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2019-07-09杨伶俐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因素分析防范措施

杨伶俐

【摘要】目的:对医院中不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4200张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筛选,分析其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促进合理用药。结果:抽取的门诊、急诊、住院医嘱及出院病历等共计4200张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共241张,占574%。不合理用药的处方问题以滥用抗生素、给药间隔时间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当为主,分别为46张(1909%)、94张(3901%)、47张(1950%)。结论: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医院药学会必须加强筛查力度,及时做好用药指导,提高临床医药师的药学水平,减少或杜绝不合理用药情况,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因素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031-01

按疾病系统理论知识及药物学知识,合理用药的标准是适当、安全、经济、有效地使用药物。随着人们对药学服务的重视度日益增加,用药的合理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卫生部所颁发的《处方管理法》中对医务人员用药行为虽然进行了规范,但因调剂人员的业务能力因素,不合理处方现象依然存在,而不合理用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的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1]。为了增强医院合理用药规范,对不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很有必要,研究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急诊、住院医嘱及出院病历等2018年4200张处方进行分析,其中,门诊处方1856张,内科处方1332张,外科处方1012张。通过回顾分析法,从药剂科的医疗差错、纠纷及事故登记作为筛选标准。

12 方法

根据药物说明书、药理学知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临床配伍检索表等,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史及诊断情况,对其药方中的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配伍、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分析,统计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包括滥用抗生素、给药间隔时间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当、临床诊断和用药不符、重复给药、配伍不当等。

2 结果

抽取的门诊、急诊、住院医嘱及出院病历等处方,共计4200张,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共241张,占574%。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滥用抗生素46张,占1909%;给药间隔时间不当94张,占3901%;药物用法用量不当47张,占1950%;临床诊断和用药不符12张,占498%;重复给药11张,占456%;配伍不当14张,占581%;其他17张,占705%。

3 讨论

31 不合理用药情况

滥用抗生素:在抗菌药物品种不斷更新的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也越来越严峻,如盲目给咽喉炎、上感及任何原因引发的发热等症状都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甚至联合使用几种抗生素,使疾病不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还会使耐药菌快速扩散及增长,形成细菌耐药性。同时还能导致患者体内的菌群失调,对二次治疗的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加重患者的身体及经济负担。

给药间隔时间不当:多表现为抗菌药单次给药剂量偏多,用药间隔时间过长或果断,药物半衰期比较长,且抗生素使用的次数过多等,如头孢克洛缓释胶囊规定用药是每日2次,而本组调查中出现了每日3次情况;半衰期较短的抗生素给药的次数不够,如头孢类、克林霉素等,每日1次的给药方式无法达到正常血药浓度。

药物用法用量不当:临床常见的表现是抗生素的超剂量使用,对大多存在发热症状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而实际上,病毒所引发的上感、发热及轮状病毒肠炎等并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引发不良反应。

临床诊断和用药不符:对患者的具体疾病及其病理机制,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是实现治疗目的的关键。比如诊断细菌感染时,大多数以链球菌感染为主,选择阿莫西林或者一代头孢药效作用好,而部分医师给予三代头孢,用药不符实际,容易引发不良反应[2]。

重复给药:在中药上,六味地黄丸与八珍颗粒均包含熟地、茯苓等成分,对附件炎治疗时时有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情况,出现重复给药现象;在西药上,青霉素钠、阿莫西林都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成分,其药理机制基本一样,对于菌细胞壁合成有干扰作用,以达到抗菌效果,而重复给药不仅无法使疗效叠加,还会增加不了反应,影响疗效。

配伍不当:药物的配伍不当不仅会降低药物的效用,还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而枯草杆菌属于活菌制剂,联合这两种药物时,前者药效会被降低,后者则被抑制或者灭活;红霉素与氯霉素联合使用时,两者互相竞争会降低药效。

32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在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计的,如药效未能实现预期,使患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威胁其生命安全;出现不良反应,引发药源性疾病,加大痛苦;过度滥用抗生素对患者体内的菌群平衡产生破坏,降低机体抵抗力,产生耐药性;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等[3]。

33 防范不合理用药措施

首先,建立可行的药学管理模式,由医院质管部门及药学部门协同负责,指导合理用药,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公示、分析、处理。同时建立药理监督机制及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药物使用情况,建立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制度,定期公布不合理用药排名靠前的药品、科室及开具人员,公示处理结果。

其次,加强药学工作干预,组织经验丰富的医药师制定相关的药品处方集,以指导规范用药。同时加强医药师的培训,定期举办合理用药的知识讲座,提高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落实奖惩制度,对乱开药、大剂量用药、盲目使用高价药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培养医务人员责任理念,以促使其科学合理用药。

最后,加强发药流程的监管,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科室、疾病类型及用药需求,要求开具药方的医师和抓取药物的药师做好交接工作,给药时要加强核对,以免出现给错药和用错药情况[4]。

综上所述,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不仅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对医院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危害。因此,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确保医疗安全,临床医药师必须加强药理学知识的掌握,了解药物的最佳效果,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立辉.医院不合理用药多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6):10-11

[2] 李熠雯,吴洁琼,洪宇.94例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7,14(08):1532-1534

[3] 张赟.西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07):180-181

[4] 何心,王宇航.分析用药安全隐患 采取合理方法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81

猜你喜欢

不合理用药因素分析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