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探寻

2019-07-08王瑛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区域科学目标

王瑛

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是重视教育的影响力,因此很多幼儿园的教育层面必须重视关于思维模式的启动方案。而现今社会幼儿园最常采取的就是课外活动,以此来进行幼儿思维模式的一些启发。科学区域活动也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幼儿思维模式发展的需求,因而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致使老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致使科学区域活动不能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

综合现今社会的儿童教育现状进行相关的分析,不难发现,因为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很难针对每一个幼儿进行指导,很难激发每个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幼儿也不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自我的爱好进行选择想要进行的活动内容,这就会对幼儿以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障碍。同时幼儿也不会选择学习的方式,也不会评判哪一个伙伴适合与自己合作。因此,有效的进行科学区域活动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并且有效的进行科学区域活动能够最大的限度的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充分的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每一个孩子的爱好。

1 幼儿园中创建科学活动区域的作用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缺陷,现阶段很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对幼儿教育方式进行创新,科学区域活动的设立也成为了现阶段进行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形式,那么它就理应在幼儿教育这个阶段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区域性学习方式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区域活动的教学方式的特别就在于设立了科学园区,通过园区内的相关材料进行幼儿思维的启发,着重考虑幼儿的兴趣、能力,并且幼儿通过操作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显然,在幼儿科学区域活动中,最重要的引导者还是老师,那么老师应该更注重提供幼儿操作的环境,这样幼儿才能真真正正的动手动脑,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现阶段由于一些原因,许多幼儿很难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进行整齐划一的科学区域活动以达到他们进行科学区活动的目标。这个原因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区域教学活动的进步。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变得尤为重要。

2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有效创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幼儿园对幼儿的教学通常是采用一些普通的游戏模式,教学效果依赖于幼儿在主动性上发挥着重大的自觉认知,但是学习过程中有些游戏的道具,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道具的投放具有盲目性,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幼儿的年纪和爱好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还有一些道具投放是无序的,从实际活动内容来看,材料和幼儿学习活动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联系,所以就会对幼儿造成误导,也会导致材料无用。同时还存在材料种类过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造成科学区域活动没有办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其具有的教育功能,也并不能够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3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3.1引导幼儿自觉地建立并遵守适宜有效的科学区域活动规则

科学区域活动是动态的,正因如此,所以教师在制定科学区域活动规则的时候,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根据情况的不同,对准则加以规范,所以科学区域活动规则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完善。教师应该根据科学活动区域的具体的布置以及幼儿的实际水平和要达到的本次科学活动的目标来引导幼儿于自己共同的对科学区域的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到了规则的修改与制定,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感受对规则提出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对规则有感同身受的感觉,那么在以后进行活动时就能够自觉地遵守科学去活动的规则。

3.2科学合理地确立科学区域活动的目标以及科学区域活动的内容。

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区的活动内容是为什么,他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实践、自由发展的活动区域。因此,这个科学区域应该有艺术性、发展性教育性以及多样性,能够达到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的目的。教师在确立科学区活动目标时,应该考虑到此目标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并且有利于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够让幼儿真真正正的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利于面向全体,能够因材施教;能够让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幼儿在现阶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区域活动内容的确立也应该与科学活动的目标相一致。教室应该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将集体活动中的内容融入到现阶段现有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去,应该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把握幼儿兴趣发展,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以及幼儿的兴趣随时进行课程的调整,让幼儿在活动区域中能够与同伴共同操作、一起学习、一起探索,让幼儿的综合智能、创新意识以及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3客观适当的对幼儿科学区域活动进行评价

科学区域活动是在幼儿完全自由状态下的一个自主的活动。这个活动看似随意,但却一定有教育目标,能够让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通过自主的活动来达到教师的教育目标,就需要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充分的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每时每刻的把握好以幼儿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并且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意愿,激发出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科学区活动中,教师不应該是幼儿学习内容的一个计划者,他应该是幼儿发展环境的一个提供者,从幼儿学习的指导者变成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从一位直接指导幼儿活动的人变为幼儿活动的辅助指导者;从幼儿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调控者变成过程的支持者,并且逐步的变成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幼儿一个充分的质疑和探索的空间。并且让幼儿有一个温馨,安全的心理环境。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当尽量的去减少直接干预,让孩子自己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了解材料应该怎样使用。但教师应该自始至终,注意观察幼儿的一些表现,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状态。当幼儿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急于提供答案、给出解决方法,应当适量适当的给幼儿时间进行等待,让幼儿能够充分的去探索、去进行自主的思考。

在科学区域活动后,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相应的评价。评价应当以鼓励为主,并且要进行开放式的评价。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水平进行适当不同的评价,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自我升华以及自信心的建立,能够为幼儿健全自己人格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不同以及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本堂科学教学目标对幼儿进行评价。

科学区域活动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但他同时也是教师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教师的指导在区域活动的开展当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就包括科学区域活动目标、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摆放、引导儿童进建立科学区域活动规则以及客观的对幼儿的科学区域活动进行指导及评价。

所以,想要有效的进行科学区域活动的建设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而教师教育思想的形成以及自身的教育能力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不断地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寻找最合适孩子的教育材料,制定最适合孩子的教学目标。相信,以上几点能够帮助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建设。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科学目标
分割区域
擦桌子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区域发展篇
科学拔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