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新闻语言的变异性和顺应性

2019-07-11陈留韵

新媒体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闻新媒体语言

摘 要 新媒体新闻的语言与传统纸媒相比,由于主体角色关系的变化,发生了为赢得读者阅读而产生的变异。表现出侧重读者的价值取向、语言文化习惯和已拥有的预设信息的倾向。除此之外,新媒体新闻语篇的语言还顺应时间与空间语境的发生了变化,表现出了延宕性和现场性的特征。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语言;语言顺应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012-03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语言学界近年来对新媒体的语言分析有所关注,如:施麟麒、王建华、秦少华(2018)等人所提出的将语用学分析作为政务新媒体语言研究的一种路径、叶施宏对学术语篇所作的语域分析(2017)、徐赳赳对网络会话的修补分析等,但目前大多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仍停留在传统纸质媒体的语言特征和语用规范上,较少关涉到新闻新媒体所使用的语言形成的话语模式或语体。

本文旨在依照综观语用学理论,对中央重点与各地方新闻主体使用数字和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新闻报道、新闻信息的话语语篇进行分析,这些语篇主要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和移动客户端为载体进行传播。本文提出新的话语模式体现了语言的变异性,而交际主体出于角色关系、时间和空间语境的变化则体现了语言和语境因素的适应性。

1 新媒體新闻的变异性

变异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决定了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与传统纸媒相比,新媒体新闻语言的变异性主要体现在可选用语言的使用范围的扩大,即网络语言在新闻新媒体的语言表达中可以作为被选择的对象,其中包括网络新造词汇、网络方言词汇和网络流行语。

语言使用者能够做出选择的语言形式范围,就必须假定这些选择是听话人可以提取理解的。新媒体新闻的写作者(发出者)的语言选择范围中增添了网络语言,这种语言选择范围的延展是基于他所处的网络交际的信道(语境)和他所面对的交际对方是先期对于这些网络语言有所感知并进行过认知储存的网民读者(理解者),他们的日常交际就活跃在网络语境之中。这种语境前提使得发出—理解的交际双方拥有共同的认知视线焦点,并且容易被调动和激活,从而保证了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如:从“网络大V”到“网络害虫”——陈杰人涉嫌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罪案件透视(新华社公众号 2018年8月16日),其中的“网络大V”就是指在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昵称后附有类似于大写字母“V”,并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这种使用网络新造词汇直接进行指称的方式,建立在笔者与受众共有的预设的心理认知之上,在这样的前提下,写作者就可以直接使用专有的“网络术语”对事物进行指称。

写作者使用的这些网络语言通常带有新奇性、诙谐性和创造性,在适当的语境和信息主体的心理意向驱使下,就会激发出不同的表征内容,并得到复制和传播。如:精彩了,台湾85度C这是嫌自己还凉的不够快啊(环球时报公众号 2018年8月15日),其中的“凉的不够快”是对“凉凉”这一网络流行词的模仿与变换,是对该品牌因台独立场而完蛋了的一种鲜活的说法,但由于顺应了网络语境下受众的语言使用习惯,不仅更加容易吸引受众,更能使得传者和受众的交际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2 新媒体新闻的顺应性

新媒体新闻是一种处于网络语境下的新闻语体,与传统纸媒相比,其交际主体角色与交际语境都有所不同,包括交际主体之间的角色关系和时间、空间语境。

2.1 交际主体的角色关系

从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来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读者与传统主流纸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依附关系,读者只能依赖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因此传播者掌握着话语权,处于主动地位。然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与其相关联的自媒体凭借其大众性、民意化和多样性获得了爆炸性增长,自媒体的平民化报道往往成为新闻的第一现场,这使得主流媒体不再是新闻的唯一来源,读者对于主流新闻媒体的依附程度明显下降,人们可以通过对微博的头条热搜浏览或对自媒体的关注等替代方式主动搜索并获取资讯,传播者发出信息后,还需要期望受众的点击与阅读,这使得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交际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的。主流媒体为保证阅读量进而稳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顺应其交际双方关系的调整,放低姿态,将一部分的新闻报道调整为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流。由原先的“党和国家喉舌”慢慢转变为引导舆论的信息提供者。

2.1.1 平等主体交流的亲民性

以往依附性的交际关系决定了新闻媒体在对一则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或就某一事件发表新闻评论时,多采用带有权势位差的垂直性的交际语言表达,所使用的语体色彩也是正式、严肃而高度程式化的。但新闻新媒体在报道社会新闻时,明显采用了一套与纸媒全然不同的“亲民化”的话语体系。典型体现是传播者-受众之间人称的转变,如:我们都被骗了!警方通报乐清男孩失联案(新华社公众号 2018年12月5日)这种用第一人称指称传播者,第二人称指称受众的人际指称模式广泛地见于新媒体新闻语篇之中,不同于传统纸媒的作者倾向于将自我声音进行隐藏,从而凸显出报道事件的客观性,新媒体新闻语篇着重凸显的是其与受众的情感联系,指称上更多采用了自称语,从而传递作者主体的态度,营造平等的会话感。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主流媒体由于其在报道党和国家对方针政策或对事件的处理结果时仍拥有高度权势,在社会舆论场中拥有“一锤定音”的话语权,并本身兼有主流媒体维护党和国家的正面形象的功能,因此这一部分的新闻话语仍然是表现出书面语语体色彩的。

2.1.2 吸引受众交流的延宕性

以受众为中心的交际关系除了使用平等的交际话语体系之外,还需要新闻新媒体顺应这种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语言策略以吸引读者的兴趣,拉取读者对新闻语篇进行阅读。在语言表达形式的选用上着重体现为对新媒体新闻标题中延宕性形式的使用,包括指称中的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和标点符号。

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的指称是将语言符号与语境中的某个对象相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新闻的语言普遍使用了前指的语言策略。使得语言符号先行出现在标题中,而将具体语境下的指称对象解释放置在新闻语篇中。作者在标题中有意地违背了格莱斯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提供过少的信息,因此并不能滿足读者的交际需求。实质上,作者此时是表明了“我不能再说了,我要有所保留的”态度,那么为了使得双方交际得以继续,读者就必须做出让步,如:微信这项业务将收费!下月起,这些新规实施,将影响你生活(人民日报公众号 2018年7月30日)由于读者的生活与标题中所提示的微信业务与规定紧密相联,为了实现自己获知具体内容的交际意图,读者就必须点击标题,对新闻语篇全文进行进一步阅读,而由此行为,传播者一方的获取点击量的交际意图也同时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使用代词可以达到对庞杂而详细正文相关信息的一言以蔽之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标题形式维持简洁的特点。

2.2 物理的时空语境

2.2.1 顺应时间语境的即时性

传统纸媒多数采取刊印前一天集稿,第二天发稿的信息传递方式,信息在信道中的传播明显存在延时性,这使得交际双方分属不同的时间语境之中。而新媒体新闻交际的信道是基于数字技术进行传播的互联网世界,是一种可使人们达到近乎会话的交流速度的书面信道,这就带来了信息的传播与更新速度的提升,往往新闻发生后的3~5分钟,人们就能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阅读到相关的新闻。

交际中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具有时间上的即时性和异时性两种状态,前者是口语交际特征,后者是书面语特征。传统纸媒的言语交际是全然异时性的,但新媒体新闻中的交际语言却兼有即时性与异时性的特征。可以认为发布者发布时读者即时接收并阅读的信息就是其被告知的最新资讯,即使双方之间存在时间差,微博、公众号平台信息发布时左上方也会用明确的今天/昨天或年-月-日+时:分的格式告知读者信息发布的准确时间。

基于这种时间语境的改变,加之新闻媒体尤其注重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因此在语言选择上也会倾向于选择能够凸显这种意识的强时效性词汇。通过对传统纸媒和新媒体新闻标题语料的对比检索发现,“今天”“最新”“突然”“刚刚”这些强时效性词汇原本并不属于新媒体新闻语言的范围内,却逐渐顺应语境的相关变化而进入到新媒体新闻的语言使用中,成为标题中的高频词汇。如:@所有车主,今天开始,加油能省这些钱!(新华网公众号 2018年7月24日);最新!中央首轮巡视在14个省区挖出了这些问题(人民日报公众号 2018年7月22日)

2.2.2 顺应空间语境的现场性

网络语境中交际双方是分处于两个不同的物理空间之中的,属于异地性交际,但新闻语体又对报道“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有着高度的要求,新闻新媒体会尝试最大化程度地采用多模态的辅助介入来对交际的现场进行还原,包括对图片、音频、视频等的使用。

面对面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伴随着直观的非语言行为形式(包括表情、身势语、具有副语言特征的笑声、手势和注视等),传统纸媒主要使用书面语的语言符号,这些辅助互动的特征都不可见。因此传递情感态度的语言文字、表情符号与图片就作为替代形式在新媒体新闻语篇中被使用。其中表情符号与图片无疑是一种典型代表,它们一般由表现力强的表情、姿态配以适用性强、精炼的语言组成。说话者通过对表情符号与图片的运用实际上是在对自身的动作、表情进行描写,从而弥补非语言形式的缺失,从而传递出写作者在写作此则新闻时所希望传递的副语言。表情符号图片使得作者的形象得以模拟展现,情感态度的以充分表达、传递。

如图1表情包中的熊猫做出捂住心口的姿态,并配以“糟了!是心动的感觉”的风趣、幽默的文字,笔者借此表情包结合上文“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表达自身对新闻内容“成功减肥30斤”表达出羡慕情绪,能唤起读者强烈的代入感,但同时熊猫的瘪嘴和流下的眼泪,又和文章中“狱中”的戏谑内容相结合。使得读者在阅读新闻获取资讯的同时,感受到愉悦。

另外,照片、图像、视频和音频都可以用于全程记录,动态性强,更能直观形象地还原了事件现场的相关情况,弥补了文字描述的主观性,它们作为文本话语的语义补充形式存在。

参考文献

[1]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何自然.语用三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王菡.综观视野下的语用综观论[J].安徽学报,2011(11):295.

[4]施麟麒.政务新媒体的社会语境与语言选择[J].语言文字应用,2018(1):120-128.

[5]叶施宏.新媒体学术语篇的语域分析——以微信公众号《语言学午餐》为例[J].现代语文,2017(7):21-25.

作者简介:陈留韵,吉林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新闻新媒体语言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