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感统游戏与体育游戏相融的育人价值探微

2019-07-10鄢云珍

教师·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体育游戏

鄢云珍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们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感统游戏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文章对感统游戏进行阐述,并在分析感统游戏与体育游戏有效结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其具备的育人价值以及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感统游戏;体育游戏;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5-0097-02

一、感统游戏概述

感统游戏指的是利用游戏训练形式,矫正学生的感统失调情况。例如,通过对平衡台、滑板以及平衡木等器材的运用,创设自由、轻松游戏情境,使学生的平衡能力与协调能力得到一定锻炼,促进其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增强,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小学体育教学而言,有效融合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不但可以消除学生的消极心态,让其保持活泼状态,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与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

二、有效结合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的可行性

(一)小学体育趣味性较高

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在6~12岁,普遍存在自控力差、充滿活力、好玩等特点,在这一阶段,兴趣是其做任何事情的主要出发点。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必须调动其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其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进步。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小学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尽量使用与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相符的教学器材。同时,还应该有效结合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二)感统游戏具备独特性

感统游戏属于独特训练游戏,其专业性较强。通过调查可知,3~12岁是矫正感统失调情况的最佳阶段,而这正和小学阶段相重合。由此看来,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的结合具有可行性。同时,感统游戏的开展还会涉及众多器材,而大部分器材与体育教学器材特点相符,所以,把感统游戏运用到体育游戏中,让学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感统失调问题。

(三)体育改革需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小学教学质量有所提升,而改革的重点是健康第一,尊重学生差异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感统失调情况的存在,学生极易失去自信心,会对体育活动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健康发展。因此,实现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的融合,不但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需求。

三、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融合的育人价值与具体措施

(一)育人价值

1.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小学体育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运动技能进行强化,并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增强,有效结合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正好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以小学二年级为例,在上体育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蹦床、脚踏石以及平衡木等设备的利用,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骑瑜伽球参与跑酷竞赛,之后把平衡木看作走钢丝游戏,最后让学生在蹦床的帮助下,完成悬挂乒乓球并摘取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可以对学生配合能力与协调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还能够增强其体能与毅力。而这一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只需要简单搭配一下现有器材,就可以营造游乐场这一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让其在愉快游戏中获得一定进步。

2.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把感统游戏运用到小学体育游戏中,还可以促进学生情感品质与心理素质的增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感统发育不协调的学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体育项目对肢体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感统发育不协调的学生由于动作不规范或者是无法跟上教师动作会遭到其他同学嘲笑,这会大大打击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不利于其更好地成长。感统游戏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感统不协调的学生,通过对器材的运用,学生可以真正感受体育活动的独特魅力,并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增强自身心理素质。例如,在实际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丢沙包的游戏,让学生以小组方式用沙包对单杠上悬挂的乒乓球进行击打,这样在互相帮助与配合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实际活动中,而感统不协调的学生也可以有效改变自身的畏惧心理。

3.有利于增强学生脑力

将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结合在一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现有体育教学形式。这种游戏需要学生主动开动脑筋才能完成,所以可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小马过河情境,让学生在不用手脚的前提下,把运动垫子从河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用肩膀夹、借助工具、用背驼以及用头顶等,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强,从而促进其运动智慧的提升。

(二)具体措施

1.有效结合二者目标

小学体育课程属于技能性课程,改变行为态度、增强体能以及掌握技能是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也就使各种活动性游戏与身体训练成为主要教学方法。而这正是有效融合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的突破点,在多样化体育游戏活动的作用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兴趣,促进其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并且还能够在促进其动作协调性与灵活性提升的同时,对其乐观态度与坚强意志进行有效培养。在实际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通过身体和环境、场地以及器材之间的作用,学生各种感官会得到相应刺激,而在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以及平衡知觉等的发展下,其可以对自身动作进行灵敏控制。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把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的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其既可以提高学生体质,还能够增强学生心智。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体育活动中,不同活动会让学生受到不同感觉刺激。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受到合理有效刺激,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首先,应该加强前庭运动觉输入。前庭刺激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增强身体平衡感与协调紊乱神经系统,教师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对训练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旋转或线性运动形式、动作速度快慢、主动运动是否存在阻力。通常情況下,小幅度、有规律、慢的刺激可以让人产生安定感觉,而大幅度、无规律、快的刺激则会让人兴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抱球走平衡木、俯卧滑滑梯以及青蛙蹬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促进其身体对感觉信号舒适度与敏感度的提升。

其次,加强触觉输入。触觉输入的目的是为个体建立更好的触觉神经系统提供帮助,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区辨、轻触以及深度触压。通常情况下,重压带有安抚效果,轻触会让人提高警觉性,而区辨触感则和动作计划、身体直觉等存在联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沙地赤脚跳、大笼球压滚等游戏,把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有效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过程中,增强自身体质,掌握一定技能。

最后,加强本体感受刺激输入。本体感受刺激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提升,还能够安定神经。教师可以通过跳绳、走线、乒乓球以及袋鼠跳等活动,对教学课程进行开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对器材的开发

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的结合需要大量体育设备作为基础,如滑板、平衡板、跳床以及独木桥等。因此,在具体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结合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促进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开动脑筋,对器材使用方法进行创新,提高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有趣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应的体育活动中。以大笼球为例,其是一个有弹性的充气圆球,通常直径在60~100厘米范围内,教师可以通过仰卧、坐以及压滚等方式,对这一器材进行运用。在仰卧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腹部当作支点,在大笼球上趴卧,并保持目视前方,同时,教师或者是其他同学要抓住其双脚,使其与大笼球共同转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学生平衡感进行有效锻炼。在坐的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坐在大笼球上,由小组成员扶着手臂并向前、向后推动,让球体进行转动;或者是利用大笼球弹性,让学生做一定节奏的上下振动。在压滚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仰卧或者是俯卧在地板上,并在其身体上滚动或轻轻挤压大笼球,让学生感受到触觉刺激,并让其通过手脚来抵抗,从而促进其运动企划能力的增强。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安全的重视,为感统游戏划出专门的训练场地。例如,学校可以划出一部分操场与两个教室,把其当作室外与室内两种训练场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防止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发生危险。

4.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教师还应该对自身教学观念与方法进行创新,实现游戏活动的多样化,让学生可以在新颖游戏环境中得到相应进步。通常情况下,由于自信心的缺乏,感统失调的学生很少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得到安全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感统游戏的作用,凭借简单、趣味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中,并真正体会到成就感,以此来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例如,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猪过桥游戏,让学生以小组接力方式通过处于晃动之中的独木桥,独木桥主要是由竞争对手进行晃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感受游戏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保留珍贵记忆,还能够促进平衡能力、集体意识以及良好竞争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结合感统游戏和体育游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必须了解感统游戏特点,并通过有效结合二者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加强对器材的开发以及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方法,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井 丽.刍议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与感觉统合训练的融合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241.

[2]赵非一,段怡汝,夏小芥,等.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育游戏对发展障碍儿童临床康复疗效的评价[J].体育学刊,2016,23(4):127-134.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体育游戏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