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9-07-08赵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对策心理问题青少年

赵艳

【摘 要】目的:针对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分析其心理问题以及护理对策的研究。方法: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录的总计54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为对象纳入本次研究,对54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跟踪观察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处于恋爱原因、升学就业原因,同时文化程度低的青少年女性患者有较明显焦虑情绪出现。结论:青少年服毒自杀和自身心理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會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青少年;服毒自杀;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2

通常将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之为自杀,其中服毒自杀是自杀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生理的成熟带来心理的萌动,他们求知欲望强,渴望独立,此时心理上却不成熟,当他们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压力和权益侵害时,均可成为导致青少年自杀倾向的心理潜在诱因,遇到各种应激事件容易诱发自杀[1]。本研究通过对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的进行探讨,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病情以及心理方面进行细致的护理,帮助患者摆脱心理障碍,恢复身心健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录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总计54例针对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为对象纳入本次研究,其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为14~23岁,平均(17.19±4.2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27例,高中以上18例。就诊时间0.5一6h。自杀原因有恋爱原因29例,家庭纠纷11例,校园欺凌9例,升学就业4例,疾病缠身1例。

1.2 方法 对54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入院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填表前护理人员先对患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解释,并协助由患者完成问卷,对于文化水平较低或病情较重无法填写表格的患者,由患者直接口述,护理人员代为填写问卷。以消除患者抵触情绪及取得信任为前提,由护理人员单独约谈患者,首先要消除患者的抵触情绪取得对方的信任,了解其心态和需求,同时向患者家属和知情人询问患者平时性格类型,自杀前后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以及自杀的原因和入院后的心理变化等详细情形,将了解到情况进行记录归类。在治疗、护理以及日常接触中,对患者的言行举止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及对接触到外界事物、家人、朋友以及同学的反应等,将患者的各种表现和心理活动详细记录下来。

1.3 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分析,SAS <8分表示焦虑阴性,SAS≥8分表示焦虑阳性,SDS <8分表示抑郁阴性,SDS≥8分表示抑郁阳性。

2 结果

54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中,出现心理异常的有43例,其中单显示焦虑阳性的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22例,单显示抑郁阳性的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14例,同时显示焦虑阳性以及抑郁阳性的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7例,其中处于恋爱原因、升学就业原因,同时文化程度低的青少年女性患者有较明显焦虑情绪出现。

3 护理对策

通过充分了解不同患者的自杀原因的之后,对每个患者各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和日常习惯,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科学的护理。

3.1 急救期患者的护理 在医师进行的救治过程同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针对患者的悲观消极心理,从稳定情绪开始护理,护理人员态度要做到和蔼可亲,操作要做到精确温柔,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通过言行让患者产生信赖和安全感,消除悲观消极的心理,对拒不配合、不听劝说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进行劝导,晓以利弊,直到让患者认识到通过积极的配合才能减轻自身的痛苦[3]。

3.2 治疗期患者的护理 在患者的病情平稳后,重点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首先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尽量安排单独的小房间,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护理,目的是让患者从护理人员细心的呵护中感到人情温暖,使其对自杀行为的产生后悔心理。护理人员对不同自杀原因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消极的负面情绪,坚定其生活信心,消除轻生的念头[4]。

3.3 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患者生命挽救回来后,大部分对现实不敢正视。针对患者自杀的原因,对家长、朋友、学校、同学以及相关人物等进行协调,积极帮助患者寻找解决的方法。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探讨生命的价值,劝导患者正面现实,从心理上战胜自己,同时提高患者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多疑、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尽量让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参与社会活动,使其明白自己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5]。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青少年服毒自杀的心理状况,大部分与其自杀原因、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特点密切相关。根据这些心理特征,对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的悲观消极的情绪,让其走出自杀的阴影。

参考文献

鹿丹华.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救治与心理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273+279.

蓝花.个案辅导介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应用分析——以自杀倾向青少年个案辅导为例[J].大社会,2019,042(1):74-76.

郑治伟.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615(19):44.

张萍,赵参参,李鹏,等.青少年抑郁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其神经机制[J].心理研究,2017,10(1):78-83.

游雅媛,叶宝娟,唐日新,等.家庭功能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06):78+111-113.

猜你喜欢

护理对策心理问题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