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住院程序对肿瘤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的影响

2019-07-09邢健鹦陈晓玲刘凯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肿瘤患者

邢健鹦 陈晓玲 刘凯

【摘要】目的:探讨预住院程序对肿瘤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1.2月肿瘤内科一区实施预住院程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肿瘤内科二区实施传统入院方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共2.408例患者,住院天数6+5天,住院总费用7429.32+6419.77元。对照组共2867例患者,住院天数6+4天,住院总费用8510.335+5642.59元。住院总费用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7.495,P﹤0.01),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1.372,P=0.17)。结论:实施预住院程序能降低患者住院总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达到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

【关键词】预住院程序;肿瘤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209-01

预住院程序是指门诊医师根据非急诊病人病种引导患者到诊疗服务中心预约,且临床科室提前一天开出院医嘱并进行出院结账,释放床位;诊疗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当天在中联信息系统下,根据释放床位数,及时通知明日预住院患者按要求来办理入院手续,住院当天在预约诊疗服务中心一站式完成一系列院前检查,从而缩短总住院日,同时加快医院床位周转,达到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有利于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一种管理模式。本文以某一段时间肿瘤内科一区和肿瘤内科二区肿瘤患者为例,阐述开展预住院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海南省人民院肿瘤内科一区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施预住院程序的2.408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肿瘤内科二区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按传统入院方式的2867例腫瘤患者作为对照组。

1.2 入排标准 凡是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入住肿瘤内科二区,拟接受化学药物治疗,遵循预住院程序的患者均可入组为对照组;凡是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入住肿瘤内科一区,拟接受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可入组为观察组。排除标准:心梗一年内,冠心病,心功能III、IV级,慢阻肺急性期,脑梗塞半年内,肝功能child-pugh C级,慢性肾功能不全做肾替代疗法期间,哮喘急性期。。

1.3 方法 以2014年1月-1.2月肿瘤内科二区实施传统入院方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直接入住到病房,各项检查均在住院期间完成。以2014年1月至1.2月肿瘤内科一区实施预住院程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暂时分配虚拟床位,没有真正入住到病房,其各项常规检查在入住前直接完成(各项检查费用计入到住院费用)。住院结束后,收集数据,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和合并基础疾病进行均质性比较。之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6+5天(中位数+四分位距),住院总费用7429.32+6419.77元。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6+4天(中位数+四分位距),住院总费用8510.335+5642.59元。住院总费用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7.495,P﹤0.01),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1.372,P=0.17) (表1)。

3 讨论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增长滞后,且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增高,医疗服务供不应求,导致医患矛盾日益突出,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群众住院难问题。住院天数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医院内涵建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实施预住院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住院检查时间,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且预住院程序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补充手段是住院患者特殊检查(住院无法完成或者是完善检查后发现需要加做的检查)的绿色通道,进而减少患者流失[1]。为此,预住院诊疗程序在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床位周转,减少住院总费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

两组的住院天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病人因素:因年龄与合并基础疾病差别无统计意义,且已剔除病情危重患者,针对病人的主观因素,考虑主要为无亲属陪护影响恢复或患者家属对病情不放心,主动要求延长住院时间或是病人指定主管医师造成等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医院因素:各级主管医师治疗方案考虑不同导致重复检查,诊疗规范落实不到位,治疗方式多样,患者化学药物治疗周期固定、常用药物断货;3.社会因素:商业保险病人住院时间长可以得到额外补助,外地医保病人因为出院后需要再次转诊或再次付款而不愿出院,另医保病人休息日不能办理出院手续。

预住院程序的实施必须在安全、规范、可行的原则下运行,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是整个诊疗过程的核心内容,且任何一项管理措施必须拥有一套规范的操作准则和流程,预住院管理模式的流程不能局限于医院内部人员了解,应该对病人透明,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一个手段,还需有制度上和费用报销流程的可行性。当然,预住院程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持,故此必须保证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这需要医院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3]。

参考文献:

[1] 周慧芬,潘景业,张纯武等.实施预住院制度降低平均住院日[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9,29(5):7-8.

[2] 赵纯武,翁剑平,张纯武等.温州市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预住院实践.果评价[J].医学与社会杂志,2010,2.3(7):61-62.

[3] 王光明,许艳贞.国内门诊预约诊疗开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02):83-86.

猜你喜欢

肿瘤患者
PBL教学在阿片类药物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化疗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