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记红尘,染就一书芳华

2019-07-09杨小玲

课外语文·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图文并茂简洁板书设计

杨小玲

【摘要】板书,别名“微型教案”,课堂教学中一种古老而简单的重要辅助手段,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资源补充,一门充分体现教者智慧却又不容忽视的艺术。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常会因忙活于课堂各环节的安排、授课内容的繁多而忽略了画龙点睛之笔的板书设计,学生则厌烦于黑板上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板书记录而无动于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汗流浃背却又频频皱眉、摇头,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而又满脸茫然、头脑空空。适时改变这一现状显得迫在眉睫。

【关键词】板书设计; 简洁;创新; 图文并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板书,别名“微型教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课文教学的资源补充,教者智慧的充分体现。一个好的板书,有助于学生有层次地掌握知识的体系,强化记忆,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常会因忙活于课堂各环节的安排、授课内容的繁多而忽略了画龙点睛之笔的板书设计,学生则厌烦于黑板上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板书记录而无动于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汗流浃背却又频频皱眉、摇头,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而又满脸茫然、头脑空空。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板书设计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

一、简而不陋,循务实精简之美

板书,实则就是课文主线的体现。内容过于烦冗,不仅会显得累赘,更体现不出教师的真水平。为此,简而不陋的板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颐和园》是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教学中,有不少的老师都会把精力花在课程的设计和课件的制作上,但却忽视了恰到其分的板书设计更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在教授此篇时,我则将重心放在了板书的设计之上。通过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让他们学习从文中找出一到两个字词进行概括。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很快,学生们便不约而同地从文段中找出作者游览的四个景点名字,并准确地用了“高、长、美、静、绿、宏伟”等字词进行概括。但俗话说得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零一个读者。针对班中个别有歧义的看法,我又带领学生们进行辩论、斟酌、修正,最终定稿,变成板书。这些字眼虽然精而简,但却不偏不倚地体现出文章主要内容和事物的突出特点,大大改善了学生课堂上埋头苦干抄板书而忽略文本学习的现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索溪峪的“野”》一文中,板书讲究简而不粗陋的特点更显而易见。教授此课时,我通过课题开门见山地直奔文章主题:“该篇文章主要围绕哪个字来作文章?”——“野”!“具体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呢?”“山、水、动物、人……”在学生讲述的同时,我一边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去解读文章主旨,一边适时帮助学生进行板书归纳和总结:

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更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不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宗旨吗?

二、巧而不俏,显大胆创新之美

巧妙的板书编排,实则是教者基本功的又一体现。课文篇幅长,内容点自是多,逐一地讲授记录,花费的时间多却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这是失败的教学;课堂上让学生一个劲地 抄,不出三天,你的套路便会被识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骤然减退。为此,我们不妨在板书设计上巧花心思、巧做功夫、巧做记录。

《新型的玻璃》是篇浅显易懂的说明文,若板书依旧是一成不变地设计、展示,不仅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热情也将极大地受挫。为此,我决定采用表格式板书记录:

种类 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夹丝网防盗玻璃 能自动报警 防盗 举例子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适用于高层建筑

变色玻璃 随着阳关强弱改变颜色深浅 反射阳光,调节室内光线 打比方

吸热玻璃 阻挡强烈阳光和冷空气 使房间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使噪音强度减弱 消除噪音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10  新型玻璃一览表

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让学生在阅读、对比中知晓各种新型玻璃的种类、特点和作用,而且表格一目了然,知识点一清二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再如《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嘎羧”是在抗战中被村民们救下来仅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它在村子里的生活是无忧无虑、优哉游哉的;可追忆往昔时,它又是英勇无惧、所向披靡的;而在预知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结束时,它却是重情重义、忠贞不贰的。在学习本文时,学生们被它的这种英雄气魄深深地震慑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我灵机一动,飞速地在黑板上庄重而又深情地写下: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近黄昏,

重披战甲忆当年。

凭吊战场辛酸泪,

庄严归去赴青天。

巧而不俏的四句板书,尽显对嘎羧一生的高度概括,尽显学者与教者对嘎羧的肃然起敬……可见,板书不仅要简明扼要,懂得巧安排、巧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应注意的是,我们的板书是要巧,但切不可俏。

三、图文并茂,融科学艺术之美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 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课堂的板书设计中巧妙地和美术学科有机整合起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创新,也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若只是引导学生照本宣科地寻找文章主线,并将文字机械化地记录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大。他们虽有在写、有在记、有在读,但那也只是老师要求的读、写、记,仅此而已。若能把文字和图画有机地进行融合,变文中有图、图中有文,那又是别有一番洞天的表现。

小学阶段的孩子主要的还是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多些,图文并茂的内容远比枯燥的文字记录有趣得多,记忆得深刻些。为此,在课程教学时,我常常会将文本内容和美术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体现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大大地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原来,语文也可以这么学!语文也可以学得这么有趣!语文老师原来不只是会教语文,她还会很多很多……这么一来,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变得也就不再那么深沉烦闷,语文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形象也就不再是那么古板严肃。甚至是有的学生还会因为自己有这么样的一个语文老师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语文学习自然也就不再是令他头痛的事情了。

如:

《颐和园》板书图文设计

《桥》板书图文设计

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设计,让单一的语文课堂瞬间充满生命力,变得活跃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的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尽显教者的智慧。

总而言之,板书,它不仅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重要教学手段、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资源补充,它更是一门让我们不容忽视的智者艺术。作为一名有心的教者,只要我们稍加处理,巧花心思,枯燥乏味的文字记录便会焕发出新的光彩,神情呆滞的课堂学习也将会变得丰富而又多彩。

一记红尘,染就一书的芳华!

(编輯:张晓婧)

猜你喜欢

图文并茂简洁板书设计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如何开展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
论公共图书馆中的优秀儿童绘本
高中美术课堂板书设计研究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