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2019-07-09陈红燕
陈红燕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采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5例,分别采取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MLHFQ评分高于研究组,对照组SDS评分、SAS评分高于研究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143-02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且高发于老年人群,有研究表明会有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负面情绪,这样不仅仅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还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和不良情绪[1],现通过研究我院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0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173月,到20193月结束,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61-79岁,均值(659±422)岁,病程06-18年,均值(49±094)年;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60-78岁,均值(667±477)岁,病程05-19年,均值(51±1.11)年。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②心功能分级>Ⅱ级;③发病之后未进行治疗;④年龄大于60岁;⑤所有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碍者;③自身免疫力低下者;④哺乳期妇女和妊娠期妇女;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⑥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给予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指导护理,并详细评估患者的情况,遵照医嘱来监督患者的饮食和用药情况,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指导。研究组则行综合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心理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常会发生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首先应当评估患者的真实心理,并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启发、支持、暗示、劝导、鼓励、解释等,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并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帮助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让患者在最佳的状态之下面对治疗[2]。②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应当以高营养、易消化、清淡、低盐为主,每餐不宜过饱,也应当多食用水果、蔬菜等食物,并严格控制钠盐物质、脂肪等食物的摄入,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酗酒和抽烟。③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情况嘱咐患者进行早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应当采取循序渐进、逐渐适应的原则,并以不出现气喘、胸闷等症状为最佳的运动强度。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进行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休息活动和大小便、进餐、洗脸、穿衣等日常活动,护理人员需每天要求患者运动两次,每次运动持续时间约30分钟,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进行即可[3]。④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详细告知患者用药的剂量、药名、用法、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告诫患者需遵照医师医嘱进行服药,不能够多服药、少服药、停服药等,并指导患者定量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不可随意的停药或增减服药的剂量,并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4]。⑤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指导和健康知识宣传,并让患者注意传染源,并避免用力排便、饮食不当、激动、过劳、感染等疾病诱因的出现,护理人员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若是出现了呕吐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饱胀、无力、疲惫、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求患者及时就医,并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服药,并鼓励患者自行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疗效,并定期上门对患者进行随访[5]。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①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在量表中主要包括了社会关系、疾病表现、情绪状况、体力受限等四个方面层次,且一共包含了2.1个条目(每个条目为5分),量表总分为105分,患者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差。②心理状态: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量表中评分大于70分为严重抑郁和严重焦虑,评分区间为60分到70分为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评分区间为45分到60分为轻度抑郁和轻度焦虑,评分越低,则表明患者情绪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来统计研究中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s)进行表示,再则用X2和t值来分别检验,当结果显示P<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在护理前,研究组MLHFQ评分为(822.3±22.42)分,对照组MLHFQ评分为(8188±22.34)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之后,对照组、研究组MLHFQ评分分别为(6615±1.378)分、(4068±1.145)分,两组相较,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2心理状态
对照组患者SDS评分为(61.2±536)分,SAS评分为(629±51.1)分,研究组依次为(443±499)分、(415±594)分,两组患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反复住院、多并发症、高死亡率等特征,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疾病尚未有根治的治疗方法,但是若是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则会导致病情不断恶化,随后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临床上综合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护理模式[6]。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较长,且病情反复,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负面情绪,从而会导致患者发生应激反应,最后导致心脏水钠潴留、负荷加重、外周阻力增高、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而在综合护理干预中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让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用药,也让患者学会检测疾病是否复发[7];在护理中鼓励患者进行早期运动,能够改善患者血管功能,并增强患者的耐受性,进而增强患者心功能的能力,因此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较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MLHFQ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研究组护理方法更有效。
综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并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建议推荐。
参考文献:
[1] 张哲.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9,34(09):1443-1446
[2] 吴冬琴,姜河,顾晓燕,丁小琴,张进华,史小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8):95-96
[3] 李桂红.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1):2.30-2.31
[4] 戴霞玲,马彩艳.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SAS、SDS评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148-150+154
[5] 金秀梅.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2.1-222
[6] 付宇.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2):1.2.175
[7] 王琰美,刘芝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19-220
[8] 赵艳玲.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