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9-07-12文/张

文物天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寿山寿山石中国美术馆

文/张 琳

南宋 寿山老岭石雕石俑

明 寿山牛角冻石雕山子章

明末清初 寿山芙蓉石雕罗汉洗象纽方章

清早期 寿山玛瑙石雕达摩

清 杨玉璇作 寿山田黄石雕罗汉尊者

清中期 寿山芙蓉石雕“心中佛”

5月9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产于福州北郊寿山的寿山石,质地莹润、色彩斑斓,被誉为“天遗瑰宝”“石中之王”。在闽地传说中,寿山石为上古女娲补天所遗五彩灵石,闽人开采寿山石以之制器的历史长达千年。寿山石雕题材广泛,技法丰繁。因料取材,按材施艺,以色取巧,石艺互映,是其最为鲜明的艺术特色。文人雅士的参与,使得寿山石雕艺术与诗书画印交相融合,丰富发展了寿山石的文化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寿山石文化体系。晚清至民国时期,“东门”“西门”两大艺术流派成为福州石雕界的两面旗帜,前者主攻人物圆雕,后者着意印章纽饰。

民国 寿山田黄石古象纽对章

林文宝 寿山高山石博古对章

王一帆 寿山旗降石君子如意

陈礼忠 寿山老岭石“荷叶枯时沉甸甸”

陈达 寿山荔枝冻石“如幻”

林炳生 寿山旗降石花篮

徐崇良 寿山芙蓉石“江山如此多娇”

清代高兆以《观石录》奠定了寿山石文化学术研究基础。民国以来,更加开阔的当代学术视野与研究材料发展了这一文化体系。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批优秀的文化人积极投向工艺美术行业,系统清理寿山石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逐渐完善了寿山石文化的学科体系。

20世纪90年代,寿山石文化与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八闽大地掀起了寿山石文化热,一时名家辈出,行业繁荣。寿山石雕艺术融合宫廷、文人、民间、学院的艺术雕刻趣味,是福建地域文化一种极富典范的艺术性表现,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气度与精髓的一种传达。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益晶颁发收藏证书

本次“寿山石韵”艺术大展汇集近200件古今寿山石经典之作,齐聚19位寿山石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力作,全景式地展现了八闽大地千年寿山石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外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寿山石艺术展,也是全面梳理寿山石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伟大复兴、展现寿山石当代创新的一项具体行动和重要举措。同时,此次展览作为亚洲文明联展之一,旨在以福建地域文化独特视角与艺术形式语言,向世界呈现亚洲文明精彩一隅的中华传统“印石文化”“石雕文化”,促进亚洲各国文化的共鸣、互鉴与对话,也以此展现出古老鲜明、生生不息的亚洲文化之美。

在展览开幕之前,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寿山石捐赠活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向捐赠的艺术家颁发了收藏证书。

猜你喜欢

寿山寿山石中国美术馆
品读文与画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始祖坟
中国寿山石馆简介
浅述刘寿山验方接骨紫金丹辅助治疗骨质疏松合并Colles骨折经验
寿山石的自动化拖拽抛光研究*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廖德良的寿山石缘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