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颅CTA对颅内动脉开窗的诊断报告分析

2019-07-08余凯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基底开窗头颅

余凯

【摘 要】目的:探讨头颅CTA对颅内动脉开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895例于我院進行头颅CT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进行CTA的特征及CTA对颅内动脉开窗的诊断意义。结果:80例动脉开窗患者(单发75例,双发5例),发现开窗84处,开窗血管分支长3~5mm,形态呈裂隙状有46处,开窗血管分支长5~12mm,形态呈凸透镜状有38处,动脉开窗合并伴有动脉瘤患者几率与无动脉瘤合并动脉开窗几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CTA检查结果相比,MRA检查漏诊情况明显比CTA漏诊情况更严重,P<0.05。结论:使用头颅CTA对颅内动脉开窗,基本无创口,也能提高经血管颅内动脉介入治疗或头颈联合区手术的成功率,建议推广。

【关键词】头颅CTA;颅内动脉

【中图分类号】R7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895例于我院进行头颅CT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512例,女性患者383例,年龄16~96岁,平均年龄(53.14±8.05)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无力、言语不清83例,头痛头晕97例,高血压75例,脑梗死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例,脑出血后遗症12例,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即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 方法 本次使用仪器为GE Lightspeed VCT 扫描仪,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A检查。利用工作站处理数据,应用减影、非减影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显示血管三维图像,并根据患者原始轴面图像,重建层(厚度0.625mm),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370mgI/mL),流率4.0mL/s,剂量45-50ml,注射完后,以相同速率添加生理压水40ml,跟踪感兴趣区设定在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对比剂阈值>100HU后由手动触发,设置探测器64x0.625mm,扫描速度39.37mm/s,扫描时间4.4s,螺距0.984,电压120KV,电流550mA,范围为颅底到颅顶。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扫描时头先进入,方向为足向头侧[1-2]。

1.3 评价 所有患者扫描图像及原始薄层图像、重组图像由我院两名诊断医师仔细分析,共同商定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χ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 (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开窗部位 895例患者中,经GE Lightspeed VCT 诊断颅内开窗患者80例(单发75例,双发5例),发现开窗84处,前交通动脉22处,大脑前动脉处6处(A1段3处,A2段3处),大脑前动脉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8处,基底动脉25处,椎动脉颅内段14处,大脑中动脉3处,颈内动脉3处,大脑后动脉P1段3处。开窗前后的循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开窗形态 开窗血管分支长3~5mm,形态呈裂隙状有46处,有26处位于大脑前动脉至前交通动脉处,20处位于基底动脉;开窗血管分支长5~12mm,形态呈凸透镜状有38处,有15处位于椎动脉颅内段,10处位于基底动脉,4处位于大脑后动脉P1段,5处位于大脑中动脉,4处位于颈内动脉。

2.3 伴发其他血管性病变 895例患者中,有138例动脉瘤患者,伴有10例动脉开窗(其中有13例动脉瘤,有4例含4处动脉瘤),具体分布位置:后交通动脉起始部6处,大脑中动脉3处,基底动脉3处,大脑后动脉1处。剩下757例患者中,有86例存在颅内动脉开窗,动脉开窗合并伴有动脉瘤患者几率与无动脉瘤合并动脉开窗几率无明显差异,p>0.05。

2.4 MRA检查漏诊情况 与CTA检查结果相比, MRA检查漏诊情况明显比CTA 漏诊情况更严重,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开窗是一种先天性动脉变异型疾病,主要是因为胚胎时期血管未完全融合导致,在临床属于少见症状,一般会发生在椎基底动脉,在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也会发生。但据相关研究报道,颅内开窗畸形在常规脑血管造影检出率非常低,基本在1.0%以下,且临床对颅内动脉开窗的认识不充分,非常容易误诊或漏诊[3]。近些年,CTA(CT血管成像)已经在颅内动脉开窗等畸形诊断中得到实际应用。其能更明显的发现颅内开窗的原因、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并通过图像显示出来,且与 MRA检查结果相比,CTA 漏诊情况明显更少。

综上所述 :使用头颅CTA对颅内动脉开窗,基本无创口,也能提高经血管颅内动脉介入治疗或头颈联合区手术的成功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李立,钱伟军,韩新生,徐建军,武森,洪斌,李杰,李红敏,冯中全.64排头颈CTA对颅内动脉开窗的诊断价值(附50例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03):504-506.

李文智,罗林,蒋超梅,朱永华,刘成华,李虹玲.双能量减影CTA对颅内动脉窗式变异的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03):394-397.

杨位霞,单广振,杨位梅,等.脑血管CTA及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4,27(2):74-76.

猜你喜欢

基底开窗头颅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浅析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冬天不开窗闷出一身病
嵇康·绝响
清晨别急着开窗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