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研究

2019-07-12仝泉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权责会计工作会计核算

仝泉平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完善了财政管理体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而言,原来的收付实现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要求,因此,必须在会计工作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以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更好地适应我国会计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确认的发展

一是完全的收付实现制。截至20世纪80年代,各国政府都采用收付实现制开展会计工作。此后,随着各国政府不断创新改革,会计体制逐步完善,在会计工作中完全应用收付实现制的国家不断减少。

二是修正的收付实现制。这种会计工作模式是由完全的收付实现制转变而来的一种变通模式,也就是说,各国首先从最不适用收付实现制的业务开始,限制性和部分性地采用权责发生制。例如,西欧的丹麦、波兰以及法国等一些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

三是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从会计记录的信息内容可以看出,权责发生制更能直观体现政府决策,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体现出政府单位对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前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采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四是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这种会计工作模式是针对特殊经济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一般性的会计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例如:冰岛、意大利等国家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二、收付实现制存在的不足

1.财务报表信息方面

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报表存在天然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报表设计的出发点就有问题。1998年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五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是体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情况及预算执行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收入支出总表、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报表说明书和附表等内容。其中并未规定用来反映单位资产存量情况和债权债务情况的报表。其次,单表信息存在局限性。1998年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五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是体现某一特定日期行政单位财务情况的报表,具体的表单项目是根据会计要素类别进行列示的。所以,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中,对于资产耗费和债权债务事项并未要求进行日常核算,这就导致资产负债表很难全面体现行政单位目前的收入费用配比和财务状况。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体制下,财务报告不能全面体现行政单位的整体经济活动。

2.现金流管理方面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一直都是沿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确认方式,收付实现制的管理出发点是现金流管理。假如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筹资活动少且经济活动简单,那么现金流基本与经济情况一致,根据现金流体现事业单位的财务成果和经济状况就比较准确,具有可信性。但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事项较多、较复杂且具有迟延性,那么仅仅依靠现金流管理就无法准确全面地体现事业单位存在的风险和面临的责任。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经济活动非常复杂,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体现整个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全貌。

3.财务管理侧重点方面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更加侧重于对资金的管控,而轻视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效率和资产负债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对建设项目的绩效监管缺失,进而造成单位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进而达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建议

1.采用修正权责发生制

与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相比较,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更适合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在体现负债和资产情况时面临的难度较高,包括不确认的费用、非财务资产确认后的费用、不确认的养老金负债等。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对这些负债和资产的确认存在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投入很大成本,但是对行政部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财政预算水平比较有限,无法直接采用权责发生制,而需使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这样既能避免上述资产核算难题带来的影响,又能够对财务进行相对准确的核算。

2.将基本建设纳入核算范围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财政部门的基本建设投资,二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自筹社会资金。在核算基本建设项目时,行政事业单位只能体现财政性投资的资金部分,不能体现单位自筹资金部分,需要结转自筹基本建设资金到“暂存款”或“账户”,导致基本建设成本投资和实际支出不一致,严重影响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把基本建设纳入核算范围,全面反映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3.提升整体预算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存在不核算成本费用和无偿使用资金的观念,效益管理理念不强。在预算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不讲实际效益、不节俭、高投入低回报等现象,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改革会计预算体制,大力推行权责发生制,让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政府、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实现会计信息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4.加强人员教育培训

财务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是看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财务知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树立财务质量管理意识,特别是要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警惕性,不断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水平。

5.提升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及准确性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服务、产品不断发展,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因此事业单位要逐步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全面调整发展内容和方向。事业单位应改变以往采用的整套财务会计报表制度,及时改变发展策略,实行实时定期报表制度,更好地提升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对财务信息的披露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利用科学方式来研究和分析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信息。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引入权责发生制,以不断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权责会计工作会计核算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的通知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安顺出台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办法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