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书籍装帧中的触觉设计

2019-07-12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43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肌理触觉

(湖北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430000)

一、书籍装帧与触觉设计

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注重的不单是书籍的实用功能和美观性,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会将读者的阅读体验考虑到书籍的装帧设计中。提到书籍装帧或许很多人会误以为只是书籍封面的设计,殊不知它不仅包括封面、书脊、封底、等各部分的设计综合,还包括书籍内页的排版、印刷材料、和装订等工艺。确切的说,“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项目,是书籍整体形式的概念。

1.触觉心理与触觉形式

触觉首先是一个生理上的概念,它是由我们的身体直接接触到物体所产生的经验感受。著名美学家阿恩海姆在谈到触觉时说:“艺术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从对体觉经验反应开始的,体觉(触觉)对于视觉意想特征的形成及其艺术中的表现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接触经验有助于确认我们所看到的客观形状。”1触觉充分调动人们的感觉器官,把信息转换成较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帮助人们感知更多的信息。如聋哑盲人,虽然他们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是他们的触觉比常人显得更为敏感。他们通过触摸来感知外在世界。从人与人之间最初的交往形式上来讲,肌肤接触是婴儿最早与成人交流的一种方法。同时触觉也是人们之间传递情感的重要纽带之一,人的体态语言中也有触觉的成分。

2.概念书籍设计的形态触觉

在消费时代的今天,传统书籍相对于现在的电子信息阅读,最大不同就是它形态上的“可触摸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书籍通过人的触摸,与人心理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互动。这是任何一种电子媒介都无法替代的情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所需求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功能与形式而是越来越注重设计作品本身的情感因素和艺术价值。“概念”作为一种创新活动,广泛用于各设计领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概念设计寻求的就是一种“思想”,新的思维模式。概念书籍是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到今天的一种新兴的书籍设计形态。概念书籍设计并不是对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否定与颠覆,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redesign”,它包含了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形式美感,是以书的形式传达创新设计理念。

概念书籍既展现了书籍设计者的创造力,也起着启示未来书籍装帧设计理念的力量。甚至还可以促进新材料的研发和制作工艺技术的发展。

二、书籍装帧中的触觉表现

书籍主要是通过触觉和视觉来进行信息的传递,书籍的触觉表现则主要是通过书籍的材质、肌理、以及不同的印刷工艺来体现。正是由于触觉设计的融入,使得书籍装帧设计在现代商业社会与电子图书的竞争中具有了独具一格的竞争力。

1.物质材料的触觉表现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不同的材料给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创作空间。材料的触觉质感是“人们通过手和皮肤触摸材料而感知材料表面特性,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2不同的材料通过手部皮肤的接触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丝质品和棉麻材质给人一种温暖、顺滑的感觉,而金属、蜿蜒的藤条则给人一种庄严、冷冰冰的心理暗示,在触觉上也是冰冷的。

纸张是最常见和最为多变的一种材料,而纸张的魅力这就在于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另外,还有很多类型的特种纸,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在这种纸上添加不同的纹理,营造出不同的质感。在这些纸张的基础上,对其厚度、色彩、肌理和重量进行一项或是数项变化,又能衍生出纸张更多的变形。除了这些传统纸张之外,还可以将纸张与金属、木材、有机玻璃、织物等综合使用,带来更多的变化样式。

2.印刷工艺的触觉表现

春秋时期《周礼˙考工记》记载:“天有美,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3这也充分体现了良好的材质需要能工巧匠的合理开发利用,才能铸就完美的作品。印刷工艺的不同,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视觉上的享受,还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触觉体验。凹凸印刷的工艺,让材料更加具有三维立体触觉;烫金工艺,使书籍装帧显得更为华丽,也给与读者特殊的触觉体验;切割和激光雕刻工艺,则能够处理更为精细和复杂的形态,给予读者最直接的触觉和视觉上的展示。

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在其《匠人》一书中充分展示了他对装订和印刷技术的了解。在书籍封面的设计中,他直接使用了木刻工艺,将文字原稿制成印版涂上油墨经过高压将文字转印在承印物上。在每个“匠人”单页的设计上,如“织布匠”则选用的是布纹肌理的印刷方式。在打印之后,还会再用沙子打磨无论在触感还是视觉上都给人一种经过岁月洗礼仍旧历久弥新的力量。《匠人》的书口装订并没有像传统书籍那样做的光滑平整,反而是以一种粗糙的毛边来呈现。

设计师巧妙地在书中利用适当的工艺,设计出符合书籍想要表达的匠人精神,恰到好处设计传达的不仅是文字信息,更凸显了它应有的艺术特质、艺术体验和观念,给人以独特的内心感受。

3.书籍设计中的肌理仿生表现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更多的是运用材料、印刷工艺、结构等作为设计理念,同时肌理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方法,所产生的触觉设计也是书籍装帧设计构思的重要源泉。肌理也依托于形态,它包括纹理等视觉肌理以及凹凸等触觉肌理。肌理仿生是模仿自然界中生物或非生物的表面质感和材料感受的属性,从而将造型材料的表面组织结构、形态和纹理等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传达给受众。

肌理的种类也是各式各样的,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图片、文字和装饰线条等都是构成书籍装饰的重要内容。反之也可以将这些图片文字看作是书籍的一种肌理元素,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极具触觉感的设计。这种元素是通过设计的视觉效果,来呈现的一种肌理,而不是我们想象中可以真实触摸到的。

三、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触觉情感化

书籍装帧设计中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官和阅读体验,通过书籍装帧中的材质、肌理、形态。将情感融入其中,激发读者内心的触觉情感体验,引发读者共鸣。

1.触觉设计的情感体验

从文字的传播来看,从契形文字到商代的甲骨文作为信息的记号载体开始,人们为了记事,将文字雕刻在甲骨,青铜器上的铭文等。这些文字在载体上所形成的凹凸感,用手触摸便可以直接感受到。这就是一种最原始的触觉体验。其后到我国商代用竹木做的书,称为简犊,这是将记事刻录在木材或者竹片上,尽管记载文字的载体由甲骨、青铜演变成了木材或竹片,但是触觉体验仍然存在。随后因为技术进步和创新而出现了方便携带、有着优质触感的帛书和卷轴。书籍装帧的材料也随着记事载体的多样化而日益丰富起来。

而造纸术的发明,使书籍更多的被看做是一种柔性的情感体验,纸张的柔软通过读者的触摸,传达到阅读者的内心。指尖的触摸传递,凸显不同的情感体验。柔和、光滑、温暖可以传递给人们安心、安逸、平和的情感体验;尖锐、厚重、粗糙,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感受到冰冷、压力的心理感受。

2.触觉设计的情感表达

纸质书籍的阅读方式更加具有情感性,所以在未来的书籍装帧设计也会更加注重感性化设计。与众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相结合,正是由于触觉设计的融入,使得书籍装帧设计在现代商业社会与电子图书的竞争中具有了独具一格的竞争力。也正是由于触觉设计所带给人们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使得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对书籍的整体内容和思想,以及作者所想表达的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引入触觉设计并不只是为了读者摸到,也不仅仅是因为美观,而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一设计,能够更好的加强人与书之间的情感交流。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让书籍作为传承中华文化重要的载体得以延续,充分发挥书籍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逐步减弱,电子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快速阅读的“快餐式”体验,但它依旧是一个没有温度的电子产品。但是在书籍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阅读方式。触觉所引发的人与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却是无限的。

注释: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北京:商务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

2.江湘芸.《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3.徐正英.《周礼˙考工记》.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年.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肌理触觉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融入城市肌理的未来社区——地产空间设计专辑
肌理语言在丝网版画创作中的应用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感受肌理
美学思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演变及对现代的影响
船内船外
书籍装帧设计中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