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

2019-07-10王娜娜

文教资料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传统文化幼儿园

王娜娜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幼儿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的应用意义,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深度、类型、实施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苏州桃花坞年画为例提出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措施,旨在为相关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效性,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幼儿园    课程资源    苏州桃花坞

幼儿所处的地域文化对其成长与生活具有较大关联,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文化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应积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将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1.幼儿课程开发与建设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

1.1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国学大师南环瑾曾说:“民族的繁荣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注定是不会进步、没有希望的。”目前,随着中国大门的敞开,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涌入,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威胁,正在逐渐流失,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迫在眉睫。因此,在幼儿课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建设,提高新一代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

1.2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目前,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认为家长的溺爱是理所当然的,长此以往,尊老爱幼、自立自强等优秀传统美德逐渐流失。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们开始追求名牌与进口货,吃着“肯德基”,玩着“芭比娃娃”,过着“圣诞节”,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幼儿园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其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中华文化的启蒙下做有根的人,为其良好品格的形成与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促进幼儿园的特色发展

当前幼儿园教学设施逐渐得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逐渐多元,可以将中年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和青年教师的创新、灵动有机结合,在《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突显资源特色,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设备的辅助下熠熠生辉[1]。

2.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2.1课程资源挖掘不够深入

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存在表层化、不深入等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文化资源的应用没有与幼儿实际生活充分结合,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相互独立状态,导致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部分教师辛苦得到的活动材料,幼儿只是一时新鲜,无论教师如何耐心劝导,幼儿对这些资源的兴趣总是十分短暂、表层互动,一旦活动结束,这些资源便被束之高阁,成为与生活无关的“死知识”。例如,某大班开展了“蟳 蜅女簪花围”手工制作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材料供其操作,但幼儿在完成作品后便很少再关注这个主题,更没有从中获取深刻的知识与启示。另一方面,教师过于注重传统文化资源带来的教育结果,忽视幼儿与资源互动时产生的隐性教育价值。例如,某小班开展民间童谣活动,教师直接将童谣教给学生,并在活动中让幼儿多样化、反复地朗诵,力求使幼儿加深记忆,背诵,但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幼儿很快便忘记,这些均是课程资源挖掘浅层化所致。

2.2课程资源开发种类单一

部分教师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筛选时,目光过于狭窄,缺乏对资源的全局性考虑,存在资源开发种类单一等问题,不但忽视其他资源的应用价值,而且增加单一资源载体的教育压力。例如,某幼儿园以木偶为载体,要求全部课程活动利用这一资源,导致部分课程的资源利用过于牵强,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產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传统文化资源运用的理解和认识不清,在资源开发中过多生搬硬套他人做法,不知所以,从而陷入表层资源开发、资源种类单一、低效开发的教学困境之中。

2.3课程实施过于泛化或孤立

部分教师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时存在泛化或孤立等情况,其中泛化主要是指:教师将文化资源硬性地套入课程活动中,使同一资源在教学、生活、游戏等多个活动中均要展示出来,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教育效果的提高。例如,区域活动的开展本质上是为了体现特色,将本土资源加入其中并无不可,但部分幼儿园在全部区域活动中均硬性融入传统文化,要求所有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均要彰显本土特色,这便使区域内容、材料投放逐渐变得单一,区域活动的选择空间也受到限制,影响幼儿的感受和体验;孤立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师投放的文化资源与课程内容相互独立,将二者割裂开来,在内容上缺乏有效联系与整合,甚至部分教师采用单一途径,将全部文化资源借助教学载体实施,影响幼儿的学习与体验[2]。

3.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应用研究

3.1课题来源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世代流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苏州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是吴地文化中一支独特的艺术之花,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对此,本文以苏州桃花坞年画为例,对幼儿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进行研究。

3.2研究目标

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目标,开展一系列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多样化活动内容与形式,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活动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幼儿园、教师、幼儿的共同发展。

3.3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针对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以苏州桃花坞年画为例,将课题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1)收集傳统文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2)组织鉴赏年画,培养幼儿的和谐观念;(3)讲述历史故事,引导幼儿思考与动手创作。

通过对苏州桃花坞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在注重幼儿课程思想性、教育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情操[3]。

3.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3.4.1广泛收集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在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中,教师与家长起到关键作用,根据《幼儿教育发展纲要》中的内容,积极树立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理念,按计划分工收集相关资料,再通过检索文献、网络查询、外出采风、家长协助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传统文化资源,使课题资料库变得更加丰富。首先,大家一同翻阅相关理论书籍与资料,如《苏州文化丛书》《苏州桃花坞年画》《幼儿游戏》等,了解苏州民间教育与艺术文化;其次,教师组织幼儿一同参与外出采风收集素材,如参观桃花坞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一边欣赏优美的陈列作品,一边聆听老艺人介绍关于年画的制作与所用材料;在采集课题材料时,可对相关资源进行挖掘,如苏州扇子、丝绸、丝竹等,在采风过程中切身感受苏州文化的源远流长;家长们带来《苏州年画》的VCR合集,还有一些苏州刺绣、丝绸、年画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大量材料;另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络上下载许多图片与音像资料等,并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桃花坞年画图片打印出来备用。

3.4.2赏析年画,树立和谐观念。

苏州民间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还有许多创新之处,能够与现代艺术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创造性。在《纲要》中艺术“内容与要求”指出,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了解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其情感与审美情趣,树立和谐观念”。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注意体现内容的时代性。例如,《一团和气》桃花坞年画属于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中充分体现出民间特色与浓郁的乡土气息,该图为圆形,一位身材圆润、笑呵呵的慈祥老人盘腿而坐,容貌和善,双手展开一副长卷,上面写着“一团和气”,这一思想不但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和”的认识与推崇有所关联,还与我国当代提倡的“和平”“和谐”关系紧密。将此类年画作品引入幼儿绘画课程中,能够以新颖时尚的内容吸引幼儿的眼球,以美好的寓意在幼儿心中播下美的种子,使其从小树立和谐观念,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感受美、欣赏美[4]。对于小班学生可鉴赏一些桃花坞中关于苏州园林风景的作品,并从中学习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道理。

3.4.3通过历史故事引导幼儿动手创作。

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普遍具有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动脑思考,并从中获取启示。桃花坞年画中除了具有传统观念、伦理道德的反映外,还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民间故事,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岳飞精忠报国》等,桃花坞年画将民间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纳入创作,产生杰出的作品,在推广故事的过程中弘扬了民族精神。在幼儿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可将其作为重要资源,通过讲讲、想想、画画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与桃花坞年画的创作特点、形式相结合,画出自己心中的穆桂英、岳飞等,使幼儿们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开阔审美视野、拓宽审美认知领域、激发热爱民族的情感,初步了解什么是真、善、美。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新内容。将传统文化资源渗透到幼儿课程中不但能使他们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开阔视野、丰富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当前幼儿教育的时代性与创造性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波.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的适宜性研究[J].语文知识,2016(8):76-78.

[2]葛东娟.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3]吴冬玲.“桃花坞木刻年画与现代产品设计”主题教学研究——以旅游纪念品主题教学为例[J].艺海,2013(7):180-181.

[4]田华.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民间美术桃花坞年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2):85-87.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传统文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