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小岗村红色旅游心理感知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07-12贵州大学550025

大众文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岗村红色旅游全域

(贵州大学 550025)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推广小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同我国的改革同步。

一、小岗村改革回顾

1978 年以前的小岗村村民温饱问题严重,生活水平较低且收入极少,属于极其贫困的状况,是凤阳县有名的“三靠村”,即“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自小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村民收入状况逐步好转,人均纯收入在曲折中逐步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的总特征,呈现低起步快发展的增长趋势。通过征询专家意见、查阅相关资料并参考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村民的年收入增长去趋势,把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低水平快速增长阶段(1978—1980)

这一阶段由于小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小岗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小岗村经济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1978—1980年小岗村民收入仍然较少,收入的增长属于低水平快速增长。

2.发展停滞阶段(1981—1992)

由于农业经营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加上农业政策和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农业为小岗村民带来的收入较第一阶段相对减弱,这也加快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虽然部分小岗村民外出打工收入增加,但增幅明显低于第一阶段。同时,由于这一阶段我国对经济秩序、经济环境进行的治理整顿使小岗村民收入增幅趋缓,农民收入停滞。

3.高速增长阶段(1993—2003)

这一时期,小岗村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收入构成日益呈多元化趋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随着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小岗村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大批剩余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非农收入明显增加,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随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连续两次提高,小岗村民的收入又重新恢复高速增长阶段。“八五”计划在1995年胜利完成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4.跨越式发展阶段(2004—今)

2004年至今,小岗村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在该阶段,小岗村民开始调整结构、转变思想、以工促农实现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阶段。从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主席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五个统筹”中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首要原则的提出,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岗村经济发展步入跨越式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沈浩干部到来之后,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然后是以“大包干”纪念馆为依托带动小岗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二、小岗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如今的小岗村已成为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沈浩精神起源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干部培训教育基地。近年来,小岗村严格执行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重点完善了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及旅游道路等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在凤阳县政府的支持线不断加大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使旅游产品的形式多样化、功能齐全化、旅游吸引力多类别化。同时,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和大包干纪念馆在近年来也就行了扩建,规划建设并举办了以葡萄采摘节为代表的金小岗农科产业园。2018年小岗村接待外来游客80余万人次,进一步促进小岗村打造一条集行、游、住、食、购、娱、乐、学等多要素于一体完整的红色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加快体验式小岗旅游产品开发、提升小岗红色旅游产品知名度。

三、游客对小岗村旅游的心理感知调查分析

为了解游客心理感知,2018年8月笔者对475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游览次数及停留时间

首次来旅游的游客比例为47.5%,第2次、第3次及4次以上的游客分别占31.7%、12.5%和8.3%。前来旅游的大部分游客停留时间较短。当天返回的游客占54.6%,逗留2天和超过两天的游客分别占33.1%和12.3%。

2.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及印象

占比25.7%的游客认为小岗村旅游吸引力非常大,53.2%认为吸引力一般,认为较小和很小的比例分别为16.5%和4.6%,这说明除部分特色旅游吸引物外,大部分景点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认为较好、一般和较差的游客占比分别为61.5%、26.7%和11.8%。

3.游客反映的问题

在这次调研中,有33.1%的游客认为景点无特色,25.3%认为景区的卫生条件差、20.8%认为交通不便、17%认为门票太贵、3.8%认为住宿困难且旅游商品无特色等突出问题。同时,不少游客在调研中反映小岗村的旅游产品单一。

四、全域旅游背景下小岗村旅游产品定位及开发策略

1.全域旅游背景下小岗村旅游产品定位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及全局旅游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小岗村的红色“大包干”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及比较优势和特色,小岗村在进行旅游产品定位时应以红色旅游景点为主线,在充分挖掘小岗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特色体验式旅游产品,通过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与共鸣度来延长停留时间,促进旅游景点周边住、食、购、娱、乐、学等多要素于一体完整的红色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将小岗红色观光旅游与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实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发展格局。将小岗村的旅游产品定位在以小岗红色旅游文化为灵魂、以优质生态环境体验为依托和以自发参与体验为特色的模式上开发。

2.全域旅游背景下小岗村旅游开发策略

(1)开发观光旅游产品。以全域旅游为视角,开发农业灌溉工程观光旅游产品和自然生态型观光产品。在当今乡村旅游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深度开发小岗村的农业灌溉工程体系,不仅可以将农家乐与农业灌溉观光进行整体开发,同时可以极大的吸引游客;利用小岗村的生态优势,在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开通小岗生态环装自驾旅游线路,并开如发越野卡丁车、观光游船、特色主题公园、公园漫步旅游等自然生态型观光产品。

(2)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开发水上休闲度假产品和野营度假型产品。美化小岗村沿河景色,开辟沿河步游道,丰富水上项目同时配置适量的亲水设施,开展水上娱乐健身活动;在水源附近设置独具特色的便携式野营帐篷,同时配套见着如健身步道、吊床等休闲娱乐设施。

五、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个春秋,小岗村已由原来“一穷二白”的讨饭村迈上现代化之路。本文通过调研游客对小岗村旅游的心理感知,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飞速发展级全域旅游背景下制定小岗村旅游产品定位及具体开发策略,提出开发农业灌溉工程观光旅游产品和自然生态型观光产品、开发水上休闲度假产品和野营度假型产品,使原本起步较晚的小岗村旅游业在现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可以规划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并开发特色体验式旅游产品,占领旅游市场的制高点。相信随着小岗村特色多元化体验式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小岗村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业在未来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小岗村红色旅游全域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小岗村“再出发”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