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对比
2019-07-11付艳红
付艳红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单剂液体剂型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等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持续时间为(4.23±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98±3.6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2 5,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大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不同剂型; 布地奈德; 肺表面活性物质; 联合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1.0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1-0-03
临床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一种常见的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对新生儿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1]。因为糖皮质激素能对肺部炎症进行抑制,所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3]。但研究显示,静脉给药方式会促使患儿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4-5]。现阶段,国内外已有研究显示,局部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肺部疾病不仅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同时还不会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6]。例如将布地奈德作为载体,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布地奈德液体混合物注入气管之后,能促使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7-8]。且气雾剂型糖皮质激素起效快,能在长时间内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研究主要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取100例,纳入标准:胎龄在32周以下;出生体重小于1 500 g;出生4 h内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初始需求吸氧浓度在60%以上。排除标准:患儿家属不愿参与;对布地奈德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过敏;存在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存在先天缺陷。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共50例,男36例,女14例;出生方式为顺产、剖宫产及其他方式的患儿分别有26、24例。對照组患儿共50例,男39例,女11例;出生方式为顺产、剖宫产及其他方式的患儿分别有27、23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儿家长自愿参与。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治疗:将布地奈德气雾剂(每喷200 μ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11,生产厂家:Astra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AB)作为载体,采用专用储物罐装置对患儿行雾化吸入治疗,将储物罐的一端与呼吸机连接,另外一端则与气管插管连接,储物罐中间留有一小孔,与气雾剂喷头连接,按压之后喷药;给予患儿气管内滴入200 mg/kg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128,生产厂家: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一直到最终撤机。
对照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单剂液体剂型布地奈德治疗:将0.25 mg/kg布地奈德液体与200 mg/kg肺表面活性物质混合后,给予患儿气管内滴入治疗。
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每天均对其动脉血气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况、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情况、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情况、辅助通气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及PCO2(血二氧化碳分压)等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况、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情况、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情况等数据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辅助通气持续时间、氧合指数、PCO2等指标以(x±s)表示,均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等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辅助通气持续时间对比
观察组辅助通气持续时间为(4.23±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98±3.6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2 5,P<0.05)。
2.3 氧合指数、PCO2对比
两组治疗前氧合指数、PCO2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大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一般而言,严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行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后,尚未完全成熟的肺部会受到机械通气损伤,促使肺部组织结构重建,纤维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及肺泡间隔的基膜增厚,减少肺泡数目,降低功能,增加肺通气阻力,并促使其顺应性降低,若不及时干预,最终会演变成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导致停氧和撤机困难,阻碍早产儿生长,使其大脑神经发育受到影响,所以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进行有效预防十分必要[9-11]。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其注入气管之后,受到肺表面梯度张力的影响,会促使其在肺内部快速弥散,促使患儿肺功能得到改善,将机械通气时间缩短[12-13]。本研究中,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等发生率更低;观察组辅助通气持续时间为(4.23±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98±3.62)d;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大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提示与液体剂型布地奈德相比,气雾剂型布地奈德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因为布地奈德属于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的一种,能在肝脏内转化成为低活性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不仅能将肺顺应性增加,同时还能将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对纤毛摆动进行促进,促使微血管通透性降低,肺通气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采用气雾剂型布地奈德治疗不仅效果显著,且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4-15]。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邓黎静,彭华保,龚晓琴.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7,32(5):361-364.
[2]程燕雯,杜辛歌,王迎难,等.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6,15(4):362-365.
[3]王红霞,徐心坦,张晓慧.不同时机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7):1565-1568.
[4]韦婷艳,周结儿,王章星,等.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7,28(19):3148-3150.
[5]廖翎帆,龚华,易明,等.不同起始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疗效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4):411-415.
[6]霍汝亚寒,霍汝亚寒,陈晶,等.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8):1535-1537.
[7]张瑞敏,平莉莉,刘晓红,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吸支持治疗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6):3427-3430.
[8]刘春枝,梅花.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7):61-63.
[9]谢怀珍,董传莉,张兰,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6):750-752.
[10]金伟敏,杨秀录,郑戈,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7,39(7):559-561.
[11]王枫,乔艳梅,陈丽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3):2924-2927.
[12]张艳波,张钰恒,刘春枝,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C基因186位點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与汉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性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23(10):682-686.
[13]吴淑明,郭淑艳,赵旭.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7):4174-4176.
[14]沈新华.早期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2):47-50.
[15]林报忠,郑通喜,蒋波,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7):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