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错题“明”学生

2019-07-10郑小煌

新课程·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维定势

郑小煌

摘 要:何为“明师”?“明师”应该是明白之师,明白自己,明白学生,明白什么是教育,明白应该如何去教育,明白怎样的教育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成长。名师罗鸣亮阐述了“明师”不单要明自己还要明学生,“明师”应该是明亮之师,自具慧眼与匠心,看清学生的困惑,基于学情因材施教。素质教育也突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错题资源的价值,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分析错题;明了学生;思维定势

一直以来我都从教高年级的数学,今年任教四年级数学,面对一个全新的班级,我课前精心备课,课上用心讲授,可是课后作业完成总是不理想。我想可能从教学速度上我着急了,于是我在教法、学法上做了调整,主要从学生的错题着手去改变。纠错主要结合各传统的方法,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才发现自己对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的思考还不够透彻。错题不单是学生反思的对象,更是老师反思的源头。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错题资源”变得尤其重要。很多教师会通过不同方式把错题利用成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如,要求学生将错题整编成错题集,或是将错题作为反例进行教学,又或是将错题订正后通过举一反三,再将练习巩固进行到底等。但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追根到底还是要寻找出错的根源,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换位思考,正确看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学生的角度走“进”错题,明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所谓“进”即“近”学生的错题,不要看到学生错成一片,不问原因逮到就一味地责备,这时老师的感性掩盖了理性,错题没解决,倒弄得课堂气氛紧张严肃,这样不但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要的是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再深入错题去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学习行为,从而做到“明”学生。

下面我就以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例浅谈如何把错题作为一个载体,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学生,最终找到错误的源头。常见几种错题的原因浅析:

一、感知错误

错例:在完成不同计算题时,将运算符号“+”看成“÷”,把数字16看成6或把109看成169等。

题目中的运算符号和数字看错或抄错,学生受到思维发展程度的制约,就容易造成在观察题目时,感知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易抄错数和符号等。有时学生正确理解与记忆题意之后,增加了新的条件或歪曲了题意,在解题过程中却忘了题意的部分内容,这也可视为跑题现象。可见感知错误的产生与学生的注意力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尤为重要。

二、思维定势导致错误

错例:在学习了小数乘分数后,遇到过2.5×这样的题目,学生在约分时就会把它约成“5”,因为学生脑子总会出现5×5=25。

上述例子就是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而导致的错误。思维定势即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原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人的活动和思维产生着深远影响。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周围环境和问题不变时,借助思维定势能够帮助人们迅速解决问题,然而当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思维定势极易造成错误,因此在讲解典型错例时要加以引导,向学生强调认真审题避免出现此类错误。

三、概念模糊导致错误

错例:亿级含有4个数位,分别是(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多数学生写成(亿、十亿、百亿、千亿)。

课標要求低年级数学只需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即可,到了中高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具有逻辑能力。概念是进行数学学习的基本前提,也是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保证。概念模糊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述错例的原因就是学生对数位与计数单位两个概念模糊混淆。若出现这种错误时就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增强记忆,课堂知识点必须当天消化,复习必须经常化,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链,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

四、不良习惯养成错误

错例:在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下面画“//”,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下面画“┻”。学生题目不看清楚,相交也画“┻”。

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审题不认真,习惯养成不好。进入四年级,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学习习惯不好,错误就特别容易出现。其次是完成作业拖拉,究其原因都是习惯惹的祸。如果说低年级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开始,那么从四年级开始便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和最后定型期。学生既要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又要进行课外拓展,如果不能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可能陷入学习困境中。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克服这个习惯缺陷,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成后认真检查,这样可以让他养成为自己作业负责的好习惯,还可扩展到预习、复习、查阅资料、记笔记等方面。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课堂差错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想法和行为。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产物,是真实课堂情境再现的重要内容。错让我们每个教师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发展特点,错是为了学生不再错,所以让我们坦诚面对、真诚接受学生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错误,把它当成是一种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心智,焕发课堂的活力。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思维定势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初探中学生物教学中知识“盲点”的扫除
克服思维定势的问题情境创设举例
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单元复习
高中历史教学要打破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