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9-07-09俞乐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价值分析临床诊断

俞乐平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将其与同期42例非原发性肝癌对照组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相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测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情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帮助判断患者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为后续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临床应用意义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自身抗体检测;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2.41-01

肝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原发性肝癌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确定的肝癌疾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检测和检验,有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帮助和支持[1]。肝癌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属于一种相对有效的检查方式,尤其是相比于很多漏诊率较高的检验方式而言,自身抗体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发性肝癌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2]。为了详细了解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本文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将其与同期42例非原发性肝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42例非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2例,女性19例,男性2.3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564±328)岁;对照组患者42例,女性20例,男性22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431±25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标本采集,而后对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于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作为检验使用标本,对两组肝病患者分别进行抗可溶性抗原ENA、抗核抗體ANA、类风湿因子RF的对应检测。而后根据患者肝癌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情况,对患者的肝功能水平进行检测,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数[3]。整个检测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检测环境以及检测操作,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ENA谱、ANA、RF等,另外比较肝癌患者肝功能指标情况,包括AST、ALT、TBIL、ALB等水平[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以t为结果检验,以百分数(%)表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情况中,ENA谱阳性共计5例,占比例1.190%,ANA阳性共计20例,占比例4762%,RF阳性共计6例,占比例1429%,总阳性率452.4%;对照组自身抗体检测阳性情况中,ENA谱阳性共计3例,占比例714%,ANA阳性共计8例,占比例1905%,RF阳性共计4例,占比例952%,总阳性率2619%。研究组抗体检测阳性患者AST、AIT、TBIL、ALB指数分别为(1.3429±5254)U/L、(16087±5527)U/L、(1.3269±5744)μmol/L、(2854±719)g/L,阴性患者AST、AIT、TBIL、ALB指数分别为(10586±5642)U/L、(1.1537±4184)U/L、(10567±4028)μmol/L、(3364±784)g/L。研究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情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一直是临床诊疗活动中的一项难题,越早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能够越早的开展对应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现阶段的很多辅助检验方式在判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疾病病情方面效果不佳,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使用自身抗体检测方式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使用自身抗体检测方式检验肝病患者可以发现,不同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情况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特别是很多研究中将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其他肝癌患者和普通健康人员相比较后,可以明显的发现肝癌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更高,而且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验后可以发现,原发性肝癌自身抗体检测呈现阳性的患者肝功能状态相较阴性者更差,因此自身抗体检测对肝癌患者而言是具有比较重要的检验意义的[5]。通过了解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情况,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通过其他辅助检查方式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后续治疗也提供比较好的帮助。本次研究,比较分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原发性肝癌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情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帮助判断患者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为后续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临床应用意义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闫高波.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04):30-31

[2] 曹长春.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02):178-180

[3] 门翼君,马顺高,秦红群.自身抗体检测在早期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仪器,2014,1.2(06):2.1-2.3+15

[4] 周搏,孟存仁,吴蓍妍,刘威,赵清斌,颜景灏,刘欢,薛黎.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1.2):1625-1628

[5] 肖华,陈进伟,谢希,刘一鸣,李芬.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02):209-2.14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价值分析临床诊断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3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TACE序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