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班主任模式初探
2019-07-08吕明蔚
吕明蔚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而辅导员队伍的扩大速度远低于此,往往一个辅导员要负责两百甚至三百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工作中容易出现“真空地带”,工作很难做细做实,落实到每个学生。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相对优秀的群体,他们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学习优秀,综合能力素质强,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由于年龄相近,学习成长经历相同,更能贴近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有针对性地掌握和引导思想,从而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补齐“真空地带”。
选拔优秀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有效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1 学生党员班主任的积极作用
1.1 实现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在担任教育主体、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党员班主任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在长期的学习、培养和考察,成为中共党员后,如何从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管理转变为积极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对学生党员来说是提高思想觉悟、自主学习和主动性的关键环节。
党员班主任的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如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班级建设、发展指导、生活辅导、日常管理等,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进行正向引导。为了认真完成工作,履行自己班主任的职责,党员班主任只能不断加大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力度,全面大力提升自己,让自己能够胜任这一工作。以笔者所在的成都文理学院文学院为例,本学年度共选拔13名大三的优秀学生党员分别担任大一13个班级的党员班主任,由于专业原因,多数学生的就业意向本就是从事教师行业,在担任党员班主任的过程中,自身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充分体现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普通同学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担任班主任时,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态度严谨,对待学生循循善诱、无私奉献,凡事身先士卒,遇事冷静,遇到困难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1.3 促进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基地,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集中的组织。一名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和影响范围是有限的,但一群学生党员团结在一起,其影响作用就是成倍的。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下,同学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和过人之处,会对党组织心生向往,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强,能够吸收更多学生积极向组织靠拢,争取加入组织,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和更强大的力量,起到夯实基础、强基固本的作用。
1.4 对同学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大学阶段是三观逐步成型的阶段,一个好的榜样能够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素质,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在学生也中有较高的声望,且具有相同的身份——学生,他们不是新闻媒体宣传的和自己相隔甚远的“偶像”一样的标杆,而是身边存在的、能够接触了解的学长学姐,他们是如何一步步从大一的懵懂成长为如今的优秀,这类榜样的作用更为强大和明显,成功的过程可以复制与借鉴,在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榜样的力量变得具体与实际。
1.5 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首先,大一新生入学时,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生活,部分同学还去到文化差异较大的地区求学,学习方式上需要由被动接受应试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学生极容易产生不适应,进而产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问题等。党员班主任为同校高年级学长学姐,与新生专业相同或相近,对新生经历的事情与心情能够感同身受,能够从自身经验出发,通过教育和沟通,给出可行的建议,帮助新生迅速调整状态,找准目标,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其次,党员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多,能够更为细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生活情况,针对个别“特殊”同学,能够做到提前沟通疏导,及时发现危机事件的苗头并提前发出预警,将危险扼杀在摇篮。再次,党员班主任从自身学习生活经验出发,能够对新生的班级建设做好提前规划,如班委干部的培养、学习氛围的打造等,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
2 学生党员班主任模式的完善
现阶段,各高校学生党员班主任模式运行效果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养及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党员班主任自身角色定位模糊,工作方式方法不成熟等。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开展党员班主任工作,應重点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
2.1 建立健全培养及考核机制
作为党员班主任的高年级学生,虽然各方面能力较强,但由于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接触班主任工作,缺乏工作经
验,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党员班主任培养及考核机制的完善,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提升自我。
定期进行理论培训。理论的缺失将导致工作开展的困难加大,对党员班主任进行定期的理论知识培训,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也不能忽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培训,通过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定期召开党员班主任交流总结会。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工作所得,提出自己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生支部书记及对应辅导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党员班主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使用中培养。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交代的工作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放手去做,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健全和细化考核制度,对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支部考评和民主评议相结合,量化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惩治制度与激励制度相结合,多听取带班学生和辅导员的评价,细化评分规则,对工作出现失误的党员班主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班主任给予一定的奖励,压力与动力双管齐下,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准确把握党员班主任角色定位
作为党员班主任,同时兼有学生和教师两重身份,容易产生角色混乱。党员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是班主任老师,在处理及解决问题时应站在教师的立场与高度看待问题,积极配合辅导员的工作,但从本质上来讲,党员班主任的身份仍旧是在校学生,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辅导员的想法,工作时很容易站到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看待事情不够全面,容易给学生错误的信息,有时也把握不好辅导员的工作和自身工作之间的界限。因此,在全面考察培养党员班主任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同学们相处时是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时是班主任。
2.3 创新党员班主任工作方式方法
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党员班主任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工作方式方法欠佳,重点表现在处理学生事情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及无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大部分党员班主任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但也有部分党员班主任在工作上投入过多精力,导致自身学习成绩下滑,并扰乱自己的生活。要帮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当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暨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在党员班主任的工作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党员班主任这一模式无论从党员的教育管理还是对学生的实际教育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员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们不断总结,不断开拓。
(作者单位:成都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