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某县羊群布鲁菌氏病横断面调查及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2019-07-13刘礼杰冉晓龙李靖宁王新卫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7期
关键词:布病公羊存栏

刘礼杰,盛 敏,李 蛟,冉晓龙,李靖宁,王新卫

(1.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2.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71000;3.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 750000)

布鲁菌氏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传染源是发病及带菌的牛、羊等家畜。布鲁氏菌主要侵害感染动物的生殖系统,导致怀孕母畜胎膜发炎,引起不孕、流产、产死胎等,从而降低家畜的繁殖成活率,使产肉和产奶量下降,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1]。该病还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人可通过接触病畜流产物等而感染,导致感染者出现骨关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的损害[2]。而家畜,特别是牛、羊、猪等,是导致人患病的主要传染源。国内布病总体上表现为以羊种布鲁氏菌为主的混合感染,但随着时间和地域的改变,其流行特点也有所变化[3-4]。为此,本研究以河南省某县所有养羊场和散养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学检测,掌握该县羊群布病感染状况,找出布病感染阳性场,通过问卷调查,探寻该县羊养殖场布病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为羊布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也为人布病防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5],通过抽样采样、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该县羊布病的场群血清流行率及相关风险因素。

1.1.1 研究区域和群体 据2016年底调查数据,该县共有323个养羊场和散养村,存栏羊18 500只,其中养殖场(存栏≥30只)54个,存栏10 307只,占总存栏的 55.71%。目标群是全县所有羊养殖场和散养村,以场(群)为研究单元,即以1个养殖场的所有羊或1个村的散养羊为1个研究单元。该县各乡镇羊养殖情况见表1。

表1 某县不同乡镇的羊养殖情况

1.1.2 病例定义 对该县羊养殖场和散养村采集的羊血清样本,经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和试管凝集试验确诊为阳性的羊定义为阳性羊;至少有1只阳性羊的养殖场(群)定义为阳性场(群),未检测到阳性羊的场(群)为阴性场(群)。

1.1.3 实验室检测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垂直联合试验方法。据相关资料[6],所用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80%;试管凝集试验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0%;垂直联合试验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98%。依据文献[5]所述方法,计算真实流行率和置信区间。

1.1.4 抽样策略 采用分层两阶段随机抽样,即养殖场和散养村分层抽样。第1阶段:在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养殖场和散养村,按估计流行率方法抽取[7],采用WinEpi软件,按照95%的置信水平,50%的预期群流行率和5%的可接受误差抽样,计算出从全县269个村中,需抽取159个村;采取随机抽样方式确定最终采样村,全县54个养殖场全部抽取。第2阶段:在所抽取的场群内,按发现疫病方法进行随机抽样,以95%的置信水平、15%的预期流行率,计算出每个场群内需抽取20只羊(少于20只的全抽);以基于风险的方式采样,优先抽取种公羊、有流产史的母羊、年龄超过6个月的羊以及从外地新引进的羊。

1.1.5 调查问卷设计 依据生产实际,从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等方面,设计“羊群布鲁菌病感染风险因素调查表”,在采样的同时开展问卷调查。

1.2 数据统计

对血清学检测结果和调查数据,用Excel进行汇总和描述性分析,用IBM SPSS 22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保留P<0.2的风险因素,然后对保留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模型;对建立的Logistic模型制作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拟合度。

2 结果

2.1 血清流行率

2.1.1 总体情况 共采集159个散养村、54个养殖场的3 528份血清样品。经实验室检测,检出26个阳性散养村、12个阳性养殖场,散养村表观群体流行率为16.35%,真实群流行率为18.17%(95%CI:12.14%~24.20%),养殖场表观群体流行率为22.22%,真实群流行率为25.60%(95%CI:13.87%~37.33%)。

2.1.2 不同乡镇情况 不同乡镇的群体流行率差别很大,在0~33.63%之间不等(表2),其中4个乡镇的群体真实血清流行率在20%以下。

2.2 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针对12个阳性养殖场、38个阴性养殖场,发放调查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有效率为92.59%。对调查问卷涉及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二分类变量转换并进行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针对问卷中的12个可能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到2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P<0.05),分别是“羊贩随意进出养殖场”和“共用种公羊”(表3)。

2.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针对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ROC曲线见图 1,曲线下面积为0.809(95%CI:0.670~0.949)。

表2 某县不同乡镇散养村羊群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该县散养村的羊布病表观群体流行率为16.35%,真实群流行率为18.17%,养殖场的表观群体流行率为22.22%,真实群流行率为25.60%。26个阳性场(村)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各乡镇的流行率差别较大。本研究以羊群内个体预期流行率15%计算抽样量,可能对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实际上,每个养羊场户的群内流行率也不同,若使用同一预期流行率计算个体抽样量,可能导致

场村内个体流行率低于15%的养羊场户难以被发现,从而出现假阴性群的情况。羊种布鲁氏菌致病力强、群内传播速度快,因此对阴性场户的鉴别影响不大。本研究优先抽取风险动物群体,且阳性场群定义为至少有1只羊经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垂直试验检测为阳性,这样可以降低假阴性群出现的概率,减少低特异性对阳性场户判断的影响。

表3 羊养殖场布病传播风险因素单变量分析

表4 某县布病传播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图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

风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栏量、是否有技术人员和近1年来是否有流产、羊贩随意进出养殖场、共用种公羊等”是可能的风险因素,但仅有“羊贩随意进出养殖场、共用种公羊”2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其为该地羊患布病的高风险因子。Logistic 回归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两因素的高风险性。但也应该看到,本调查依据横断面问卷和现场调查获得的信息,结合采样获得的血清学结果,设计了病例对照研究,以此来进行羊群或者羊只感染布病的风险因素分析研究。此研究中,因为血清学检测方法自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客观不足的问题,而且采用的抽样方法尽管经过严密设计,但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受到养殖户不接受和不配合等因素影响,因而不能排除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场户的可能。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少部分调查者不愿意参与答题,导致调查没有回应,使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尤其对“是否共用种公羊、羊羔出生地是否清洗和消毒、公羊来源”等敏感问题。此外,由于问卷调查中的小规模饲养场户居多,饲养管理情况比较相似,因而导致“发病羊是否隔离、是否有专用产房”等因素在分析中差异不显著。

此外,研究中把存栏量≥30只定义为羊养殖场,但仅依靠存栏量来划分,而不依据生物安全水平、养殖场建设等其他情况来取舍,这会导致一定的选择偏倚。但该调查结果能基本反映该县的羊布病实际流行情况,当然也需要进一步的队列研究。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该县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羊贩随意进出养殖场、共用种公羊”是该县羊养殖场感染布病高危风险因素。研究提示,该县需要加强布病防控,提高养羊场户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散养村内种公羊的监测与净化,及时淘汰阳性羊。

猜你喜欢

布病公羊存栏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