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合并骨盆转移癌致骨盆骨折损伤程度鉴定1例
2019-07-12王志军赵玉荣申山山
王志军,赵玉荣,申山山
(1.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北京 100192;2.保定市公安局莲池分局,河北 保定 071000)
1 案 例
1.1 简要案情
董某,男,65岁,某日持拐杖自西向东行走时,一辆小型轿车自西向东倒车,轿车后部与拐杖接触,造成董某倒地受伤,肇事者事后驾车离开现场。
1.2 病史摘要
2016年9月5日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住院病历摘录:董某因“外伤后右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h余”入院。既往史:既往肾癌病史并发现骨盆转移,1个月前手术切除左侧肾脏,给予靶向治疗。查体:体温36.3℃,心率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10.4kPa(120/78mmHg)。左腹部可见手术瘢痕,右髋部可见少量瘀斑,右侧髋部压痛、叩痛阳性。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右下肢轴向叩痛阳性。X线片示:右侧髂骨骨折,右侧髋臼骨折,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右侧骶骨、髂骨、髋臼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诊断:骨盆骨折,重度骨质疏松症,肾癌骨转移,肾癌,重度贫血。治疗经过:患者骨盆肾癌骨转移,骨盆骨折诊断明确,有手术适应证,但患者系老年男性,全身营养状况及肺功能较差,手术风险较大,入院后给予对症保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1.3 法医学检验
伤后3个月行法医学检验。骨盆外观无明显畸形,骨盆挤压分离试验未查,右髋关节活动较左侧稍受限。双下肢等长,肌力、肌张力可。
受伤当日X线片示:右侧骨盆内翻畸形,右侧骶、髂部巨大软组织密度灶,右侧髂骨、骶骨及髋臼骨质溶骨性破坏,右侧骶髂关节及右骨盆环结构溶骨性破坏,右侧髂骨、髋臼骨质不连续,骨折线与骨质破坏区相连;右耻骨上、下支骨质不连续,断端明显移位(图1)。
图1 受伤当日骨盆正位X线片
1.4 鉴定意见
被鉴定人董某在原有骨盆肿瘤骨质破坏基础上,由本次事故轻微外力作用致骨盆多发骨折。参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4.3.3条之规定,本次事故所受外力为导致其骨盆多发骨折的次要原因,不宜据此援引《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评定损伤程度。
2 讨 论
道路交通事故是导致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最常见的外伤原因[1]。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包括旋转不稳定型(B型)和旋转与垂直不稳定型(C型)。B型骨折的旋转稳定性遭受破坏,但垂直方向并无移位,仅发生了旋转不稳定,根据损伤机制不同分为B1分离型骨折、B2骨盆侧方压缩骨折和B3骨盆受侧方压缩使对侧发生骨折。C型骨盆骨折既发生旋转移位,又发生垂直移位,C型骨折分为C1单侧骶髂关节脱位和C2双侧骶髂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并有髋臼骨折[2]。被鉴定人董某右侧骨盆内翻畸形,右侧髂骨、髋臼及耻骨上、下支骨折符合B2骨盆侧方压缩骨折;因合并髋臼骨折,具有行内固定术治疗指征。
X线检查是诊断骨肿瘤的重要手段,来自肾癌的转移性骨肿瘤常表现为溶骨性改变[3]。本案中被鉴定人董某发生交通事故前已出现肾癌骨盆转移,并造成右侧骶骨、髂骨、髋臼骨质溶骨性破坏及右侧骶髂关节、右侧骨盆环结构溶骨性破坏。骨盆几何形状不规则,解剖结构复杂。当骨盆受到侧方作用力时,应力沿髋臼向骶髂关节及耻骨上、下支传导[4]。被鉴定人董某倒地时右髋部着地,骨盆右侧受到外力作用,作用力经髋臼向右骶髂关节传导,因右侧髋臼、骨盆环及骶髂关节结构已发生溶骨性破坏,容易引发右侧髋臼及右侧髂骨骨折;因右侧髂骨骨折,作用力经髋臼向右骶髂关节传导受阻,更多作用力沿髋臼向右耻骨上、下支传导,致被鉴定人董某右耻骨上、下支较正常骨盆结构者更易发生骨折。被鉴定人董某骨盆X线片示右侧髂骨、髋臼及耻骨上、下支多发骨折伴移位,但右股骨头骨质结构未见异常,结合被鉴定人拐杖被接触倒地受伤过程,可知其所受外力作用轻微。综合分析认为,被鉴定人董某右侧髂骨、髋臼及耻骨上、下支骨折符合在原有骨盆肿瘤骨质破坏基础上,由本次事故轻微外力作用所致,本次事故为导致其骨盆多发骨折的次要原因。
骨盆骨折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较为常见,司法鉴定人在分析骨盆骨折分型及其损伤机制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伤前身体状况、损伤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其他可能参与骨折形成的因素。若存在多种因素参与骨折形成,则应综合分析各因素在骨折形成中的参与程度,并给出正确鉴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