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糍的记忆

2019-07-09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火钳豆粉火盆

八岁时,我随父亲下放到农村生活了几年。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麻糍留给我温暖的记忆。

麻糍是一种糯米做成的乡土小吃。按照习俗,到了腊月才能见到“打麻糍”的场景。麻糍既是农村人对自己一年辛勤劳作的搞赏,又算是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些许年味。农村人把麻糍的制作称作“打麻糍”。把糯米浸泡洗净,晚饭后放入木制的饭甑,旺火蒸上几个小时。此时,被烟火熏黑的灶间围满了左邻右舍,有的为帮忙,也有的是为尝鲜。小孩多半熬不住瞌睡,早早上床进入梦乡。糯米蒸熟时,父亲就会把我从梦中叫醒,品尝一小碗晶莹剔透、溢满糯香的糯米饭。人们把蒸透的糯米放入石臼,兩个壮实的男人用木槌有节奏地捣,直到把糯米捣成又黏又糊。把捣好的糯米放在撒了米粉的案板上,揉成圆圆的长条,用五指掐成一个一个均匀的圆团,再用手掌一压,成了直径五六厘米圆圆、扁扁的麻糍。趁着麻糍没冷却变硬,主人端出拌好了熟豆粉、砂糖的海碗,大家拿起略微烫手的麻糍沾着豆粉砂糖,一边美美地品尝,一边说笑嬉闹。一天劳作的艰辛疲惫霎时烟消云散。

麻糍有很多种吃法,常见的是煎。把麻糍放入油锅,不停地翻转,直到两面均呈金黄色便好。煎的麻糍外焦里嫩,咬一口嘎嘣作响。如怕上火,可以蒸着吃。把麻糍放入小碗,蒸饭时置于饭甑里。蒸熟后沾着加了砂糖的炒熟的豆粉就可以吃了。

到了孩子手里,吃法就更有意思。那时,农村人的冬天多半是在柴火盆旁度过的。柴火盆烧的多是老树根,不仅耐烧,火星子还多。我和小伙伴们找来铁制的火钳,略微叉开置于火星上,把麻糍在火钳上挨个儿排好,慢慢地煨着,眼睛盯着麻糍的动静,不时用手翻动,等到麻糍两面呈金黄色且开始膨胀鼓起时,迅速拿起用衣服托着,再嘟起小嘴吹气给麻糍降温。常常等不及麻糍冷却,便掰成几块,和小伙伴分享。有时打闹着玩,故意碰一下同伴的火钳,麻糍就掉入火星里。这时,同伴免不了一声尖叫,忙不迭用火钳把麻糍夹起。麻糍黏性大,夹起来时牢牢地沾着一层火星灰,扔掉吧心有不舍,继续吃又怕不卫生。大人一旁说了:“一点干净灰,没事,吃吧!”于是,对着麻糍吹几口气,再在衣服上擦一下,煞有介事地清洁一下麻糍上沾着的灰,放入嘴中。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朱永春/文)

猜你喜欢

火钳豆粉火盆
试论速溶豆粉的几种加工工艺及技术
祖母的火盆
火钳烫发
“烧火”这件小事儿
温暖的记忆
南瓜保健型中老年豆粉的加工工艺
火钳烫发:只收4元 可定型3个月
毛线帽问:现磨的豆浆更好吗?
烤糍粑
妈妈的火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