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地掷球运动在我国推广发展的创新路径
2019-07-11李盼盼
李盼盼 郑 霞 时 迪
“互联网+”视域下地掷球运动在我国推广发展的创新路径
李盼盼 郑 霞 时 迪
(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在“互联网+”视域下,通过对目前我国地掷球运动推广发展普及状况进行分析,在充分发挥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前提下,对我国地掷球运动的推广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寻找地掷球运动在我国推广发展所行之有效的创新路径,以便更科学、高效地推动地掷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
“互联网+”;地掷球;推广发展:创新路径
地掷球运动作为一项国际非奥体育运动,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因其自身独特趣味性、竞技性,倍受人们喜爱,风靡于世界许多国家。我国地掷球运动开展始于1984年7月,国际地掷球运动联合会委派场地专家阿尔贝利以及训练专家安东尼奥亲临北京体育大学,指导修建地掷球运动场地,并于此创办“地掷球培训班”[1],传授我国体育学者地掷球的知识和技能,为我国培养出第一批地掷球运动专门人才,地掷球运动正式被引入我国。
1 地掷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现状
1.1 我国地掷球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年来地掷球运动在我国的持续发展,我国各类地掷球赛事已初具规模,现由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掷球协会每年主办的全国比赛就有多项,包括:全国地掷球锦标赛、全国青年地掷球锦标赛、全国地掷球精英赛等[2]。期间我国还数次出色承办世界级掷球赛事。此外,我国的掷球运动健儿们也曾多次在世界级地掷球大赛中展露锋芒,摘金夺银,仅取得世界级地掷球比赛冠军就多达23余次,且至今两项地掷球项目世界纪录仍由我国运动健儿保持。不难看出,我国地掷球运动的竞技水平赫然已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1.2 我国地掷球运动的普及推广状况
地掷球运动在我国推广发展的这35年间,其在我国推广普及的发展速度与其竞技水平的提升速度相比,一直存在巨大落差,推广发展状态还仅仅止限于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河南、河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市部分地区的体育协会、机关单位、及部分高校和中学的特定区域内小范围的运动参与人群,推广开展颇有停滞不前之势,总体上看其运动人群的规模依然不大、活力不强,普及程度相对较差。
地掷球运动在我国的推广状态就好比一种金字塔结构:极少数处于塔顶上层的地掷球运动参与者享受着掷球比赛的激情。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群众,都或多或少知道、听说过地掷球运动,可无奈于所在地区没有得以较好推广、普及地掷球运动,心血来潮的想尝试没有场地、器材,想学习又苦于没人教授指导。而处于金字塔下层的大多数民众,或因地掷球运动推广宣传不太顺畅,或是己身消息面不够广阔,询问起地掷球运动,他们大多一脸茫然。这种金字塔构造难免让人有些无奈、哀叹,反映出我国地掷球运动的推广路径有待改善、提高。此外,在各级学校,由于教练人员的匮乏,使得有些有意向开展这项运动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人员,也未能落实普及推广[3]。
2 “互联网+”视域的产生背景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脚步越迈越大,越走越平稳,短短几十年间我国互联网发展由无至有、由弱渐强,再到时至今一片繁荣,包罗万象的互联网已然悄无声息间渗入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与大家的联系日趋紧密,持续而深远的进行着各种不断颠覆大家传统认知的历史性变革,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
“互联网+”是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与生产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广泛经济发展新形态[4]。其实质就是一种挖掘、提升和改良我国各类资源现状的动力,是推进各行各业通过融合变通实现突破、推动发展、走向成功道路的积极探索过程。
3 “互联网+”地掷球运动的推广价值
据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普及率达到53.2%,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增长率为6.2%。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5]网络普及化、人人网民化进程在我国或终将变为现实。
图1 2006-2016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图片来源: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如图1所示,我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由2006年的1.37亿人次和仅仅10.5%的普及率连年持续增长,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网民已增长至7.31亿人次并且普及率已高达53.2%。伴随着网络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各式各样繁杂庞乱的信息时常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在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必要依赖良好的战略性推广、宣传。而互联网优势恰恰在于其基础网民越多,所产生宣传力、影响力、号召力等就越大。
而在我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数不胜数的传统行业都已被或正被颠覆,各行各业争相展开“互联网+”的新型发展模式,大家都紧随互联网时代步伐,积极进行着互联网+自身所处产业相关的创新和变革,力求从互联网时代中寻求与其自身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出路及增长点。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区域经济及其它影响因素等存在千差万别的变化,各省市、各地区的地掷球运动普及发展情况、竞技水平状态等呈现明显不均衡态势,地掷球运动在很多地区的推广至今一片空白。在网络上搜索地掷球运动,几十年来相关软文报道少之又少,搜索地掷球教学视频,搜索结果能出现很多,但没有却无专门地掷球教学视频,都是些很久前的地掷球比赛片段、场景,不难发现地掷球运动与互联网缺乏高效融合。
在“国发(2014)46号文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办发(2016)77号文件”等政府陆续颁布的体育产业相关文件刺激下,进行我国地掷球运动推广的改革已是迫切所需,通过地掷球运动与“互联网+”相结合,借力于互联网所特有的高度开放性、共享性,使地掷球运动得以较好的普及到各省市、各地区,逐步提高各级大众的运动参与度,逐渐抹平其在我国各省市、地区普及发展的不均衡态势,使其在我国的发展逐步走向全民化、智能化以及健康化等。
4 “互联网+”视域下我国地掷球运动推广发展的创新路径分析
地掷球运动作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背景下所鼓励推行的一项大众皆可参与的休闲健身性体育运动,广大人民群众对其却是知之甚少,远谈不上广泛、积极地进行参与,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内容空泛,最终导致提起地掷球运动,很多人都是一脸茫然的尴尬局面。互联网+视域下我国地掷球运动的推广发展路径可具体划分为教学传播和宣传推广两个侧重目标,而这两个目标间又同时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4.1 教学传播
教学传播作为地掷球运动教学部分,是地掷球运动在我国得以良好推广发展的一项必备条件。相较采取言语复杂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自然易懂的直观影像呈现教学内容更易使大家所接受,其主要教学方式可凭借视频教学形式展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加上传播人员稀缺等多因素限制,地掷球运动在我国的推广传播一直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普及开展不普遍、不广泛。若将该问题置于互联网视域下进行质化研究,这将不是难题,只要连接网络,地掷球运动的教学传播者便可脱离地域和时空限制,以一己之力,通过在互联网上推送地掷球运动的教学视频,轻松实现覆盖全国各地的地掷球运动教学。同时,掷球爱好者们也可配合互联网上《地掷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等文字讲解及专家视频的留言互动环节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交流、学习。这是一个事实,这真的可以令你达到那种无论置身何地,处于何时,只要想要学习、愿意学习地掷球运动,便可便捷、高效足不出户地汲取地掷球运动的理论精髓。
互联网推送地掷球运动教学视频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原始的、比较简单且易于操作的一种方式是只需要上传者把录制好的地掷球运动教学视频上传到优酷、土豆、爱奇艺等主流的视频网站进行共享,广大相关爱好者们便可在网络连接良好的情况下轻松搜索到并且点击进行观看学习。这种现代化的视频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很好的在降低教学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加快各个地区地掷球运动的推广发展进程。此外,在腾讯最新公布的2016数据中显示,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累积关注微信公众号用户突破4亿。微信公众号数目突破1000万,且每天以1.5万的速度增加。微信已经成为第一大移动终端信息传播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媒体平台[6]。近年来比较火热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小视频等以其个性化的精准推送也强势的俘获着人心,令广大受众和爱好者们所推崇喜爱,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形式也必将成为为地掷球教学传播的未来的一种创新发展路径。如近一年多来一直在试水着改变地掷球运动传播现状并坚持运行的有关地掷球运动知识的微信公众号海大掷球、掷球运动等,为地掷球运动的网络传播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地掷球运动爱好者们所关注和喜爱。
4.2 宣传推广
互联网+视域下的宣传推广又可称为网络媒体的传播,具体到我国地掷球运动的宣传推广方面,就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广域浩瀚的交互平台做为背景依托,以其宝贵的海量网民资源为对象所进行的各种地掷球运动相关的软文报道、动态推送,以及其它围绕其所进行宣传推广措施。网络媒体的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它是继报纸、电视、广播之后迅速成长的“第四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当代传播信息最先进、最迅速的工具之一。[7]
4.2.1职能的充分利用
4.2.1.1协会重宣传
我国的地掷球运动拥有官方网站:中国掷球协会网,且该网站下设新闻委员会,以便协助新闻单位组织、安排地掷球运动的新闻宣传,同时还兼具地掷球运动的比赛、广播工作。政府及协会工作人员应加大对该部门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的传播,把地掷球运动的宣传工作做大、做好、做精。
何为做大、做好、做精?做大,就是充分展现渗透力,利用各种网络传播媒介,如在各门户网站主页设置推广链接,在微博、微信、QQ、论坛、博客、贴吧等网民较为集中的交流平台进行推送地掷球运动相关软文或是其他宣传信息,以便系统性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宣传引导,使宣传达到最大化;做好,就是宣传要注重亲民化、感染化、专注化,充分调动广大受众的力量,形成“小浪花”掀起“大波澜”,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做精,就是宣传内容要新颖、博人眼球,尤其注重内容深度,让人通俗易懂,而不仅仅是生硬客套话、官话等。
只有这样,地掷球运动才能更快速、充分、全面地被大家熟知,随着其社会知名度上升,该运动的推广发展进程才能得以更快更稳推进。
4.2.1.2网考准激励
由于我国地掷球教练人员严重匮乏,国内只有“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不定期的开办一些地掷球培训班,其它没有任何组织或机构开设此课程,缺少正规的裁判员、教练员培训资格认证[8]。在进行地掷球网络教学传播的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有必要设立网上报名考试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开通网上报名系统让广大私下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掷球爱好者积极进行预约报名考试,并根据各个地区报名情况设置考点统一安排相关的理论考试,接着对笔试通过的优秀学员采取免费或象征性收取少量人工费的方式进行集中技术培训,然后安排实场技术考核,根据实场技术考核情况给予相关资格认证,并进行网络系统同步认证。这样,既可合理利用互联网调动广大掷球爱好者学习地掷球运动相关理论的激情,又能使我国地掷球运动教练队伍的新鲜血液得以较好补充,有了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支持,地掷球运动线下推广发展之路才拥有发展保障,以火焰蔓延之态势发展将指日可待。
4.2.2精神引导的情感共鸣
环视当下,人们所需已不单单仅是面包与牛奶,更需要精神的引导,渴望情感的共鸣。由于体育励志类各种影视作品在深化运动魅力的同时,更注重于宣扬和传播一种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从最早虚心奋进、顽强拼搏、振兴民族的精神,到现今挑战自身生命极限、讴歌人类顽强而美丽的人性主题[9]等,满满正能量,在震撼大家灵魂的同时激励大家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被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而从另一角度看,这种传播也潜移默化间较好推广宣传了影片所涵盖的主题体育运动,促进其大众认知度,推动了体育运动的良性发展,使其传播发展越趋顺畅化、广域化。例之前很火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在上映之后炙手可热、令大家群起沸腾的影片便较好的诠释了这些方面,把摔跤这项体育运动以一种饱满的正能量形式活灵活现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在宣扬体育运动、利用影片震撼大家心灵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家对摔跤运动的认知,促进了大家对摔跤运动,进而对体育运动的着迷与炽热喜爱。
但是地掷球相关网络励志、宣传视频或其它相关影片等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还处于尬尴的真空区域,迫切的渴望着被开发和利用。因此,社会各界有必要制作些以地掷球运动为主题的体育类影视作品,潜移默化间培养人们对于地掷球运动的兴趣、塑造人们意志品质、促进人们团结合作、拼搏向上精神的进一步升华,通过在影片中刻画和表现掷球运动的力与美、人物的精神与毅力、拼搏的梦想与反转的现实等一系列生动传神的场景、动作以及语言,最终迅速引导大家对地掷球这项运动由陌生渐变为认识、熟知,再到喜爱,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不能自拔的疯狂参与到地掷球运动。
5 结语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巨大红利蛋糕诱惑的深度发酵以及不断激增的庞大网民规模,互联网与体育的结合必将成为大势所趋,充分的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广袤浩瀚的智能平台,我国地掷球运动的推广发展之路定将更加顺畅无阻。
[1]李月娟.对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地掷球运动的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8):49.
[2]中国地掷球协会.地掷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0)[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
[3]金子木.高校开展地掷球运动的意义与前景[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4]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8-21.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52022.htm.
[6]管玉蓉.网络传播与武术推广[J].商情,2013,41:281.
[7]袁永军.大型体育赛事微信传播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6.
[8]段家明.我国地掷球运动市场化推广探析[D].陕西:西安体育学院,2015.
[9]宋志伟.体育影视剧对青少年运动观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4):20-21.
Innovation Path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ound throwing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LI Panpan, etal.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Zhejiang, China)
李盼盼(1990—),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