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游戏教学指导与建议
2019-07-08廖远秀
廖远秀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使体育教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体育教学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在新时期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教师应当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新方法,有效扭转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游戏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体育游戏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可以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开展游戏化教学。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娱乐与健身体验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有助于促使学生的心理完善。
1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幼儿园教师,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步增强学生对于游戏的了解与实践能力,切实增强课程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生日后更好的工作与发展。体育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组织体育游戏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与竞争力,使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全方位发展。体育游戏是一项身体锻炼的重要活动,也是创新型教学手段,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置跳跃、奔跑与障碍跳等各项目,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增加特定器械的体育游戏,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在相辅相成的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体育游戏,应当具有开拓性与创造性,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具体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制定科学完善的体育运动规则,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引导下,获得勇敢、坚毅、机智的精神以及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为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2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游戏教学的建议策略
2.1 科学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学前教育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设置幼儿游戏,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定教学目标,有助于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要目的明确,详略得当,科学合理的指导教学进程。可以有效借助互联网上配套的考核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制定训练计划,有助于学生不断的学习与考察,切实增强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身心全方位发展。
2.2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
学前教育具有独特的特征,也将在毕业之后大部分会从事幼师工作,学生面对几岁的幼儿时必须要建立幼儿观念,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所以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逐步加强思想教育,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自主查询,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不同阶段幼儿的各类表现情况,从而确保体育游戏的编创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加强职业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障碍跨越等各项项目,增强学生的勇敢坚韧,亦使学生能够坚定职业信念,在日后的实践工作中也能够有效完成预期的目标。
2.3 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的学生在日后幼儿教育工作时会需要基础技能进行辅助,所以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体育理论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到幼儿走跳跑爬平衡等各项基本动作的完成和掌握情况。确保体育游戏设计能够与幼儿的运动灵活性与速度有效契合,向学生传递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方案,有助于学生更加重视游戏资源的选择以及如何塑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提高游戏效果。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正确认识到游戏设计的系统性以及与日常训练的自然衔接,使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的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设计能力。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趣味性、竞赛性、针对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体育游戏器材,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2.4 加强学生游戏编创能力
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能够逐步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身体锻炼与思想教育有效融合到体育游戏之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体育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游戏编创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游戏资料搜寻,主要包括搜集与体育运动相关的资料,科学合理的分析,日常生活与劳动中的经典动作、动物的部分动作模仿等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游戏编创能力。在游戏编创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游戏素材选择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安排游戏规则与过程为体育游戏配图文。学生逐步掌握体育游戏教学方式和游戏队形、运动路线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体育游戏教学的有益性和趣味性。
2.5 培养学生游戏组织能力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采用讲授式或者是训练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一味的训练,难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无法提高各项技能。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游戏教学,教师应当加强理论教学和示范引导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逐步掌握体育游戏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正确分析学生的运动负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体育游戏教学必须要放置在课堂的准备与结束部分之间,例如学生在课前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本节课堂即将组织的体育游戏内容以及体育教学方法。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育游戏教学情况进行评比与打分,融入到学生的体育技能成绩考核之中,将学生体育游戏自编与组织视为一项基本功进行检测,才能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游戏的重视程度,在日后的体育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组织能力。
3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游戏教学指导建议
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原有的体育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要尊重科学性教学原则,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能够正确认识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个体,例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生,身体状况也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教学任务,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运动量与运动密度进行详细的记录。由于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应当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切记不要选择危险性较大的游戏,或者是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地点。在开展游戏化教学之前,应当考虑到器材或者是场地等客观条件会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有助于确保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有效进行。游戏化设计必须要满足全班整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进行差异化游戏教学。例如女同学的身体单薄,所以教师应当设置一些趣味且柔和的游戏。而男同学身体旺盛,则可以设置小组竞赛等团体类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需求。在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是为了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所以体育游戏的内容选择必须要与教材紧密相关,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須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有针对性的调整游戏内容,才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性,进一步实现体育游戏教学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当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游戏化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设定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游戏编创能力与游戏组织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幼儿园教育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教育优势。
(作者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