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博物馆藏“于景科女、张其”款银锭研究

2019-07-12文/邢

文物天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银锭首都博物馆宦官

文/邢 鹏

首都博物馆收藏有一批60余件出土于房山区大韩继村香光寺多宝佛塔内的文物。其中一枚刻“大明万历癸卯年□□□信官弟子于景科女、张其”款银锭(图一)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银锭长12.3、宽6.7、高5.7厘米,重1040.1克。万历癸卯年即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

一、银锭出土情况

文物的入藏记录十分简要,“其来源记录仅限于‘出土于房山县周口公社大韩继生产队多宝佛塔内’”[1],由(时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成员)赵迅、于杰于1967年1月23日接收,未记录出土时间等相关信息[2]。

经查,《北京考古集成》[3]、《北京考古发现与研究(1949-2009)》[4]、《图说房山文物》[5]、《房山历代寺观》[6]等文献资料中都没有相关的考古资料记载,因而其原始考古材料尚已无从得知。这批出土的文物在近五十年的时间内,虽有部分已被出版著录[7]并公开展览,但从整体而言尚未被进行过系统而全面地披露和研究。

二、相关研究

1.银锭入塔的原因与功用

据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顺天府涿州房山县韩吉村香光寺重修缘起碑》[8]记载:

“朝廷恩赐香光园苑为其(姚广孝[9])别业,久为荒废,万历戊戌(二十六年,1598年)御马监太监张公其奉命重修。先是,万历壬辰(二十年,1592年)冬,翊坤宫管事、菩萨戒弟子于景科女尝梦游上界,见寺,题曰:香光佛刹。适皇上使于女传旨于御马监太监张公其:‘遍燕山饭僧’,且嘱所梦寺名当识之。其遍历岩阿郊野,不获此名。姑□之遇五年至丁酉(二十五年,1597年)秋,其又奉命过小西天上方寺等处饭僧。一夕抵韩吉村店宿,行经路北,见破瓦颓垣,古寺基也。询诸乡民,曰:‘此少师园也,夜或见火光、或闻虎鸣,丰草满园,毒蛇交横。乡民畏惮,任其荒芜。’其闻异之,因披寻古迹,获断碑于荒草间。始知大唐宝积禅师所造香光佛刹也。……其既得香光之名,叹未曾有。归报于贵人,以□□□□□□圣恩降金,复为重建”(笔者句读)。

图一 万历癸卯年“于景科女、张其”款银锭(藏品分类号7.857,摄影/柳彤)

此枚银锭出土于塔基中,根据银锭铭文并结合上述碑文内容、以及明万历时期社会上普遍使用白银为货币的情况,可知此银锭应为于景科女、张其两人作为功德主布施给香光寺的“财布施”。

2.银锭的重量

(1)白银货币的计量单位

白银在中国明代时是先将其铸造成锭然后在商品贸易时再切割成小块(图二),以其重量支付相应价款的,因此其是称量货币(即“重量货币”)。其基本货币单位是“两”(衡度单位),与其他单位的换算为:

1斤 =16两,1两 =10钱 =100分=1000厘=10000毫=100000毫。

(2)这枚银锭自身的重量(即价值)

基于货币用途,银锭的顶面常可见其自铭重量信息(图三),如“五十两”“五两”等。此枚银锭铭文中没有重量信息。

据笔者研究[10],明代重量单位“一两”通常折合现37.00-38.99克,但明定陵地宫出土“消灾延寿(一两)”金钱重35.5克。定陵为万历帝陵墓,其时代与本文研究的“于景科女、张其”款银锭时代最为接近,且是重一两的标准器,加之于景科女和张其同为当时宫廷内的宦官和宫女之首领,故以其为参照。因此本文研究的“于景科女、张其”款银锭应折合约29.3两,考虑到刻铭的损耗及古代衡器的误差,认定此银锭应为当时的三十两。

3.人物

(1)张其

御马监太监,可知其为宦官身份。通过其他碑刻、拓片、摩崖等资料(表一)相互印证可略知其身份:其为顺天府永清县龙骨庄(今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龙虎庄乡)人;号“西泉”,因信佛“法名明□”;曾参与复建了香光寺和恩惠寺等。

因各资料在张其的姓名前均无“故”或“先”等字样(这类词汇通常用于亡人姓名或官职前),按明代行文惯例可知其至晚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时仍在世。依目前所见北京地区出土明代宦官墓志所记载,宦官为自己取“别号”者并不鲜见。这也是明代宦官在宫廷内接受正规儒家教育而形成自比文人之思想的具体表现。

张其的职务是“御马监太监”。“御马监”在明代内廷二十四衙门之一,属于“十二监”之一。御马监太监是该机构诸之首领宦官,秩为正四品,有“掌印”、“监督”和“提督”之别[13]。因缺乏对张其具体职位的记载,尚不确定其任何职。

(2)于景科女

于景科女,女性,任“翊坤宫管事”,且是受过“菩萨戒”的佛教信众。“于景科女”这一姓名应是明代众多女性有姓无名的真实情况,是“三从”之首“在家从父”的具体体现:于景科即其父之名。对此,《万历野获篇·卷三·宫女姓名》记载:“本朝宫女命名,最不典雅。如世宗壬寅宫婢逆案,其名俱莲菊兰荷之属。与外间粗婢命名无异。然而出外则不然,只如遣出监公主驸马府者,则聊其父之姓名。如赵甲,则云赵甲女;钱乙则云钱乙女之类是也”[14]。

图二 首都博物馆民俗展厅中展示的被切割后的银锭(上)及银锭碎块(下)(摄影/邢鹏)

于景科女的生平简历不详,但其在世时间还是有线索可寻的:据前述《顺天府涿州房山县韩吉村香光寺重修缘起碑记》可知在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年)已任翊坤宫管事。由此推测其入宫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且应属性格沉稳、办事老练且周全之人,故才会被任命为翊坤宫管事。在邱仲麟《〈宝日堂杂钞〉所载万历朝宫膳底账考释》[15]一文所附录“所属月份应为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正月”的《月膳底账》中,记载有“翊坤宫婆婆于景科女”一句。可知此时其尚在世,且以年岁较大而被称为“婆婆”。然“翊坤宫管事”一职在《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女官”和《万历野获篇·补遗卷一·女官》中都无相关记载。

翊坤宫,北京明清时期紫禁城内后宫之一。万历时是最受宠爱的郑贵妃[16]居所:“今上专宠郑贵妃。……翊坤,则郑妃所处宫也”,“今上眷郑贵妃,几于宪宗之万贵妃矣”[17]。前述碑文中“归报于贵人”中的“贵人”应即指郑贵妃。

4.张其与于景科女之关系

据碑文所载:于景科女是将自己所做之梦借传旨之机告诉了张其,并嘱其寻找所梦之“香光寺”。两人的名字在此银锭上并列出现,由此可见两人关系应非同寻常,即对食(或菜户)关系。

这一点也在《酌中志》中得到了印证:“惟皇贵妃郑娘娘近侍各于善衙门带俸,其宫人有所谓靳大者,失其名,庞保曾答应也。曰:吾赞女者,初宋保答应而后用张朝进答应。(宋)保虑热闹终有散场,苦海回头是岸,于是弃职为僧,常往不返。内臣中摆脱富贵,急流勇退所稀有也。曰:林廷宦女者,马谦曾答应之。曰:于景科女者,张骐所答应也。凡答应者为之置办服饰、食物,即掌家、掌班不可缺者也。凡侍者即汉史所谓对食,今所谓菜户之类,亦私称之曰‘某人是某太弟兄’,尤外之夫妇焉”。[18]

《酌中志》中的“张骐”应即是银锭铭文及碑文中的“张其”。银锭上的刻铭是功德主自己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所制,是其自名。碑文是由与银锭主人同时代之人所撰、所书,应较刘若愚于崇祯二年(1629)至崇祯十四年(1641)所做的《酌中志》更为可靠。故本文仍以制作者自名为准。

以往关于宦官与宫女“对食”关系的研究都是基于文献的记载[19]。而这枚刻“于景科女、张其”款的银锭,首次作为物证证实了这种关系的真实存在。因此其是研究明史与明代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结合二人的身份可知:明代宦官与宫女的“对食”关系应也是存在“门当户对”观念的,与普通民众无异。

三、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对于此枚银锭的认识如下:

首先,此银锭其造型规整,形态完整,可知其应是采用模具铸造的。其经济价值应为三十两。

其次,此银锭出土于佛塔中,可知其为财布施。

表一:关于宦官张其的文献记载

图三∶1 首都博物馆藏明武清侯李伟墓出土“万历拾叁年”款五十两银元宝(重1868.2克,藏品分类号7.888,摄影/柳彤)

图三∶2 首都博物馆藏明大韩继村多宝佛塔出土万历三十一年款五两元宝(重189.2克,藏品分类号7.859,摄影/柳彤)

再次,此银锭的主人是明代宫廷中的宦官和女官,二人应是对食关系。此枚银锭应是研究相关问题中首次发现的重要物证。

(本文得到张彩娟、柳彤两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特此致谢)

[1]张彩娟、闫娟:《首都博物馆馆藏出土文物整理三题》,首都博物馆编《首都博物馆论丛(201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第206页。

[2]据首都博物馆张彩娟女士踏查采访时听村民所讲,该塔当时是被炸开的。

[3]苏天钧主编:《北京考古集成》(全15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其中第7、8、9册为明清时期内容。

[4]宋大川主编:《北京考古发现与研究(1949-2009)》,科学出版社,2009年。

[5]刘亚洲主编、杨亦武编撰、杨伟摄影:《图说房山文物》,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香光寺”条。

[6]范文彦主编:《房山历代寺观》,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年,第166-173页为介绍“护国香光寺”的内容。

[7]《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明青花布袋僧像)、《金银器卷》(银鎏金道教人物像一组)、《佛造像卷(上)》(铜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等。

[8]国家图书馆藏此碑拓片,索取号为“北京9132”“北京9133”。(明)曾朝节撰,(明)包渐林书(楷书),(明)陈良弼篆额。

[9]姚 广 孝(1335-1418年 ), 长 洲(今江苏苏州)人。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后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曾助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祖继位后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北京房山区常乐寺村东有其墓塔,该塔于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邢鹏:《明代衡度单位初探——“一两”有多重》,首都博物馆编《首都博物馆论丛(201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第318-323页。

[11]猫耳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9f8cff0101glza.htm

[12]《北京房山:太湖山冰瀑与华严 寺 》:http://www.360doc.com/conte nt/14/0704/23/13005549_392078638.shtml

[13](清)张廷玉等:《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中“宦官”条记载:“御马监,掌印、监督、提督太监各一员。腾骧四卫营各设监官、掌司、典簿、写字、拿马等员。象房有掌司等员……(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内官监、司、库、局与诸门官,并东宫六局、王府承奉等官职秩。凡内官监十一:曰神宫监,曰尚宝监,曰孝陵神宫监,曰尚膳监,曰尚衣监,曰司设监,曰内官监,曰司礼监,曰御马监,曰印绶监,曰直殿监,皆设太监一人,正四品。”(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记载:“御马监,掌印太监一员,有监督、提督、四卫营勇士、小厮。有监官、典簿、掌司、写字、拏马、象房掌房等官。”

[14](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篇》,中华书局,1959年,第99页。

[15]邱仲麟:《〈宝日堂杂钞〉所载万历朝宫膳底账考释》,《明代研究通讯》2003年第6期,第19页。

[1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二》:“恭恪贵妃郑氏,大兴人。万历初入宫,封贵妃,生皇三子,进皇贵妃。帝宠之。……崇祯三年七月薨,谥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

[17](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篇》,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7页“郊寺保釐”条,第98页“今上家法”条。

[18](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03页。

[19] 除前述《酌中志》外,另如《万历野获篇·卷六》“对食”“尚衣失珠袍”“内廷结好”“镟匠”等条目有相关记载。

猜你喜欢

银锭首都博物馆宦官
明代“金花银”银锭元素组成的无损检测分析
古陶瓷修复中有色补配材料筛选实验研究——以首都博物馆馆藏青花鱼藻纹大缸为例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以博物馆受众为核心的微信运营模式探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首都博物馆藏古代书画精品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古币银锭的收藏价值
科学地研究中国古代银锭——读《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