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除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9-07-11王爽
王爽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宫腔镜电切除手术。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过程当中,宫腔镜电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传统开腹治疗手术; 宫腔镜电切除手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8.0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8-0-02
子宫肌瘤也是在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病于性生活不协调、丧偶及育龄的妇女之中。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因而雌性激素能够促使子宫肌瘤的生长。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并不明显,但也会因肌瘤生长的变性、部位和速度等原因而出现子宫出血、白带增多、不孕与流产等临床症状。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现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手术,相较于过去常用的传统剖腹治疗手术而言,宫腔镜电切除手术的应用能够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及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患病痛苦。为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出院时间情况及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经过宫腔镜、B超检查和子宫内膜病检。病例入选标准:有保留生育要求的患者、患有内科疾病而无法耐受子宫切除的患者、不愿切除子宫但保守治疗后无效的患者、黏膜下肌瘤直径≤5 cm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患者年龄24~48岁,平均(41.8±3.2)岁,其中有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21例,Ⅰ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9例,多发性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22例,单发性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49岁,平均(42.1±2.4)岁,其中有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22例,Ⅰ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8例,多发性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23例,有单发性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与笔者所在医院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治疗手术,在手术开始之前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1]。开腹治疗手术需充分暴露患者的子宫从而便于肌瘤的切除,因而要在其下腹部切出一个~12 cm长的切口,钝性分离患者的肌肉组织及脂肪。肌瘤切除后需缝合患者的出血点从而止血,最后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给予研究组患者宫腔镜电切除手术,在手术开始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宫颈预处理,将患者的宫颈软化并排空患者的膀胱,并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后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2]。待麻醉起效后,通过宫颈扩张器适度扩张患者宫颈,并通过手术镜观察患者子宫肌瘤的形态及子宫腔病变情况,从而便于手术方案根据患者肌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患者的肌瘤与宫壁的关系确定下来[3]。方案确定后,为充分暴露患者的肌瘤,需将患者的部分子宫黏膜通过宫腔镜上的电切刀切开并剥离,再从其蒂部对其彻底切除,最后通过电凝法对患者的出血点进行止血[4]。为预防宫腔粘连情况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需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促缩宫素治疗及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手术治疗、术后治疗及护理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情况及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又名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在女性生殖器官中的良性肿瘤,同时,子宫肌瘤也是在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更确切的来说,子宫肌瘤应被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这是由于子宫肌瘤是以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作为支持组织,并主要以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而存在的[5]。目前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并发展的[6]。雌性激素能够促使子宫肌瘤的生长,因而其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7]。子宫肌瘤的患者一般没有症状表现,其症状的表现多与其是否有并发症、肌瘤生长速度、生长部位及是否变性有关。多数患者因肌瘤较小、数量较少并且没有临床症状而未发现自身病症并治疗[8-11]。传统上受医疗技术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只有开腹治疗手术。开腹治疗手术需在麻醉患者之后切开患者腹部使其完全暴露出子宫,以便于在其下腹部钝性分离出患者的肌肉组织及脂肪,在无菌条件不使患者受到感染的情况下完成这些步骤后再切除肌瘤,最后缝合伤口并注意患者的出血量[12]。開腹治疗手术是直接在手术过程中切开患者的腹部,尽管在手术过程中已对患者实施了全身麻醉,但切口创部太大,术后易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及增加切口的感染率。因而子宫肌瘤的治疗及其他需行子宫部位切割的手术治疗需要一种创口小、疼痛感及危险性均有所降低的手术治疗方法,因而随着医疗技术及医疗条件的提升,现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多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手术。
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宫腔镜电切除手术一般用于长期治疗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子宫病变严重者在患者无生育要求的情况下还须切除子宫[13]。在宫腔镜电切除手术中,须按一定的程序完成患者子宫内膜的切除。首先要通过垂直电切环小心切割患者子宫宫底部,严格避免穿孔情况的发生,然后按需要切除的长短距离及深浅程度的要求,从镜鞘中将电切环推出伸至远处,按照平面方向,由远及近地进行切割,再通过带鞘回拉顺行进行切除,再小心使电切环移入镜鞘内,将踏脚放开,从而完全地切割掉组织[14]。宫腔镜电切除手术治疗是切至患者内膜下的浅肌层,因而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决定了手术的切除深度。排空宫腔后,检查是否有残留的内膜在盲点、盲区及患者身上是否有大的出血点[15]。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治疗手术,宫腔镜电切除手术有不开腹、子宫无切口、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少、疼痛感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少、减少患者日后剖宫产的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较短等优势,且两者手术预后也不相上下,因而在子宫病变的治疗上,宫腔镜电切除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更适于患者的恢复。宫腔镜电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但为避免危险状况的发生,感染了生殖道的急性期患者、宫颈瘢痕的患者、子宫曲度过大者、无法充分扩张者及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者,均不可进行宫腔镜电切除手术。宫腔镜电切除手术根据不同症状用以不同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宫腔镜子宫纵膈切除术、宫腔镜宫腔电切术、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及宫腔镜宫腔内异物取出术等手术方法。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的治疗过程当中,宫腔镜电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娟弟,邓晓红,何菊仙,等.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壁间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妊娠情况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1):1597-1600.
[2]马涛,白文娟.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应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2223-2225.
[3] Ye X,Wu Z,Xu Y.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112 cas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J].Clinical Medicine,2017,15(6):87-87.
[4]周艮春.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0):1207-1209.
[5]李文香,赵少华,安新涛,等.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伴不孕生殖的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4):452-454.
[6] Shazly S A,Laughlin-Tommaso S K,Breitkopf D M,et al.Hysteroscopic Morcellation Versus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Cavitary Lesion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16,23(6):867-877.
[7]薛凯,许锋,杨大震,等.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4):319-322.
[8]李亚文,江春丽,郑莉娟.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西部医学,2016,28(5):728-730.
[9] Aumiphin J,Crochet P,Knight S,et al.Outcome and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Diagnosed on Operative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Specimens[J].Anticancer Research,2017,36(8):4341-4345.
[10]倪翠珍,趙敏英.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5(3):233-236.
[11]黄晓武,夏恩兰,黄睿,等.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8,25(1):23-26.
[12]熊春秋,张杰,余菲.HEOS宫腔镜冷刀切除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7,39(9):1419-1420.
[13]汪琛瑜,史小菲.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药物控释性节育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4):394-396.
[14]姚秀玲,刘秀云,赵伟,等.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5):15-16.
[15]许晚红.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6(a02):131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