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

2019-07-11陈飞宇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际化山东孔子

陈飞宇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国家携手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路。当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共存,超越差异带来的隔阂、冲突和优越,才能更好地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教育领域,要推动更广泛的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国际合作办学水平。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在整体人文交流领域,更要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推动平台建设和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尽管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议论不绝于耳,但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更为可喜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大学的崛起已被广泛期待为世界文明沟通与交流中积极有益的重要力量。[注]李军、田小红:《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一个全球试验——孔子学院十年之路的模式、经验与政策前瞻》,《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一带一路”的战略设想,为中国高等教育加速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落户韩国首尔。十多年来,已有五百多所孔子学院和一千多所孔子课堂遍布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海外阵地和推广汉语教学的世界平台。为了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让世界各国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孔子学院的设立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依托孔子学院中外合作的运营模式,通过中外教育机构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升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水平,壮大教学机构的国际化办学力量。作为孔子故里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在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应当顺势而为,积极把握合作主动权,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本文拟通过山东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路径。

一、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面向世界发展本国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是高等教育各项活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教育目标的国际化、教育内容的国际化和教育合作的国际化。[注]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山东是高等教育生源大省,但高品位大学却寥寥无几,依托“一带一路”建设背景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存在许多现实困境。面对国内国外双重竞争压力,单纯依靠本土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动力不足,必须着力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改善和提升山东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触发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智力支持的新引擎。然而,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目前还受制于发展理念、发展规模与质量的矛盾、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

(一)国际化发展理念滞后

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注]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目前,山东省各高校国际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多集中于校际交流、公派进修、外教聘请和留学生教育等具体工作方面,忽略了高校“软实力”的建设与交流。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欠缺全面的国际化认知,学校和教师主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的意识不强,学生普遍缺乏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力概念。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也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国际化,只有全方位、全天候的国际化氛围,才能培养出培养出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环境、愿为国际公民和服务国际社会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换言之,不具备国际化发展理念,也难以适应“一带一路”的战略要求。

(二)国际化发展规模与质量矛盾突出

中外合作办学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办学质量则是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颁布施行以来,山东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跃居全国前列。不过,随着山东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也日渐凸显。首先,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偏低,高质量高水平的合作办学严重不足。山东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集中分布在高专、本科和硕士三个层次。在本科教育阶段合作办学状况发展良好,就规模来看,目前共有5个机构,70个项目,位于全国前列。但是,在硕士及以上办学阶段,山东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先发省区,仅有2个硕士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6个合作项目,仍缺少博士层次的合作形式,呈不均衡发展状态。其次,引进的外方合作者资质良莠不齐,优质教育资源后继乏力。由于受山东高等教育总体办学水平的限制,驻鲁教育机构在对外交流中,虽然与英美等国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不少合作办学关系,但合作院校多是这些国家发展水平较低的院校,缺乏高水平的“强强联合”,囿于为合作而合作的困境,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遭遇到高水平师资、教材、管理人员等多重障碍,整体上影响了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质量水准。

(三)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高校教师是参与和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师资力量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素。吸收先进知识技术和具备国际交流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活动迈入适宜的国际化轨道。[注]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我国高校现行的教师政策在理念层面正逐步打破传统的“官学”思想,开始走向法制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注]崔丽、梁丽:《国际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教育探索》2012年第12期。山东各高等院校也积极作为,着力引进国际化师资、教材、合作伙伴等。但是,就目前的实践情况看,山东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的高校,多集中于“211”“985”工程院校。省属高校对国际化发展的整体认识还略显不足,对优秀国际化人才标准认识模糊;在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及合作科研方面,以短期交流形式居多,不利于国际化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的组建;在培养本土国际化教学科研人才方面,选派教师赴国(境)外院校交流研修时,交流合作项目往往时间较短,且派出机会较少,有些选派教师语言和专业素质不高,达不到交流培养的预期效果。这些情况都制约了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山东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现状

作为中外合作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不仅关注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更把着眼点落在教育、合作以及发展等领域。[注]李军、田小红:《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一个全球试验——孔子学院十年之路的模式、经验与政策前瞻》,《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近年来,山东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6月,通过友好省州关系,山东大学与法国布列塔尼大区议会及雷恩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布列塔尼孔子学院正式成立。之后,山东海外孔子学院次第落成,规模稳步扩大(见表1)。截至2016年6月,山东已在海外建立起24所孔子学院、29间孔子课堂,而且仍有许多高校正在积极申报和筹备中。

表1 2006-2016年山东已建成海外孔子学院统计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网站及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资料整理

山东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特色:其一,突出语言传播与文化交流并举。以汉语传播推广促进文化交流是孔子学院的重要特征之一。山东各高校在推进合作共建海外孔子学院的过程中,在推进汉语教学的基础上,更注重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突出“文化孔院”建设特色。如,约旦费城大学孔子学院在汉语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连续四年主办并参与当地慈善义卖活动,使得以书法、京剧脸谱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地文化深入地交流互鉴,也为约旦费城大学孔子学院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奠定了文化基础。其二,教育交流与学术合作并举。山东各高校以孔子学院为平台,以中外高校教育交流为契机,搭建多领域学术合作平台。如,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已连续主办两届“亚洲研究国际研讨会”和一届“东北亚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学术交流合作成果显著;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孔子学院吸引海外石油企业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中塔两国石油、地质等学术合作不断展开。其三,传统强国与新兴国家并举。山东各高校在建设孔子学院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与传统经济、教育强国的教育机构进行强强联合,同时也注重与新兴国家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如,在山东现有的24所海外孔子学院合作者中,美国的教育机构以6所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韩国有5所。另外,“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在为山东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的同时,也为山东海外孔子学院增加了合作包容的办学特色。如,约旦费城大学孔子学院、刚果(布)马利安·恩古瓦比大学孔子学院、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巴西帕拉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和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孔子学院的建立,就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借助海外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先锋和典范。

三、依托海外孔子学院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路径

(一)依托海外孔子学院打造国际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海外孔子学院的稳步发展,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山东传统文化优势及其儒家文化底蕴,有助于吸引海外合作院校教师来鲁进行教学、科研等交流合作,同时将海外合作院校打造成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招募基地,通过孔子学院中外合作的运营模式,有针对性的从重点优势学科入手,优势互补,或着力提升薄弱学科,取长补短,通过长期学术合作、短期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引进外方合作院校高水平人才,推动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这种“个性化定制”引进的国际化人才,更容易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其国际化优势的发挥,也更容易在教师队伍中形成开放的、国际化的学术氛围。目前山东大学已通过孔子学院和“孔子新汉学计划”积极开展国际领域高层次的学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引育并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应该注重发挥本土高校自身造血功能,以国际标准培育本土教师,提高本土师资队伍整体国际化水平。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布局极大地拓宽了本土师资走出去的交流渠道,因此,利用好海外孔子学院这个优质的国际交流平台,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素质,通过加强海外孔子学院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国际化发展氛围,将适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进教学经验、管理理念,运用于各高校的国际化建设,利用积累的国际化人脉,带动其他教师加入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外方合作院校引进教师多元互动,形成辐射各高校的“国际学术网”,锻造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国际化高层次教师队伍。[注]李书桓、郭伟:《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加拿大经验借鉴》,《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5期。

(二)以海外孔子学院为桥梁创新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平台

海外孔子学院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实践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目前山东的实际看,省教育厅和大多数高校尚能利用海外孔子学院从外方合作机构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或与外方合作机构进行资源交换。只是以海外孔子学院为桥梁,实现与其他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与交流的情况还不多见。[注]严晓鹏:《孔子学院对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影响途径与行动策略—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尤其是在产学研协同发展方面。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搭建国际化产学研平台,不仅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合作,也需要借助孔子学院桥梁作用的推动。

一是增强政府的国际参与意识。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极为重要。在日本有“产学官合作”的说法,“官”即政府,“官”的加入,说明日本各级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性。美国政府从1980年起,仅通过的有关产学研技术转移的法律就多达十数项。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级政府应当增强国际参与意识,制定相关的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及教育政策等,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机制,为提升海外孔子学院桥梁作用筑基,以促进高等教育产学研向快速、协调、国际化发展。

二是达成国际化校企合作办学新突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规模持续扩大,“订单式”培养模式不仅频频试水而且有常态化趋势。目前,山东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行业、企业广泛参与,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2014年,惠普公司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开发等相关专业,并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协同创新、课程开发、产学研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的探索,是山东省校企合作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创新模式。当然,进一步利用好海外孔子学院的桥梁作用,对于推动国际化校企合作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机构应当通过海外孔子学院,加强与合作方院校所在国家的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系,建立友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打通校企联系渠道,以高等教育机构与海外企业合作的形式建立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可以聘请海外企业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举办讲座、做导师带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提升各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师资力量,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校企双导师制和海外联合实习等形式,培养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同时,海外企业可以参与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实现国际企业需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三是重视高校技术向国际市场转移。高校科技成果和技术成果只有转化为企业的应用型技术,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其价值。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值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调整期和机遇期,离不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若高等院校的优秀科研和技术成果能够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搭乘海外孔子学院的顺风车,面向海外企业推广,则能反过来吸引全球优秀的创新资源,实现市场需求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效对接,推动不同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构建国际化的创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与载体。

(三)融合山东地方特色,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跨越式发展

山东是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建设海外孔子学院的实践中,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也是山东文化软实力之所在。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中心”是教育部设立的全国唯一的研究孔子文化的学术机构,在推动山东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高等院校既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是实现文化保存、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文化的创新基地和异质文化的交流触角,更是与世界联通的重要渠道。[注]邓显超、幺翔宇:《文化软实力视野下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浅析》,《前沿》2013年第9期。从这一意义上说,高等教育机构与外方合作机构共建的孔子学院就是传播中华文化、孔子文化的文明使者,同时也承担着学习世界其他文明的重任。目前,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在海外建立起24所孔子学院和29间孔子课堂。基于这个平台,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与外方合作院校及其所在国的其他机构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而且能够深入了解海外孔子学院所处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同时以海外孔子学院服务当地为媒介,以我们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特色为基础,积极寻求建立海外分校的机会,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

此外,山东是海洋经济大省,海洋既是山东的特色也是山东的财富。中国海洋大学坐落在山东青岛,其海洋生物学、海洋经济学等各类海洋学科也是学界翘楚。在稳定发展现有海外孔子学院及其他合作院校的同时,中国海洋大学应当积极依托青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地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交流,搭建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平台,在海外设立具有海洋特色的孔子学院,以海洋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将海洋知识融入汉语教学,以海洋文化切入文化传播,推动海洋科技和贸易领域的离岸研发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触发山东乃至全国探索国际化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合作的新契机。

(四)以海外孔子学院为先导,建设文化软实力输出基地

“软实力”(Soft Power)理论由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并逐步完善,主要包括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注]严晓鹏、郭保林:《议孔子学院对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影响与作用》,《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高等教育的“软实力”,包括高校文化的生命力和优秀传统的感染力、学科引领的创造力和办学理念的吸引力、师生关系的融合力和教育规范的控制力,以及国际标准的导向力和国际形象的赞赏与认可程度等。应当说,高等院校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软实力”与“硬实力”一起对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认识文化软实力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增强和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早日由构想变为现实。海外孔子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世界的窗口,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海外孔子学院所在国对中方合作教育机构的认知、理解、接纳与推广,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因此,要强化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意识,通过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改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一带一路”的文明之路建设以多元文明共存、交流和互鉴起航,只有用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教科文卫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发挥智库能动作用,建立起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各国间的尊重、理解和信任。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文明之路建设过程中的使者与桥梁,更要多措并举实现转型突破,其中海外孔子学院建设是重要一环。依托孔子学院中外合作的运营模式,有助于打造国际化教师队伍,创新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同时融合地方特色,建设文化软实力输出基地,从而整体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实践。

猜你喜欢

国际化山东孔子
聚焦港口国际化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