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洛特曼符号圈理论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的建构

2019-07-14王坤茜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9年32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饰文化交融

⊙王坤茜[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 650500]

服饰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显性表征。景颇族谚语说:“筒裙上织着天下事,那是祖先写下的字。”对于许多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服饰就是一部无字的天书和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同时服饰也是象形的《史记》,记载着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符号圈理论是以尤里·洛特曼为代表的莫斯科—塔图文化符号学派所提出的核心概念,其独特的视角和系统的分析方法对于探索民族文化符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四大类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符号圈理论构建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有利于系统地认识和理解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以及了解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

一、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学术研究综述

1949 后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成果较多,鉴于各学科背景的不同,各专家学者研究的视角和采用的理论及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从三方面予以论述

(1)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史,如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研究了清初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等,以服饰史学为研究背景,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将具体的服饰符号放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分析其产生的人文、社会、经济等因素,不再是孤立、静止地研究服饰符号,而是将服饰符号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2)从服装工艺美术学科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如孙琦在《云南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卷》中以服饰工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研究民族服饰结构平面分解和主体构成规律以及具体操作工艺等。程志方、李安泰在《云南民族服饰》 中详细介绍了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原料与加工等。杨正文在《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制作技艺考察》中介绍了苗族服饰的款式、色彩、纹饰和精湛的工艺以及其中涵蕴的文化象征。

(3)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如邓启耀在《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和《衣装秘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 中提出民族服饰是一种文化符号,并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对民族服饰进行了文化符号分析研究。杨鹓在《身份·地位·等级——少数民族服饰与社会规则秩序的文化人类学阐述》一文中将少数民族服饰与人生礼仪、族群成员社会化的过程都视为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杨(昌鸟)国在《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和《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中结合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对民族服饰符号进行了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服饰是一种符号与象征,是一种规则和符号的系统化状态。

从20 世纪90 年代起,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服饰文化成为各民族物质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一批论文和专著问世,形成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从民族志描述到服饰文化研究的热潮。2000 年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服饰博览会,表现出服饰展的全面性、系统性、珍贵性和学术性,相继出版了一批相关论文和专著。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一个新飞跃是近期以来,专家学者们把服饰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技能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这是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质的飞跃。

二、洛特曼符号圈理论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中的可行性

“符号圈”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洛特曼提出:在现实运作中,清晰的、功能单一的符号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只有进入到某种符号的连续体中才能起作用,这个符号的连续体中充满各种类型的、处于不同组织水平上的符号构成物,这样的连续体,称之为“符号圈”(semiosphere)。洛特曼还明确指出,系统大于个体相加的总和,甚至如若没有系统,个体也就无法存在,或失去存在的意义,符号系统(符号圈)内部是不同种类的子符号系统(子符号圈)的共生。该理论在文化符号领域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用作研究某一系统(符号圈)的内在组织结构、性质和运作方式等。

从宏观层面上看,中国民族服饰是一个大的符号圈,圈内充斥着处于不同组织水平上的各种服饰子符号圈,其中,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最具特色和典型性。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是一个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不是简单的几十个民族的拼盘,而是一个有机的多民族统一体,其有机性源于历史和现实中的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云南众多的民族服饰由于族源的差异可以大致区别出四大类型:氐羌系民族服饰类型、百越系民族服饰类型、百濮系民族服饰类型、苗瑶系民族服饰类型。而这四个族系的服饰由于历史、地理原因,长期交融、共生,一方面表现出族系间的边界性和审美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族系间的对话性和审美文化的融合、共生等审美文化的运动规律。由此可见,符号圈理论非常适合于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体系的研究及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或子符号圈)内外充斥着信息的流动,通过服饰符号传递民族文化意蕴,以形致意,以器寓道,通过服饰符号的演变从另一个侧面直观地诉说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

三、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的构成

根据洛特曼符号圈理论,可看出符号圈的性质等同于生物圈。符号圈中的每一个符号系统都是独立的,但同时他们又处于整体化了的符号圈里。这些符号系统不仅在共时截面上与其他符号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在纵向上与处于各种历史纵深的符号系统也发生着联系。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可以当作一个服饰系统(符号圈),内部由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组成,这些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通过共性形成云南少数民族独树一帜的服饰文化,通过个性区别不同的民族和支系,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显著的外现标志。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因其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类历史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是云南民族文化符号圈的子符号圈,而其内部的子符号圈划分标准多种多样。本文从族源的角度,以氐羌系民族服饰、百越系民族服饰、百濮系民族服饰和苗瑶系民族服饰建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

(1)氐羌系民族服饰子符号圈。云南少数民族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氐羌族系的有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阿昌族、景颇族、拉祜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普米族、藏族等。历史上氐羌族群发源于我国西北部的甘青高原,在漫长的迁徙演进过程中,其大多居住于地势较高、气候相对寒冷的山地,历史上长期从事游牧、半农半牧,并以农牧经济为主,因而在衣着上形成了以毛、麻布、畜皮为基本材料,以御寒保暖为主要功能的服饰类征,或披羊皮、牛皮,或披毛质披毡,并多在衣服后襟附有“衣尾”。

(2)百越系民族服饰子符号圈。云南少数民族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百越族系的有傣族、壮族、布依族和水族这四个民族。这些民族通常选择低海拔湿热的江河平坝,近水而居,他们在云南繁衍生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服饰习俗上仍然保持着古代百越民族着简裙、尚文身、好饰齿的族源特征。

(3)百濮系民族服饰子符号圈。云南少数民族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百濮族系的有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这三个民族在云南生活的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滇西南低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在服饰上也基本保留了古代百濮族系缠头、缠藤腰箍、佩刀的习俗特征。

(4)苗瑶系民族服饰子符号圈。云南少数民族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瑶族系的有苗族和瑶族。他们基本上是明清时期才从湖南、贵州、广东和广西迁入。尽管其支系较多,分布较广,但在服饰上仍基本保留了古“三苗”族群的传统服饰样式:银凤冠、五色衣和百褶裙。

结合洛特曼符号圈相关理论构建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就是一个中国民族服饰大符号圈的缩影,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包含四个子符号圈,每个子符号圈有其服饰特征的共性,又有其内部各民族服饰的个性,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子符号圈内外到处充满着对话性,对话的实质是不同民族服饰符号和文化之间的互译及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中的四个子符号圈(以及内部的各民族服饰子符号圈)是独立的,他们在纵向上与处于各种历史纵深的符号系统发生着联系,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他们在共时截面上也是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这就是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些服饰符号圈就像生物圈一样,带着属于自己文化的DNA,参与各个时间和空间的活动中,实现着民族文化信息的传递、保存、加工和创新。

四、结 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云南少数民族将服与饰、实用与审美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服饰的内涵,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是云南各民族中最具个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符号。

云南各少数民族就像生物圈的物种一样,多样性共生,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而各少数民族服饰就是多样性共生的显性表现。通过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符号圈的建构,可以系统地梳理出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服饰文化资源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线索,从空间分布单元角度和时间维角度综合地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演化和它们蕴含的文化思想。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饰文化交融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真美
欢欢喜喜购物记
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
意象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审美意义研究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汤鹏作品
交融的独特优雅
王秋杨:自然庭院和现代家居构建交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