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防范合同中的税务风险

2019-07-12李志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经济合同合作方税务机关

李志芳

合同是交易双方对未来事项的事先约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全面维护自身的利益,约束双方行为,就需要签订相应的经济合同。企业签订经济合同时,首先要从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入手,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同时合同在税收上作为一种证据,体现了整个经济业务的过程,同一笔经济业务,具体如何操作,款项如何收讫等都可能直接影响税负的高低。所有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对财税上的细节进行推敲,只有如此,才能够在经济合同中签订有效的税务条款,从而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

一、对于经济合同的含义、特点论述

合同特别重要,它是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进行设立以及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一项协议,对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当事人员来讲,在签订或者是落实合同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规定要求实施。在经济合同中,明确规定交易双方需要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上来履行自身的职责。签订合同的时候,不但要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探究,同时还必须考虑税务风险等多项因素,这两点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的获取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对企业信誉度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加以重视,规范签订。

二、对于合同中税务风险问题的分析

合同既是交易商品的一项载体,同时也是确定双方责任的一项基本文件。当前合同是税务机关检查税务的主要标准。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详细探究了合同签订期间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

1.合同主体的涉税风险

合同主体的涉税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是否符合“三流一致”,即合同的甲乙双方是否与开票方和购货方一致,是否与收款方和付款付一致,若不一致就有可能存在虚开发票的涉税风险;与个人或境外企业等签订合同时,必须先确认是否要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实际的税款由企业承担还是个人承担,约定的价款是含税的还是不含税的,避免全额付清货款后,税务机关以扣缴义务人为由要求公司代付税款;对合作方进行详细调查,比如合作方是否出现过被税务机关警告的现象。同样开票方不清缴发票上的税款,收票方就无法进行抵扣,在上述现状下,会使企业存在着税务风险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税务风险出现的概率。

2.合同业务引起的涉税风险问题

经济业务签订的条款引起的税务风险,比如买一赠一和捆绑销售,销售的商品和收到的价款都相同,但是买一赠一赠送的商品必须视同销售按照原值计征增值税,而捆绑销售只要在合同中明确,并约定每样捆绑销售货物的价格就可以按实际售价计税,实际税负低于买一赠一。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贷款合同利率需需不高于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的利率,所以在借款合同中,需要对借款额度和利率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关联企业进行借款的时候,还需要关注债资比,否则都会增加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的概率。租赁合同中如存在不动产及内部设备等动产一同出租的,必须把不动产和动产的租金分别在合同中注明,否则兼营行为中,金额没有分别核算,则存在从高征收的税务风险。由此可见,合同中对于业务的约定、表述、履行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负及税务风险。

3.价款或报酬的涉税风险

合同价格是否含税直接涉及到标的的价值,决定了企业应当获取的利润,因此在制定相关价格的时候,企业需要了解到价格中有没有包含税。同时合同中对于价款的结算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税款的征收时间,若合同约定以预收款方式进行销售的,则纳税时间为发出货物当天,若没有约定则默认为直接收款方式销售,收到合同价款就要纳税。此外对方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这些都是需要明确表明的。

4.发票的类型以及税率涉税风险

当企业实施经济活动时,需要全面掌握到经济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比如企业开展的经济活动是混合销售还是兼营行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涉及到的税率也是不同的,企业必须严格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开具或索要不同税率的发票,并在合同中明确表明开具的是属于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合同签订前还必须明确对方是增值税普通纳税人还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取得发票的税率,从而影响企业的税负。

三、有效预防合同中税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1.增强税务风险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人员自身必须树立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加大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力度,在明确税务筹划,增强其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基础上来实施工作,企业各个部门之间需求加大合作力度,全面控制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税务风险评价制度,全面分析产生税务风险的实质性原因,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策略加以预防,从而应对存在的税务风险问题。

2.确定合同中的具体条款

合同对于合作双方都能够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因此双方都需要严格遵循合同中的规定来开展相关的工作。当制定合同条款的时候,要确保准确性和清晰性,以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产生合同纠纷现象。

3.加大对合同签订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

当前企业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合同内控管理体系,从合同签订前期阶段的资格审核、相关内容以及文本入手,企业需要全面性的分析合同标中的合作商以及价格,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合作方,还必须严格审核合作方税务的资质,在降低税务风险的基础上来选取合作方。

4.做好和税务机关的沟通工作

企业需要加强和税务机关的沟通力度,积极听取税务机关提出的建议。特别是签订重要合同的时候,企业对于税法规定要求的了解和税务机关要保持一致性,确保在守法的基础上来落实经济合同,这样能够减少税务风险的出现。

5.对税务发票进行严格监督

企业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让合作的销售企业为其开具相应的发票,并且在合同中制定规范的要求,主要包含发票开具的时间点、发票开具后取得时限的界定,发票类型、税率等。同时要在合同中应当标明违反上述约定需要承担的责任。

6.培养优秀的税务人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企业财务人员存在着税务知识方面的欠缺。当企业签订合同的时候,假设没有引进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的人员,那么就无法从合同业务中收集税务知识,确定标准的价格。再者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很难全面的认识到合同中税务的具体实施现状,并且也没有办法找寻出各项税务风险解决办法,所以做好财务人员的税务知识培养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四、结语

以上所述,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税务风险意识,制定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定期对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和税务机关的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识别出合同中的各种涉税风险,从而规避各项风险。

猜你喜欢

经济合同合作方税务机关
建筑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成长相册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正视居间合作方风险
信息化背景下税务机关获取自然人涉税信息范围的边界
关于如何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思考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
生鲜品销售网络合作方优选方法研究
税务机关舆论引导的策略
基于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