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产品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2019-07-13刘尧飞沈杰
刘尧飞,沈杰
新时代生态产品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刘尧飞1, 2,沈杰1
(1.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2.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生态产品顺应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高质量追求,肩负着保障人们健康生活、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使命。生态产品的内涵结构包括生产制造领域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领域的服务形态两个部分。生态产品具有正外部性、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多维度价值等显著特征。深刻认识生态产品的价值,既是尊重自然的表现,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确立生态产品的价值,重点要明确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方法,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生态产品;内涵;特征;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紧缺、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对高质量健康生活的追求。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人们由过去对物质产品“量”的需求转化为对物质产品“质”的需求和对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产品是满足人民健康和生命需要的产品,肩负着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使命,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生态产品的内涵
生态产品是有益于人类健康,与人类福祉高度相关的产品,它与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并列支撑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生活需要的第三类产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产品的价值尚无统一的界定,形成了各家之说。由于生态产品源于生态设计理念,因此早期的一些学者认为生态产品是指在设计中融入环境因素,充分考虑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负荷,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方案达到降低环境影响目的的产品[1]20,这是生态产品早期基于微观层面的狭义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一些学者开始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界定生态产品,认为通过生态认证、贴上生态标签的产品即为生态产品,这一定义仍属狭义和微观的认识范畴。
直至21世纪初联合国启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2001―2015)国际合作项目,人们才开始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联性。借助这一项目,联合国于2005年发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2],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全球自然资源使用和生态退化的现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也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严峻性,生态产品的概念由此逐渐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为学者界定生态产品拓宽了视野,不少学者开始把该报告中的生态系统服务等同于生态产品。生态系统服务即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服务,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水、木材以及纤维等物质化的供给服务,气候变化、废弃物循环、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调节服务,康养旅游、美学享受、精神滋润等方面的文化服务,以及在植物光合、土壤养分循环等方面的支持服务。这一观点扩大了人们对生态产品的认识范围,是一种广义的内涵界定。
我国官方机构对生态产品的完整界定,始于2010年12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文)。该文件指出,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等。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进一步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这里的生态产品主要是指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自然界提供的具有生态功能的产品[3]29。此外,一些学者将生态产品定义为“环境产品和服务”,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两个层面。这一定义虽也属于狭义定义,但比前述定义的外延性更大。
综上可知,生态产品应是指运用生态设计理念,通过生态认证,既能满足人们对优质产品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的产品。其内涵结构应如图1所示,既有产品领域的物质形态,也有精神文化领域的服务形态。
从物质形态来看,生态产品的内涵包括生态设计、生态认证和生态供给三个层面。生态设计指在产品最初的设计阶段就要融入生态理念,以保障在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最小化;生态认证指产品要经过权威机构的检验检测,达到相应的要求,贴上生态标签,获得生态标志;生态供给指提供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得的产品包括木材、果实、粮食、水资源、清新空气、纤维等,以维持高质量的物质生活需求。
图1 生态产品的内涵结构
从服务形态来看,生态产品可提供调节服务、健康服务和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指发挥生态系统的调控功能,以达到调节气候、涵养水土、控制疾病、维护生态安全的目的;健康服务指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予人类以康养旅游、放松心情、滋养精神等,达到愉悦自我、康养身心的目的;文化服务指人们通过生态系统获得娱乐、激励、教育,抒发自然情怀,传承文化遗产。
二、生态产品的特征和价值
(一)生态产品的特征
首先,生态产品具有正外部性。从物质形态来看,生态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大类。对于公共物品的生态产品如空气、水等,人类无须付出任何代价就能使用,此类生态产品没有交易市场,市场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有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系统每年可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态产品价值超过33万亿美元[4]5,可见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福祉十分重要且无可替代。然而,由于公共生态产品处于市场之外,其经济和社会价值未能体现,从而导致这类生态产品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大肆挥霍,其生态价值受到严重损害。作为私人物品的生态产品,是指经过生态设计、生态认证的经济物品,其商品属性无异于一般产品,需要通过市场交易体现其经济价值。
其次,生态产品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生态产品本质上是由生态系统提供的,因而它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也即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对此,《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生态产品不仅有利于降低人类社会的环境负荷,而且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物质形态的生态产品,由于安全、绿色、环保,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对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服务形态的生态产品,由于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永续发展提供各种支持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更是重大。因此,无论是物质形态的生态产品还是服务形态的生态产品,对于人们的生活、健康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都极端重要。
最后,生态产品具有多维度的价值。作为私人物品的生态产品,既具有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非经济价值如宗教价值、激励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这些非经济价值表面上对人类福祉没有直接的贡献,但潜在价值不容忽视。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产品,既具有使用价值,同时也具有非使用价值[5]22。也就是说,即便人们永远不会使用某种资源,但其价值却始终存在可见,由于生态产品的价值具有多维性,我们很难对生态产品进行价值评估。
(二)生态产品的价值
新时代坚持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时代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进步、社会和谐,又要保障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因此,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绿色发展,重视生态产品的多维价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产品的物质形态是有形的,可以辨识、测量和价值评估,但其背后折射的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无形的,不易辨识,往往被忽略。生态产品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写照,反映出人对自然的尊重和自然界对人类的支持。认可生态产品的价值,就是坚持绿色发展,反之则是违背自然,破坏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生产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要的是要深刻认识生态产品的价值。
三、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一)明确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方法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前提,是要对其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当前,实践中已形成以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法为主的三类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产权明确的生态产品,可通过市场交易确定价格,宜采用直接市场法定价,以核算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空间范围较大且区域不连续的生态产品,宜采用替代市场法估算价值,即先核算某一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再将该估算结果运用到其他类似区域或基本相同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中。意愿调查法则是通过对居民使用生态产品的支付意愿和支付强度进行调查和摸底,进而为生态产品的价值测量和估算提供依据。
(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提出的重要任务。一是要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发统一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系统,对森林、山川、荒地、滩涂等进行普查和登记,明确各类自然资源产权主体的权利,探索全民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体所有权相结合的自然资源体系,对于部分自然资源要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使用权的出让、出租、担保、入股等权能。二是要培育生态产品市场,丰富生态产品市场主体,加强政府和市场的衔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产品市场,实施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支撑生态产品市场交易的绿色金融体系。三是要建立生态资本运营机制,实现生态资源的市场化经营、资本化运作。生态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列的重要的资本形态,要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必须重视生态资源利用和开发,建立健全生态资本运营机制,保障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四是要建立健全生态资本价格的形成机制。生态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生态产品的供给与消费,而生态产品的供给与消费进一步决定生态资本的价格。通过生态产品市场交换,生态资本价值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再将获得的部分生态收益以资金、技术或物质的形态投入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增加生态资本的存量。
(三)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就是要使生态产品的外部性通过一定的途径达到内部化。目前,生态产品的价值主要通过“两只手”来实现:一是政府“有形的手”,二是市场“无形的手”。政府采取的途径主要包括政府的生态建设财政支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三种形式。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流域保护区,政府应通过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的途径进行生态支付,以补偿这些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生产生态产品并放弃发展工业的损失;对于重点生态区内的生态资源,政府可通过赎买的方式达到禁止开发的目的,从而将这些资源转变为公共生态产品,由此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对于生态脆弱区的修复和保护,政府可以合同形式外包给私营企业,由后者负责生态建设,供给某方面的生态产品,政府负责监管,并向承包企业支付费用。市场途径是要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以实现生态产品外部性的内部化[6]174。比如,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此外,鼓励并支持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环保的市场消费品,也可间接地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
[1] 孙庆刚,郭菊娥,安尼瓦尔 · 阿木提.生态产品供求机理一般性分析:兼论生态涵养区“富绿”同步的路径[J].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2015(3):19―25.
[2] KUMAR P.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Synthesis[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2005.
[3] 杨庆育.必须重视绿色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J].红旗文稿,2016(5):28―29.
[4] COSTANZA R.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和自然资源之价值[J].许国平,编译.世界科学,1997(7):2―5.
[5] 邓远建,张陈蕊,袁浩.生态资本运营机制:基于绿色发展的分析[J].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2012(4):19―24.
[6] 张英,成杰民,王晓凤,等.生态产品市场化实现路径及二元价格体系[J].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2016(3):171―176.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New Era
LIU Yaofei1, 2, SHENJIE1
(1.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2.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Ecological products conform to people's pursuit of good life with high quality in the new era. They can guarantee people's healthy life,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resolve the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eir connotation includes the material in the production field and the service in the field of spiritual culture.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e externalities, closely human well-being related and multidimensional valu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s not only a manifestation of respect for Nature, but also a prerequisite for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To establish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method of accounting for the value, establish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and explore the way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ecological products;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value
2018-09-1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SJB2106)
刘尧飞(1982―),男,江苏邳州人,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沈杰(1964―),男,江苏东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F062.2
A
1006–5261(2019)01–0077–04
〔责任编辑 赵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