政策、产业、技术、和审美文化方面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中国电视剧终将走上一条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创作与发展之路。
一、启蒙探索期:中国电视剧艺术形态初立(1978-1991)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结束了文艺创作停滞的局面,电视剧艺术创作重回正轨。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西游记》《红楼梦》等文学名著改编的优秀文艺作品脱颖而出,中国电视媒介生态初见雏形,中国电视剧全面进入启蒙探索期。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文艺思潮变迁
从1978年开始,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则将人们从万马齐喑的状态之中唤醒,新的社会文艺思潮如雨后春笋,打开了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新时期文艺创作者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批判“文革”,不断在新的文艺作品中呼唤“大写的人”,追求艺术上的突破,为改革开放寻求现实依据。呼唤人自身的情感与价值追求、文艺回归真实的文艺思潮,吹皱了新时期中国电视剧领域的一汪春水。中国电视剧文艺工作者改变了“文革”时期极“左”的创作倾向,完全摒除“三突出”创作原则、“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模式,打破样板戏时期“题材决定论”的创作束缚,重新关注文艺属性与艺术规律。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四世同堂》《红楼梦》《西游记》等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还有《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等展现知识青年在“文革”中迷茫、痛苦的“伤痕”题材电视剧与《乔厂长上任记》《新星》等“改革”题材电视剧,逐步形成了符合其时社会文艺思潮与情感表达的中国电视剧独特的美学形态。
(二)电视媒介生态初见雏形
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播电视事业是新兴的,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近几年来发展很快, 特别是电视, 已经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这是一件可喜的有深远意义的事情。要求在三五年内, 全国大多数县能看到电视。到20世纪末, 分几个步骤, 做到户户、人人都能看到电视。”[注]葛娴:《以宣传为中心改革广播电视——记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新闻战线》1983年第5期,第13页。会议确定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未来近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系列重大广播电视改革措施。同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央[1983]37号文件”,批转了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要求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执行,空前地调动起地方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使得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在此契机下,各地纷纷办电视台,并增设电视节目、延长播出时长,为电视剧创作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先期保障。对比1984年与1985年的数据,电视台数量从1984年的93座,增加到202座,节目套数从104套增加为219套,每周播出时间从3977小时增加到7698小时,到1985年底,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60%,有线电视技术系统约300个[注]谢文清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6年版,第859页。。广播电视业改革政策的契机与有线电视技术的革新与推广,大大加快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步伐。电视剧制作数量也随之迅速发展,并且开始实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制作电视剧的热潮。1983年全国合计制作电视剧291部,共502集,其中中央制作7部16集,地方制作285部487集;到1985年,全国合计制作电视剧627部1997集,中央99部296集,地方528部1701集,其中北京10部63集,上海20部118集,吉林48部110集,内蒙古45部154集[注]谢文清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6年版,第883页。,中国电视剧制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
在电视剧制作数量突飞猛进的同时,1980年开始,国家为提升电视剧创作的艺术质量设立了“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奖活动。该奖项旨在表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都有所突破的电视作品,是对上一年(或两年度)电视剧思想艺术成就的一次检阅和评判,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为重要的大众文艺创作的风向标。在该奖项评奖活动的促进下,众多电视剧精品力作涌现,例如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的《夜幕下的哈尔滨》(1984)、北京电视台制作的《四世同堂》(1985)、《努尔哈赤》(1986)等电视连续剧均引发全民热议,成为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里,中国电视剧行业在萌芽中探索,初步建成了从中央到县级各级办电视台、从中央到地方各地拍电视剧、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相结合的中国电视媒介生态,为电视剧艺术的创作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电视剧创作的继承与革新探索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支持、文艺思潮的蓬勃发展以及电视媒介生态初步完善的前提下,中国电视剧创作进入了艺术革新与启蒙探索期,根本扭转了“文革”期间的“题材决定论”这一极“左”创作导向,继而诞生了新时期第一批优秀的录制单本剧和连续剧。
1979年,由上海电视台录制的反映张志新烈士事迹的电视报道剧《永不凋谢的红花》, 引起社会轰动,成为新时期第一部引发社会效应的录制单本剧。此前“文革”时期的中国电视剧由于技术限制,均采用直播形式,即演员现场演绎、采用多机拍摄,再进行现场直播切换,演员表演与观众欣赏同步完成。例如《小英雄雨来》《焦裕禄》《党救活了他》等,多以室内搭景、穿插外景为主,还保留着舞台剧的痕迹。改革开放之后,录制设备的成熟使得中国电视剧全面进入了录制阶段,这才出现了深受观众喜爱的单本剧与连续剧。
新时期之初的单本剧与连续剧,主要以“伤痕”和“改革”为主要题材,反映了人们在经历社会巨大动荡之后,急需疗愈伤痕的精神需求,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和歌颂了其时的社会改革。
电视单本剧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有一个青年》(1979)、《新岸》(1981)、《喜鹊泪》(1982)、《新闻启示录》(1985)等。其中,电视剧《喜鹊泪》以揭示“伤痕”为主题,以真切、厚重、悠远的镜头,展现了陕西关中农村姑娘“文革”浩劫中的爱情婚姻悲剧,力图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展现人性中的美与爱;电视剧《新闻启示录》则以“改革”为主题,采用新闻纪实的叙事风格,讲述了新闻专业大学生闵婕采访南亚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闻事件,该剧使用非虚构的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强烈的视觉风格特色,展现了创作者与观众对于改革赴汤蹈火的热情与期望。在电视连续剧创作方面,自1980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后十八年》诞生以来,出现了一批“伤痕”与“改革”题材的连续剧创作,例如《凡人小事》(1980)、《蹉跎岁月》(1982)、《今夜有暴风雪》(1984)、《寻找回来的世界》(1985)等,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社会变迁中人们精神思想的巨大改变、内心的焦灼和迷茫,以及对新生活和未来的憧憬。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电视剧的艺术形态与审美文化的探索中,中国文化工作者开始越来越多地投入到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创作之中,并推陈出新,完成了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例如,1985年,改编自老舍先生同名长篇小说的《四世同堂》问世,该片较为丰富地再现了原著的思想内涵与悲剧意识,用丰满、深刻的小人物形象刻画再现了小羊圈胡同里某些市民面对日寇愚昧妥协、无知自私的社会心理,与主人公钱家几代人等为民族救国存亡的英勇不屈精神。随后,以长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1986)、《红楼梦》(1987)为首的四大名著改编拉开了中国电视剧文学改编的序幕。这些大型长篇连续剧,充分吸收我国经典文学名著的艺术精华,探索了新的电视剧题材与类型,丰富了视听语言和叙事方式,是启蒙探索期中国电视剧发展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
此外,在这一时期,许多境外优秀电视剧被译制成汉语,增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例如巴西电视剧《女奴》、日本电视剧《阿信》《血凝》《排球女将》,以及美国电视剧《没有圣诞树的家》等,都为90年代市场经济浪潮下,中国本土通俗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孕育成熟期:中国电视剧类型化创作蓬勃发展(1992-2001)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随着有线电视推广与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兴起,中国电视剧在产业规范和政策支持下开始走向成熟,进入了类型化创作的蓬勃发展期。
(一)市场经济浪潮下的电视行业改革
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这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其时,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政策支持下,中国社会加速转型,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洪流之中。中国电视行业正是抓住了这一变革契机,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市场经济效应,相较于广播、报纸,成为传媒行业的领头羊。
90年代初期,我国有线电视事业进入广播电视行业系统管理和法制管理时期。1991年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两项行政法规,推动了中国有线电视的广泛普及。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种类迅速增加,并逐渐形成了以征收视听费为基础的有线电视产业新格局。与此同时,电视剧的市场属性开始显现,从单一生产型迈向生产经营型。例如,1992年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投资200万元拍摄电视剧《爱你没商量》,随后中央电视台以350万元购买其播映权。由此,电视剧播映权的市场运作展开,中国电视剧走产业化道路由此开始。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第三产业的利好政策进一步解放了广播电视的生产力,使广播电视行业的市场意识和产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电视剧开启了以市场销售为导向的更具专业化、商业化的生产模式。各大电视台也开始实行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制度,民营资本开始流入制作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准入式”电视剧制播体系基本成形。
(二)电视剧的类型多样化发展
在电视剧产业化初步完善和文化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电视剧创作开始进入类型多样化的发展阶段。类型化创作,是各艺术门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分类其实是累积性的、历史性的,也是历时性的活动。经历时间的沉淀,事物才能逐渐归类。”[注]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这标志着某一艺术样式创作的成熟。经历了电视剧产业的市场化运行改革之后,中国电视剧全面进入类型化创作阶段。
1.历史古装剧定妆
历史古装剧,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独特的风景,一直以来占据中国电视剧创作的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电视剧商业化创作趋势的出现,中国历史古装剧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历史风格的艺术表现形态。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历史剧“基本上都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出现的,侧重描绘中国历朝历代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注]丁亚平、姜庆丽:《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审美观照及其历史观演变——电视剧的“祛魅”与历史正剧》,《中国电视》2018年第10期,第28页。,以宏大叙事展现不尽相同的历史观。到了90年代,中国历史古装剧一方面继承了80年代历史正剧的主流价值文化表达和艺术表现的风格,另一方面出现了具有娱乐化创作倾向,进而衍化出带有强烈戏说色彩的作品。
在历史正剧创作方面,有两种明显的创作倾向。其中一类延续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正剧创作风格,如《孔子》(1990)、《司马迁》(1997)、《林则徐》(1997)等历史人物题材的传记电视剧,还有《北洋水师》(1992)这类还原历史事件的史实电视剧,都遵循历史脉络,还原中华文明历史的社会图景,传播主流价值的精神内核,大多再现了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文化价值。而另一类,则采用通俗情节剧的叙事模式,将主人公放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情节、人物的虚构化处理,例如《康熙大帝》(1993)、《唐明皇》(1994)、《武则天》(1995)、《大宋王朝赵匡胤》(1995)、《雍正王朝》(1998)、《文成公主》(1999)等等,这些历史剧并未脱离历史正剧的范畴,但是在处理“史”与“剧”的关系时进一步进行商业化探索,增加了大众更为喜闻乐见的爱情线索,致力于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统一,展现了创作者对于真实与虚构、历史性与观赏性之间的多元化阐释。
在这些古装历史正剧中,往往采用爱国主义的虚构历史事件增强国家身份建构,“表达的是对一个强大中国的渴望、对强者的呼唤,以及对盛世的想象。”[注]尹鸿、杨慧:《时代碑铭与民族史诗——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电视剧》,《中国电视》2018年第12期,第9页。这是90年代中国文艺独特的审美文化变迁之一。其创作者多借助历史与现实的相似性,揭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变迁中的诸多问题,“为知识分子立场提供了一定的表述空间和修辞策略”[注]尹鸿:《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1页。,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下社会文艺思潮的产生,尤其是其中关于古代帝王传奇历史的想象,映射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国身份想象与认同。
此外,这一时期的历史古装剧还发展出一种更为商业化的艺术表达样式——戏说,例如《戏说乾隆》(1992)、《宰相刘罗锅》(1996)、《康熙微服私访记》(1997)、《还珠格格》(1999)等历史戏说剧,引发全民观剧的热潮。但是,部分戏说历史古装剧对于真实史实的严重背离,使得支撑作品的历史观产生极大扭曲,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多方质疑。无论如何,从90年代开始,这种娱乐化的创作倾向一直伴随着历史古装剧的发展,该电视剧类型创作也逐渐从宏大叙事的主流话语,朝向平民化叙事的大众话语转变。
2.现实题材类型剧塑型
20世纪90年代,除了展现前现代历史题材的古装电视剧创作之外,现实题材创作传统一直是中国电视剧的主流,并在军事题材剧、家庭伦理剧剧、市民反讽剧、新农村题材电视剧多个维度全面开花,实现了多样发展,构成中国独特的电视剧艺术表现与审美文化。
(1)军事题材剧定调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模式的最后一环,也是保证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模式的总阀门。现行国际商法课程的主流评价方式仍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不能满足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国际商法课程应该依据职业标准中的项目权重,采用双证融通、多元评价的课程考核方案。
军事题材电视剧作为“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主要形态之一,在构建国家话语、凝聚民族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的不断进步,军事题材电视剧主题从展现战争时代的敌我冲突与战乱下的人民悲剧命运,转变为描绘和平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部队生活与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的美好愿景,主要体现在当代中国军人形象的塑造和现代化军事技术的展现,以及国家身份建构与大国想象等方面。
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军人形象塑造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改之前“高大全”的英雄神话刻板形象,转而塑造更符合当代大众审美诉求、有血有肉的现代革命军人。例如作品《和平年代》(1996),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的建设历程,成功塑造了秦子雄、慕容秋等新军人形象,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高尚的情怀,而其强烈的生活气息、引人入胜的情节叙事,增强了其艺术性和观赏性,成为90年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标杆。同一时期优秀的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还有《红十字方队》(1997)、《驱逐舰舰长》(1998)、《有这么一群兵》(1998)等,这些作品分别塑造了中国军医大学的青年学生兵形象、中国人民海军新型导弹驱逐舰的舰长这一现代化作战部队指挥官形象,以及来到导弹部队服役的“富裕兵”形象,体现了改革开放思想浪潮带给中国现代军人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与改变。
2000年,中央电视台集中播出了《突出重围》《女子特警队》《壮志凌云》《惊涛》《光荣之旅》《波涛汹涌》六部军事题材电视剧,这些剧在用曲折的情节、平民生活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了许多平民英雄形象的同时,还展现了“联合-对抗”式现代化军事战略、当代特警魔鬼训练、新型的“隼”式歼击机的中国航空技术革新、步兵装备与现代化坦克装备技术的升级等现代化军事思想和武器技术的奇观,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电视剧军迷观众,促进了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进一步突破和繁荣。
在更深层面上,军事题材电视剧承担着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国家话语功能。90年代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体现了全球冷战格局结束,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所开创的东、西方世界政治军事相博弈的新局面。军事题材电视剧往往“借助于外来威胁中国崛起、军事强大的叙述框架,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将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一种有益的政治共同体,”[注]尹鸿:《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第9页。进而完成“主旋律”叙事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纽带连接,呼唤起公众“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同一种精神”的集体凝聚意识。
(2)家庭伦理剧热潮
家庭伦理剧,是中国现实题材创作的主要类型,往往以家庭生活为主要的叙事场域,集中从家庭中的情感、婚姻、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反映家庭冲突、矛盾、和解,讲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伦理故事,承载着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和追求。
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伦理剧,主要表现家国同构的主题,尚未形成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独特艺术表现形态。例如,《蹉跎岁月》(1982)讲述知青上山下乡的坎坷爱情故事、《上海屋檐下》(1983)讲述抗战时期上海某一幢弄堂房子里五家人的悲欢离合故事等,这些电视剧创作纵然以家庭为主要故事背景,但在家庭生活和婚恋伦理方面着墨甚少,“家庭、个人情感生活的书写往往遮蔽于国家、政治性话题的宏大叙事之下”[注]王立新:《中国家庭伦理剧“女主”符号修辞演变与创作批评》,《中国电视》2018年第11期,52页。,仍旨在展现“伤痕”与“改革”的历史主题。
1990年,随着中国第一部以基地化生产方式制作的50集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渴望》问世,标志着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成熟,是国内学界公认的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典范之作。剧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刘慧芳,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温柔善良、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历经风雨仍艰辛支撑起一个完整家庭,表达了以“家”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既显示出中国传统市民阶层强大的保守惯性,同时又柔化地回应了90年代改革开放后处在价值困顿中的人民,渴望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美好夙愿。在《渴望》之后,包括《风雨丽人》(1992)、《爱你没商量》(1994)、《过把瘾》(1994)、《牵手》(1999)等在内的一系列优秀的家庭伦理剧问世,构成了中国电视剧现实题材创作的优秀传统,这些家庭伦理剧更多地关注“人”本身,描绘了都市生活中爱情男女的悲喜交加,成为万人空巷的中国电视剧经典佳作。
市民反讽喜剧作为最受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剧表现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对比于西方的情景喜剧,中国的市民反讽喜剧则更为突出“反讽”这一特点,创作者多用调侃的幽默话语揭露社会矛盾,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化的处理,展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
其中,《编辑部的故事》(1991)展现了《人间指南》编辑部里六位性格迥异、年龄不等的编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景,用颇具哲理的语言,展现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深刻反映了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我爱我家》(1995)则讲述了90年代,生活在北京市区一个六口之家的身边趣事:由一家人周围邻里、亲朋好友等各类人群的生活构成了社会横切面;每集故事以小见大,透视出社会各行各业的特点与价值取向,描述了在改革开放大潮影响下普通小人物下海经商、出国求学、进城务工等方方面面的个人命运抉择,描绘出时代变迁的历史洪流;此外,还有电视剧《一地鸡毛》(1995)、《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1998)等市民反讽喜剧——语言诙谐幽默;旨在展现中国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更深层面上描画出以“家庭”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结构,突出了家庭文明的作用,体现了“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这一家庭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因而,其拓展了我国电视剧的美学品格。
(4)新农村题材电视剧拓展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党和人民政府对于“三农”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极大影响了中国农村的生活面貌,中国农村因此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此社会转型态势背景下,中国电视剧农村题材的作品,重在表现从“乡土农村”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仍在“伤痕”与“改革”的创作维度下展现农村生活面貌,例如《金凤凰》(1980)、《蹉跎岁月》(1982)、《庄稼汉》(1990)等,旨在从“社会主义新风、‘文化大革命’动荡岁月的反思、改革开放的探索、乡土文明的留恋等方面”[注]周根红:《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生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26页。表现社会转型期“乡土农村”的美好,并进行其岁月的反思。
90年代前后,《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相继问世,被称为“农村三部曲”(或称女人命运三部曲)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根本性变革的开始,即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从乡村女性主人公的视角,书写乡村剧变的社会转型历程,进而呈现整个改革开放历史语境下中国农村的变化。此后,如《沟里人》(1994)、《梦醒五颗柳》(1996)、《山羊坡》(2001)等作品重在呈现“乡村剧变”过程中如何脱贫致富、改造旧农村落后思想的现实变革。
随着新世纪中国经济崛起,尤其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新一届领导人的“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赵本山、谢晓嵋执导的现代乡村喜剧电视剧《刘老根》首播,标志着新农村题材电视剧类型化创作的娱乐化创作开端。此后的《乡村爱情故事》和《马大帅》系列,更是将其推向了新高潮。虽然《乡村爱情故事》此类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经典系列如今已拍至五部,但该系列过度追求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的喜剧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现实主义创作传统。这类题材电视剧的内容与情节设置近年来出现自我复制现象,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而回首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中国农村生活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文化工作者更应以喜剧化而非低俗化的创作初衷,积极正面地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历程。
三、多元发展期:中国电视剧题材、类型的多元与创新(2002年至今)
新世纪之后,改革开放相关政策带来了中国电视剧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文艺创作逐渐形成了更规范、更成熟的产业化制作体系,再加上近年来网络电视的普及,中国电视剧进入了全新的多元化创作的飞速发展阶段。
(一)产业技术升级革新
自2002年起,“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随后,国家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在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的号召,中国电视剧创作进入了产业升级的规范化正轨。
在技术方面,随着卫星通讯技术的完善和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由卫星和地方有线电视网‘星网’结合的立体广播电视传播形态初步形成”[注]李岚:《改革开放40年,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四次大跨越》,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71720035_613537,2018-10-28。,从而奠定了广播电视媒介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同时,中国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电视剧产业制作与传播体系进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在“台网融合”语境下,中国广电业务努力满足用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享受广播电视服务的需求。
在产业方面,随着制播分离模式日趋成熟,国家对民营资本准入原则的降低,民营资本成为推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0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首次向全国八家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核发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从此,“中国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获得了与国有电视剧制作机构同等的法律地位,实现了体制外的制播分离”[注]储钰琦:《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探索之路》,《中国艺术报》2018年11月29日。。2009年,国家下发《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修改稿)》,对制播分离的总体要求、范围、方式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说明。随着中国电视剧产业化的不断完善,各方资本势力涌入电视剧制作行业,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广播电视产业改革力度,使得全国广播电视资产总额超过了17万亿元,广播电视产业逐渐实现了新时代的转型升级。
但是,在创作方面,制播分离、民营资本的大量涌入也势必带来电视台过于依靠制作公司为其提供内容,资本的兴旺也造成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消退、主流文化价值的话语权不断丧失的后果,尤其是步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传统电视媒体进一步式微,其内容生产核心竞争力下降,网络平台电视剧播出方式反而更多受到资本和观众青睐,这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产业与创作造成了巨大冲击。
步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在这一文艺创作大方针的引领下,当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价值取向应以社会效益为主导,进行文化与产业、市场与消费、艺术审美与价值观趋向的全面升级的文化发展战略意义上的调整。
(二)创作题材与类型的多元化
在电视剧行业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革新升级的作用下,中国电视剧在原有的基础上诞生了许多分支题材和新的创作现象,例如谍战剧的“主旋律”商业化表达、反腐剧的复兴、行业剧的短暂流行、都市奋斗与情感叙事的书写,以及奇幻、科幻题材电视剧等新兴题材与类型剧的出现,都是以都市消费主义文化话语进行艺术创作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电视剧的创作观念。
第一,伴随着观众审美转型与和平年代革命话语语境的变化,谍战剧在新世纪后引发观影热潮。不同于“十七年”时期的“反特片”,新世纪谍战剧更热衷于表达“革命主体对立性的消解和互动”[注]周根红:《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生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页。,作为军事题材类型的细化,以其紧张的叙事节奏、生动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情节反转、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坚守与凸显,成为深受各年龄段观众群体喜爱的电视剧题材。例如《暗算》(2006)、《潜伏》(2009)、《风声》(2009)、《伪装者》(2015)等谍战剧在不断的艺术探索中,实现了“主旋律”叙事更加多面、立体的多元化发展,让公众重新拥有了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然而,谍战剧的流行也带来了其同质化的创作倾向,一时间,各大电视台、制作公司纷纷效仿,也导致了谍战剧精品推出后续乏力的现象,亟待中国电视剧创作者反思。
第二,随着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腐败现象也开始蔓延,反腐剧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一大特色。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之初,曾经有一批由反腐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如《苍天在上》(1995)、《人间正道》(1998)、《省委书记》(2002)等反腐剧在荧屏上热播。尤其是2000年,根据反腐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热映,获得观众一致认可和赞誉,成为“主旋律”教育的生动教材。反腐剧的情节、人物设置上强调故事化、戏剧化,通过悬念情节的采用,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地揭露一个又一个罪行,对于受众具有极强吸引力。
但随着反腐剧市场不断膨胀,数量泛滥而质量下滑。2003年4 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所有涉案类题材电视剧、电影等退出各大卫视黄金档,只能在23点后播出,反腐剧创作大幅减少。在沉寂了十余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颁布了“八项规定”,反腐倡廉的题材重新成为新时代的社会热点。2017年,揭露官场腐败、弘扬“主旋律”精神的《人民的名义》应运而生,引发了全民观剧的热潮。反腐剧作为“主旋律”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支撑着整个社会对于政治体制的信仰,并最终完成了国家新意识形态的塑造”[注]周根红:《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生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82页。,成为连接“主旋律”核心价值与大众文化不可缺少的纽带。
第三,反映医生、律师、翻译官等都市职业者日常工作的行业剧,进入了类型化细分的多元发展时期。2012年前后,出现了都市行业剧的创作热潮。这一年,随着《心术》的热播,带起了包括《产科医生》《离婚律师》《青年医生》等在内的律政行业剧和医疗行业剧的发展潮流。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的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2016)和全网同步联播的《翻译官》(2018),更是以当前“流量明星”为主打,为中国行业剧创作注入了一份新活力。但是,近年来这类剧与其说是都市行业剧,不如说是都市情感剧,故事中并未真正体现主人公的职业性与专业性,相反,创作者为了迎合青年受众对于“流量明星”的喜好,而添加了大量较冗余、影响剧情节奏的感情戏,仅仅“局限在单单表现某个行业中的人,并未真正上升到表达这个职业对其从业者的意义,”[注]韩海青:《浅析内地行业剧的发展现状》,《戏剧之家》2014年13期,第127页。这对于中国行业剧创作的长远良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第四,都市情感剧是流行于新世纪之后的类型化创作,讲述年轻人在大都市的奋斗与情感生活中所经历的故事,受众多为青年群体。2007年,滕华涛执导的电视剧《蜗居》,以讲述“80后”的都市奋斗经历而成为年度现象级电视剧,进而掀起了都市情感剧的创作小高潮。而与都市题材同时裹挟而来的,是都市消费主义文化逻辑的叙事方式,紧接着就出现了一系列以都市奋斗与女性情感叙事为主的电视剧创作。例如:讲述女白领的都市奋斗历程、最终与男上司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杜拉拉升职记》(2010),展现不同年龄段的都市青年,在面对物欲横流的现代化都市时的茫然感受与奋斗历程的《北京爱情故事》(2012),讲述现代青年人婚姻生活的电视剧《生活启示录》(2014),还有表现不同历史背景的女性在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奋斗历程的电视剧《欢乐颂》(2016)等,都在剧情设置上通过制造老夫少妻、男闺蜜、“大龄女”恨嫁等话题,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市情感剧往往以资本逻辑为主导,具有宣扬不健康的文化价值观的倾向。例如在《欢乐颂2》(2018)、《我的前半生2》(2018)等电视剧中,对于都市消费主义文化予以过度的浪漫化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女性的独立与个人奋斗的价值,以父权文化逻辑物化女性形象,植入了不健康的婚恋观、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亟待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自我反思与创作调整。
(三)台网融合时代中的网络剧崛起
近年来,网络剧的异军突起也为当代中国电视剧创作带来根本性变革,开启了“台网融合”的文化产业新时代。伴随着“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传统电视台的优质电视剧资源使用率下降明显,网络播出平台的价值凸显,越来越多电视剧选择互联网作为独播渠道,以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回报。电视剧的网络版权则从2004年的几万元跨越到2010年的几千万元,以中国网络独播剧始于搜狐视频播放平台的《大秦帝国》卖出25000元一集、成交价格约为60万元为标志,中国网络剧的数字经济时代被开启。中国电视剧创作开始朝向以互联网为主要播放平台的制播模式转变,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流变。
而在网络自制剧方面,2014年,被誉为中国“网络自制剧元年”。不同于传统电视剧题材受众的限制,网络自制剧以受众为导向,创作题材与类型更为细化,进而衍生出仙侠奇幻类型网络剧、“穿越剧”、“宫斗剧”等几乎完全以网络文化为导向的电视剧创作趋势。其中,仙侠奇幻类型网络剧,往往以架空历史和夸张的古代服饰博取观众关注,讲述古代超自然力量的传说,是当前中国网络剧相对最成熟的类型与题材,例如《无心法师》系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九州·海上牧云记》(2017)等等,都旨在展现充满奇幻色彩的奇观影像与仙侠故事。“宫斗剧”以帝王后宫女性嫔妃们的“争宠”生活为主要故事情节,描写了正史之外的秘闻野史,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是中国网络剧的热门题材。例如2018年的现象级作品《后宫·如懿传》和《延禧攻略》,选取同一历史时期乾隆皇帝为主要角色之一的后宫叙事,但在其他关键女性角色与人物塑造方面却大相径庭,几乎同时在电视台和网络视频播出平台上进行首播并相互竞争,体现了“台网融合”时代电视剧的创作特征。“穿越剧”则常常取材于网络文学IP,对于中国历史通常充满浪漫化想象,讲述了现代人穿越回古代的浪漫爱情故事,但同质化较为严重、艺术审美缺失,并且在时空概念的探索方面远远不够,“一来一回的单向度两段论,欠缺了从当前时间点出发面向未来的穿越想象,更遑论多时空交叉‘回到未来’式的双向往复结构。”[注]聂伟:《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穿越剧的重生与重复》,《南方文坛》2013年第5期,第32页。
但是,从艺术质量上来看,中国网络剧存在巨大的审美裂变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追求宏大叙事,在叙事方式上不讲述错综复杂的故事,也没有试图去营造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在意人物形象是否浑圆或者扁平”[注]吕梦艺、王黑特:《论网络剧的发展演变和审美特征》,《中国电视》2017年第6期,第 69页。,而是将消费主义为主导的情感点拼贴作为支撑作品的叙事逻辑,与传统电视剧创作相比仍存在较大距离。因此,针对网络自制剧的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促进进一步提高网络自制剧的艺术质量为根本,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结 语
纵观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视剧启蒙探索期、孕育成熟期、多元发展期的艺术发展历程,我国电视剧产业消费、文化政策、艺术审美和文化表达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近年来的消费主义审美驱动和“台网融合”的产业背景下,以受众为导向的电视剧创作虽然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其存在着艺术品质低下、盲目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弊端,这是当前包括网络剧在内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创作值得反思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以宏大叙事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时代历史气息的中国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2018年表现出一定的复兴趋势。例如,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后创业致富故事的《正阳门下小女人》、以改革开放大历史为故事背景的个人命运沉浮故事的《大江大河》,以及同样展现改革开放大时代特征的家庭婚姻故事的《那座城这家人》等等,既具备了“主旋律”叙事所独有的历史深度与政治高度,也包含了都市奋斗、家庭伦理、青春爱情等题材类型的多种元素,同时还有“老戏骨”与“流量明星”共同参演,以全网同步播出的形式广为流传,在产业、政策、审美和文化价值表达上都有着出色的成绩,为中国电视剧艺术的树立了新的标杆,拓展了当前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