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2019-07-13原阳县天然文岩渠管理段吕凤敏
原阳县天然文岩渠管理段 吕凤敏
1 资本运营的概述
1.1 资本运营的概念
资本在广义上指经营企业的本钱,包括所有的可以使企业获利的所有资产。运营则是指为对生产和提供企业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所以“资本运营”是指在日常管理中运用的手段,例如对公司的兼并、重组、收购,对内、外部的资本筹资再运作等,来达到对资产的保值并且增值的目标,使公司或企业改变传统运营一成不变的模式,以便获得除日常生产经营外的其他得利。
1.2 资本运营的主要目标
1.2.1 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等于收入减支出的差额,因此,使收入保持最高数额的同时使得支出降到最小即可以达到其利润最多、数额最大的最终目的。资本运营的目标不只是使某个时点的利润变为最大现值,而是立足于长久经营,增加的不只是现在这个时点的利润,而是企业持续经营中一整段的利润。而且这个利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绝对数,还要考虑综合数据指标。
1.2.2 达到企业股东权益增长最大化目标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溢价、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等。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无形资产和有形财产)的所有权,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随总资产和总负债发生变动而变动,例如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公司获得的利润数值越大,税后从利润中就可以提取更多;反之,公司获得的利润数值越小,税后从利润中提取的就更少。故实收资本、资本溢价等这些内容的增减变动影响着股东权益的变动。
1.2.3 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是指该企业的市场价值,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其未来各经营期间的预期净现金流量按适当的折现率计算的现值之和,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它的价值也就越大。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有两个途径:一是尽力增加未来经营期间企业的净现金流入量;二是降低企业的未来风险。
2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扩张,导致企业内部不兼容
盲目扩张、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导致主业不清晰,从而降低对主业的重视程度,最后使得原本处于优势、比例重大的主业沦为平庸,企业之间的运营机制和文化相冲突且难以磨合,失去市场竞争力与市场份额;而同时,对兼并的众多新产业由于缺乏经验,以及投入的精力有限,也无法获得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与市场份额。导致整个企业集团的产业多而不精,广而市场占有率低。最终使得企业战略偏离,大方向迷失。从而使得企业集团不仅没有得到加强与扩大,反而丢掉市场,走向平庸甚至灭亡。
2.2 财务相关弊病,导致资本运营效率不高
观念和制度的落后严重影响着企业发展在经济市场里面资本运营的运作效率,使得资本运作对公司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少,甚至有害与公司的发展。在财务方面,存在筹资渠道单一不规范、企业账表信息失真,计量收益难。
2.3 政府干预过度,致使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是企业的主人,可以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以微观调控的手段来维护所有人利益,达到短期经济运行的平稳;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则以制定法律、法规,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来引导、扶持与监管市场,发挥一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以达到市场公平、稳定的发展。毫无疑问,两者会时有冲突,而且两个身份很难分开,以客观的方式处理问题。这使得出现一系列政府过度干预的现象。
3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影响
3.1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3.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比较国外资本市场而言,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而且由于历史原因,政府即没有宏观指导的经验,也缺少资本市场的实践样本,没有成熟的法律法规条例。这都使得资本运营市场的发展缓慢。不够健全的法律法规使得许多问题存在,如上面提到的政府由于两个身份不够明确导致的干预市场过多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仍可以看出其他引申问题,如资本运营信息市场混乱、信息失真等。这都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以及规范。
3.1.2 产权交易市场不够成熟
第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关的法律条文不能够与时俱进,包含的方面不够全面,致使交易过程中,一些行为相对不够标准;第二,欠缺相应的激励、约束和争端解决机制,因此无法形成正常的市场价格来推动市场价格的有效竞争,市场无法在优胜劣汰中发挥作用;第三,行政干预而无形中设置的障碍,阻碍了资本的市场化。资本市场的运作资本,被国有企业常常引起堵塞,即使某一个阶段给予企业极大的好处,但不会使这种看起来健康而强劲的业务更长远的发展。
3.1.3 资本运作专业性人才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长足高速发展,企业的兼并、联合,使得有些企业的规模和分布较为广泛,且新兴企业不断如春笋林立而出。这都使得缺乏人才这一现状在我国资本运营中导致了许多尖锐的问题,如上面提到的财务问题、盲目扩张等观念意识问题均是由于我国资本运营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良莠不齐。
3.2 资本运营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3.2.1 国家层面措施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首先,建立国有资产的一系列管理营运体系非常的必要。国有企业对于中国经济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为经济之命脉,上面国有企业资本运作暴露的问题亟需严加防范与解决。针对这一问题,应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授权经营的工作。这样才能使得国家在行政管理者和国有企业所有人的这两个身份中分开,不再因混乱其立场而给经济市场带来问题。
3.2.2 企业层面措施
对于企业来说,资本运营的风险控制体系需要被建立,其风险意识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社会经济市场一日万象,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都决定了资本运营大环境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故而,企业的决策者不能只看到其利,其害也是相伴相随的。同时,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要求企业在资本运营的两个阶段做好具体的工作。资本运营前,需要对运营方案有充足的分析,对其可能发生的风险有足够的预测;资本运营时,则需对该项目的进度与财务方面具体情况有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并且明确责任的归属,使得资本运营过程中的意外潜在风险能被即时发现。
3.3 教育人才层面措施
3.3.1 高等学校教育方面
在呈几何倍数发展的现代经济与科技大环境下,人才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资本运营也不例外,国家、企业要想从资本运营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教育资本运营方面人才是最根本的途径。要想培养出可以提供高经济效益的资本运营人才,不仅仅在于提高其人才高的素质,仍需要有关的部门建立相关的教育外部环境。第一,逐渐设立和完善与资本经营者相关的专业能力教育体系。第二,设立激励此学科发展的相关政策。
3.3.2 企业培养人才方面
人是企业的根本,培养切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得企业更快速的发展壮大。培养人才的结果,就企业而言,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增强,就员工个人而言,是自身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企业的竞争从表面看是产品的竞争,而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选才用才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评机制,注重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倾力打造企业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高地”。俗话说“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