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严治党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方法初探

2019-07-08顾浩俊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课从严治党

顾浩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只有从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认识和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才能够提高高校基层党建水平,提升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质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更因其自身特点,如何进一步创新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方法,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从严治党要求下高职学生党员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党员培养周期短。

高职学制为三年,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生从大三开始就需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部分大二就有阶段性的工学交替。学生在校时间短,导致学生党员的培养周期短。学生入党大多集中在大三,学生党员发展后就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由于不是正式员工,组织关系仍留在学校,实习单位也无法接收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所以高职学院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一定困难。这也导致高职院校偏重于学生党员发展前工作,发展后的培养和教育措施还不到位,有前紧后松的倾向,这与从严治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1.2 培养标准过于倚重显性指标

随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文件的出台,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工作不断规范完善,并且都要严格执行各地方党组织下达的党员发展指标。学校一般会采用“积分制”等量化考核的办法进行筛选和考核,来决定最终发展为预备党员的人选。量化的数据大多采用学习成绩、思想汇报次数、社会志愿服务等显性指标,且学习成绩一般所占比重较大。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规范性,提高了学生党员的“门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首先考核标准过于显性,对于学生的入党动机难以把握。其次过于倚重量化考核办法,使得培养学生党员转变为“选拔”学生党员。再次一刀切的标准难以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差异化的培养。

1.3 组织生活和教育实践质量有待提高

高职学生党员发展阶段,各院校都开设系统的党课培训,包括现场教学和网络的自主学习,同时还会组织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根据笔者的调查问卷显示:67.3%的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党课培训的内容结合实际,但是认为党课培训有吸引力的只有13.4%。在入党后,有7.8%的党员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参加系统的党课培训,预备党员转正后,只有48.1%的党员参加系统的党课培训。教育实践以参观红色基地、纪念馆和志愿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62.4%的入党积极分子认为教育实践活动收获很大。学生党员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以讨论党员发展转正为主,民主评议、思想交流等内容,学生党员通常准备的不充分,以教师党员的布置安排为主,学生党员对党内生活的严肃性和重视度还有待提高。

2 原因分析

2.1 面对新形势的准备应对不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传播内容趋于碎片化。西方各种文化渗透力度不断加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这些都对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95后、00后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共同成长,他们由于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更易于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同时他们有自己的话语和信息交流习惯,传统的教育方式效果并不理想。从问卷调查可知,相当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党课的吸引力不足。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面面对新形势所做的变化还不够。如何使培训、教育实践活动更符合当下青年学子的认知特点,成为各个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所要解决的问题。

2.2 基层党组织内部建设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基层党务人员专职数量少,多为辅导员担任。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难度和事务繁琐程度要高于本科院校,导致辅导员在管理二三百学生的同时,无法可持续的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到党务工作。也由于此,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从严治党相关文件要求时,又往往倾向于在学生发展一头贯彻落实,而对自身党组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导致了为了贯彻“严”,倾向于用相对单一的硬性标准来“选拔”学生党员,以此来提高学生党员质量。而在党课培训、主题实践教育、党组织生活等方面,内容和形式上革新不够,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的效果。

2.3 学生对践行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还不到位

由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巡视整改等内容。上述这些工作与学生党建工作发生直接联系的不多,所以在学生中缺少对全面从严治党深刻理解的氛围,一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全面从严治黨离自己还比较远,主要是党员干部和教师党员的事情。根据笔者问卷调查显示,82.3%的入党积极分子知道全面从严治党,其中51.2%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内容不清楚。学生党员中有82.7%知道八项规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章制度,不过其中有58.3%的学生党员认为这些规定与自己关系不密切。很多学生认为无职务无权力,不涉及从严治党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到每个党员的具体要求还未理解透彻,学生在参加各类培训、党组织生活时主动性、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 从严治党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培养举措

3.1 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思想教育新变化

面对网络传播内容趋于碎片化,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掌握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结合学生阶段特征和思想状况的实际,不断更新充实新内容,注重教育内容的深刻性、针对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对思想教育内容外在的表达方式方法要有创新,赋予其时代性,使之符合时代潮流并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平时基层党组织要从融入学生所在的网络生态着手,关心学生所关心的话题、解答学生所疑惑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诉求。并且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类互联网移动客户端传播思想教育的内容,使线上思想教育真正成为党的理论教育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

3.2 全过程全体系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规定非常明确的指明了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相关要求时,一是要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工作,更要重视党组织自身建设。党支部的每位教工党员要提高党务工作能力,要高质量的开好三会一课,以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来带动学生党员的发展进步。二是既要做好党员发展前工作,也要做好党员发展后的工作。党支部要投入精力做好发展后、转正后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避免出现“发展前高度重视,发展后放任不管的现象”。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克服学生在校时间短的困难,利用好各类新媒体,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等方式,持续做好发展后转正后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

3.3 提高党员发展培养体系精准度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和分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对于学生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党章党规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党员标准体系,并强化学生对其的认知,通过合理的制度体系杜绝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加入党组织。第一,要避免把智育成绩作为单一或比重偏高的入党考查标准。要充分考虑示范引领、群众基础、工作成效等各方面因素,挑选各方面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学生作为发展对象。第二,要坚持常规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避免出现发展前一次性“考核选拔”学生党员。要在整个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把握学生党员动态成长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先锋模范意识。第三,要健全监督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要组织学生认真参加党内组织生活,提高民主评议的实效性,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群众监督评议制度要常态化,避免只在发展时听取群众意见,发展后更要多听取群众意见,不断督促学生党员改进提高。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思维下高职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时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2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课从严治党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海伦市 多管齐下讲党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重庆永川:构建党课教育评价体系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