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学生社团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2019-07-12山东艺术学院25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团成员政治

(山东艺术学院 250000)

一、大学生社团的内涵

大学生社团(以下简称“社团”)是在校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和责任感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1

由大学生社团的内涵可以出发,自由性和自主性是社团所具有的两大特性。大学生可以从社团的特性出发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社团,或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组织特色社团,进而体现大学生自由组建社团的权利。社团成员通过相近的追求以及成员的特长和专业特色组建的大学生社团,大学生参与社团是以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为目的的,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目的基本是为了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实现自己的追求或是实践专业技能,取得各个学生群体的认同。这也更好的体现了大学生社团彰显大学生精神面貌,发挥社团教育引导作用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社团是为实现大学生的追求,彰显大学生的个性,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其尊重和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是大学生社团组织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大学生社团的现实问题

大学生社团在发展学生的特长、建设校园文化、维护和建立良好学风,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社团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可小觑的问题。

第一,缺乏坚定的思想理论引领。一方面,大学生社团的运行是为追求部分大学生群体的共同追求,导致了大学生社团缺乏较为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社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所依照的原则一般是社团内部成员约定俗成的规则和纪律,这也体现了社团组织的松散性特点,致使社团对成员的约束力下降,难以发挥社团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的作用。

另一方面,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组织,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由于大学生社团组织的松散性和纪律的随意性,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对社团成员的教育和引导作用。部分社团虽采取集体观看政治理论题材视频,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但是普遍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的弊病,不能够对成员进行其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致使社团难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难以形成成员相互认同的统一的价值观,致使社团缺乏坚定的价值追求,社团难以长时间维系。

第二,有序合理的高校大学生社团规范机制有待完善。首先,部分高校为满足大学生的追求以及张扬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并以此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导致大学生社团数量逐年上升,成员的素质和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同时与社团相关的申请、审批、报告和备案程序并未得到严格有效的实施。导致了学校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社团及其活动,进而无法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学生社团。其次,社团管理的自主性和随机性较大,学校对社团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指导。有些学生社团沾染了“社会习气”,存在内部乱收会费、经费使用混乱、私刻印章,章程落实不力等问题。2正是由于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缺失,加之各类大学生社团成立的随意性较大,管理涣散,社团的功能和性质相互交叉,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学生社团组织,不利于学校统一的管理,也不利于校际合作。

第三,大学生社团类型结构失衡。一方面,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的,致使大学生社团的建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文化娱乐型社团较多,社团的建立和运行主要是为了满足成员的兴趣和娱乐享受,背离了社团建立的初衷。另一方面,政治理论型和社会服务型社团鲜有建立,即便是已经建立的政治理论型社团也是在学校强制力的作用下建立,并不是学生自愿建立或是自愿参加,导致成员积极性不高,难以开展有效的社团活动。社会服务型社团建立之后活动流于形式,难以切实有效的开展社会服务,发挥其社团的功能和作用,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最终导致社团吸引力下降,难以吸纳新的成员,社团难以维系。

第四,大学生社团商业化严重,难以体现专业性。大学生社团经费一般依靠学校支持,或是成员会费收入,造成了社团部分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由于经费紧张,诸多大学生社团努力寻找外部经费支持,有些大学生社团成立专门的外联部负责与外部企业接洽赞助和合作事项。由于商业经费的注入,社团活动较多的带有商业色彩,活动多是为企业进行产品宣传和推介,社团活动以完成和企业的合同为目的,而社团本应具有的功能和目的退居其次。随着大学生社团日益商业化,社团商业性质已经掩盖了其发展大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功能,而且社团活动将商业活动带入了校园,使校园充斥商业气息。

三、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载体,以及高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社团应该有正确和坚实的集体价值观,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建立和培育有效的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保证大学生社团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对大学生社团的思想引领。首先,大学生社团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进行政治思想宣传的创新组织形式。大学生社团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身,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建设理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积极的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强化社团的思想引领作用。其次,大学生社团应该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社团活动中宣传政治思想理论,进而加强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建立大学生社团的共青团支部,加强组织引导,定期召开社团内部的团课,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引导社团成员主动学习政治理论思想,进而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建立健全大学生社团的申请、审核、组建程序,努力提高社团质量。首先,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才是大学生社团功能的主要体现。建立和发展大学生社团要避免“完成指标”式社团,将社团真正打造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阵地,提高大学生社团的质量,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团的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大学生社团的量化评价体系,随时监控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及时整改和淘汰评分较低的社团。其次,强化大学生社团与专业的契合度,提高社团的专业化水准。鼓励并支持专业特色社团的建立和发展,促进社团与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有机结合,利用专业创新社团活动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团的专业化水准,利用专业特色强化本社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应当注意结合学校传统和专业特点,本着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发展大学生社团,提高大学生社团的内涵,让大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学校课外专业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阵地。

第三,合理控制大学生社团的规模,提高对大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首先,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社团审批、监督、考核机制,从源头上规范大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发展,控制大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严格限制学生同时参加社团的数量,规范学生申请参见社团的规范性,杜绝学生的多重社团身份,进而控制大学生社团的规模和数量。3并且,以此提高大学生社团成员的素质和质量,让社团真正发挥促进大学生发挥特长和兴趣爱好的作用,让真正具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大学生社团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持,高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高校设立大学生社团基金,建立并强化社团竞争机制,进而促进大学生社团的发展,通过大学生社团基金为社团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以此基金为基础建立社团的竞争机制,促进社团的专业化发展。规定大学生社团获取商业资助的限额,并强化商业资助的审核,扎紧大学生社团发展的资金口,进而保证大学生社团的专业性,避免社团过多的商业化色彩,促进大学生社团健康、有序、专业化的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2016-01-13]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601/t20160113_227746.html

2.余洪.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16(06):66-67.

3.朱坤倩.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6):125-129.

猜你喜欢

社团成员政治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