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损伤致伤方式分析1例
2019-07-12李怀何辉
李怀,何辉
(上栗县公安局,江西 上栗 337000)
1 案 例
1.1 简要案情
白某,男,55岁。自称某日因纠纷被曾某用拳头打伤头面部,致左下中切牙、侧切牙脱位,予以拔除治疗。曾某则称因白某咬其右手无名指,挣脱所致牙损伤。因无目击证人,办案单位委托对白某牙损伤致伤方式进行法医学鉴定。
1.2 病史摘要
主诉:左下前牙外伤半天。检查:左下中切牙、侧切牙唇向脱位,松动Ⅲ度,牙龈处撕裂,无活动性出血。损伤当天口腔曲面全景片(图1)示左下中切牙、侧切牙脱位。行左下中切牙、侧切牙拔除+后期修复治疗。
图1 损伤当天口腔曲面全景片
1.3 法医学检验
白某步行入室,神志清楚,检查合作。左侧眶部红肿明显,左下中切牙、侧切牙缺失,牙龈红肿,牙槽窝可见凝血块,嘴唇未见明显肿胀,下唇右侧黏膜可见1.0cm×0.7cm出血。
阅损伤当天口腔曲面全景片示左下中切牙、侧切牙脱位,牙槽窝内空虚,牙槽骨未见骨折及缺损。
1.4 鉴定意见
根据本案案情、病历资料及法医学检验,分析认为:白某左下中切牙、侧切牙唇向错位脱落,符合白某咬住曾某右手无名指,因曾某疼痛挣脱所致。
2 讨 论
白某外伤致左下中切牙、侧切牙唇向脱位,松动Ⅲ度,牙龈处撕裂,口腔曲面全景片示左下中切牙、侧切牙唇向脱位,牙槽窝内空虚,治疗予以拔除治疗,符合临床拔牙指征。法医学检验未见明显牙周疾病,口腔曲面全景片未见有牙槽骨吸收等明显疾病性改变。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2.4 q)条之规定,其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鉴于案情不明,故白某牙损伤致伤方式应为本案定性的关键。
牙脱位是指牙齿在遭受外力后部分或全部脱出牙槽窝,正常咬鸦合关系是上切牙覆盖下切牙,并存在正常的覆颌、覆盖,这就使得在正常咬鸦合状态下上切牙较下切牙显露更多,直接暴力作用一般以上切牙损伤多见,常为多个牙齿同时受伤,伤齿向内侧倾斜,并伴有相应部位口唇黏膜明显损伤、牙龈撕裂、牙槽突骨折等,而撕咬他人时等所致的牙齿损伤一般不伴有口唇黏膜损伤,且伤齿向颊(唇)侧倾斜[1]。本案白某左下中切牙、侧切牙唇向脱位,松动Ⅲ度,牙龈处撕裂,嘴唇未见明显肿胀。经对曾某进行检验,其右手无名指中节及末节背侧见有血痂,表皮有指向末节的撕脱伤,无名指中节腹侧有肿胀。综合法医学检验及文献理论分析,认为本案符合白某咬住曾某右手无名指,因曾某疼痛挣脱致白某左下中切牙、侧切牙唇向脱位。
本例系攻击他人时造成自身损伤,笔者认为不宜对其损伤程度作评定,鉴定时务必详细掌握相关病历资料及案情,根据损伤特点分析其受伤机制,避免草率地出具鉴定意见,为办案、处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