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联第二军陈翰章部使用的缝纫机头

2019-07-12文/王

文物天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牛心博物院缝纫机

文/王 洋

吉林省博物院藏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现代文物3万多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多方面内容,其中一级文物有62件。革命时期文物,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文物,反映东北抗日斗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文物占有相当比重。历年来,博物院有计划地加大了革命文物的收集和研究工作,成立了近代史和抗联史部门,对近代文物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展陈,举办了“铁血抗战十四年”“浩歌千秋”“百年吉林”“壮丽的跨越”“黑土军魂”“烈·火”“吾行”等各种类型的革命题材展览,充分运用院藏文物资源。“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2012年荣获“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

院藏国家一级文物东北抗联第二军陈翰章部牛心顶子被服厂使用的缝纫机头,是抗联文物的典型代表之一。这件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不仅反映了抗联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物证。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最早、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队伍,抗联将士们所表现出来的舍生忘死、救国安邦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他们有着英勇就义、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有着攻坚克难、不计得失的英雄气概;有着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彭真同志说,“东北抗联十四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艰难战争中的一次苦斗。”毛泽东同志说,“抗联比长征还要艰苦。”习近平同志说,“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件文物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对梳理相关史实,体现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文物简介

东北抗联第二军陈翰章部在牛心顶子被服厂使用的缝纫机头(图一),吉林省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制造的“辛格”牌手摇脚踏两用缝纫机,商标“SINGER”字样清晰,外形完好,零件完整,内件锈坏,机头手摇齿轮缝隙间残留有零星的布片、棉絮和线头。

图一 东北抗联第二军陈翰章部牛心顶子被服厂使用的缝纫机头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期间,被装缺乏,问题亟待解决。抗联二军五师师长陈翰章,在安图、敦化两县交界的牛心山修建密营建立被服厂,当时有缝纫机18架。1938年,密营被日伪军焚毁,被服厂的女战士惨遭杀害。部队转移时掩藏的被服厂设备和粮食大部分被敌人挖出,该缝纫机头幸免于难。1982年11月,当地林业工人发现该缝纫机头,并交给博物馆收藏。自此,此缝纫机头成了研究东北抗战及陈翰章部的重要物证。

二、延伸史实

(一)“牛心顶子事件”

为了打击抗联的斗争力度,敌人实行“集团部落”,压缩抗联将士的生存区域,并对抗联将士进行长期围剿,彻底隔绝了广大人民和抗联部队之间的联系,抗联队伍陷入了物资极端匮乏的困境。

1939年3月,战士们在长期陷入吃不饱穿不暖的绝境中,斗争气势一度下降。这时,陈翰章来到当时的牛心顶子密营,了解到这种情况。为了振奋军心,他果断地采取了主动出击策略,提升战士们的士气。1939年6月24日,陈翰章率部在敦化、安图两县交界的牛心山密营,杀掉了日本的诱降官伪敦化县次长、伪敦化警务科首席指导官永田善男、伪吉林省警务厅警备科长西濑户秀夫、该厅警备科驻敦化治安工作班警佐福田。该事件震惊了日本和伪满洲国朝野,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并提升了将士们与日寇作战到底的决心。

(二)不屈的女战士

被服厂里大多是女战士,既做被装,同时还负责医治、掩护和转移伤员。这是一群怀揣家仇国恨的女兵,其中就有两位伟大的英烈。

崔姬淑,东北抗联二军六师裁缝队长。抗日队伍跋山涉水转移,崔姬淑经常背着数十斤重的缝纫机行动,她常说,“缝纫机就是我的武器”。1941年2月崔姬淑不幸被捕,敌人用尽酷刑也没有让她屈服,居然用手术刀剜出了她的双眼,活挖出了她的心脏。

安顺花,东北抗联二军四团缝纫队长。她的4个孩子惨死在敌人之手,为了掩护缝纫队不幸被捕。残忍的日本侵略者对其严刑拷打,扯去了她的头发,切断了她的双手,还在她胸部和腹部不停地钉木楔子,始终不能令她屈服。

这些女战士,用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宁死不屈的革命情怀在白山黑水间奏响了荡气回肠的战歌。

三、时代价值

(一)信念价值

14年东北抗日斗争中,日本有近50万人的兵力用于牵制东北抗联,这都是因为东北抗联将士们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当今,东北抗联精神仍然具有较高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民族的‘精气神’。”倡导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爱国意识、自强信念的增强、凝聚团结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贞不渝。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有担当情怀,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尽心竭力。

(二)警示价值

近代中国,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抗争史。自中日甲午战争开始,日本正面发起了对中国的进攻,并逐步加大步伐、加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肆意掠夺,日俄战争在中国战场角力,直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雪耻御辱,终于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然而,当今,日本仍然有些人否认侵华史实、参拜靖国神社日军战犯、发表有损中日两国友好邦交的言论、藐视国际正义、挑战人类良知。而一件件抗联文物,正时刻警示着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图二 吉林省博物院革命遗迹调查与保护项目旗帜

图三 “吾行——抗联遗迹的故事”专题展览展厅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三)宣传价值

多年来,吉林省博物院致力于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6年,作为项目组成员,笔者参与了抗联遗迹调查工作(图二)。对吉林省内抗联遗迹进行了多次踏查,并形成了记录。在调查过程中,真实感受到了抗联将士们奋勇杀敌、英勇不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每到一处遗址,虽然原址原貌大多已无存,但抗联精神永远留存于心,激励着我们不忘历史。

吉林省博物院每年都会推出革命题材展览。2018年,以遗迹为核心展示内容,推出了“吾行——抗联遗迹的故事”专题展览,通过展览展示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历经14年艰苦卓绝、顽强不屈的斗争,在吉林省内各地区留下了近600处抗联遗址遗迹。这些遗迹是抗联战士们英勇奋斗的记录,是抗联精神的重要见证。

展览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和视觉盛宴,通过参观展览,观众反响热烈,心灵受到了震撼,在了解抗联故事的同时,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关键节点。东北抗联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实,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斗争事迹,谱写了白山黑水间的壮丽史诗。

吉林省博物院藏东北抗联第二军陈翰章部牛心顶子被服厂使用的缝纫机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者”,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坚定不移的“推动剂”。

新时代,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研究、保护、利用革命文物,是我们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这些革命文物凝结着以爱国主义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和鞭策着每一个中国人,珍惜英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为了国家的进步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牛心博物院缝纫机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参观河南博物院
猫须镇的缝纫机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一夜成名的大杀器
缝纫机测振装置专用改造研究
牛心坨油田调驱现场效果评价技术研究
牛心氧合肌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缝纫机也玩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