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元素在紫砂壶艺造型与装饰中的艺术价值

2019-07-08钱一清

江苏陶瓷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艺术价值

钱一清

摘  要  “祥龙壶”造型设计和装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龙文化及茶文化等诸多元素融会贯通,同时根据紫砂泥料的材质特性,运用紫砂陶刻的装饰技法,共同营造出外观形态形象与内蕴情志意趣相互映衬,艺术感染力强烈的“意象”美感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祥龙壶;传统文化元素;造型与装饰;艺术价值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璀璨夺目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扎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以各种文化符号或具体事物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和事物成为了中国文化独有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也正是通过这些符号和事物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哲学和审美情趣,既可以通过具象的形式层面呈现,又可以通过抽象的精神层面展现。传统文化中玉的元素、龙的元素、茶的元素、壶的元素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也形成了中国玉文化、龙文化、茶文化、壶文化等独特的文化现象。

“祥龙壶”(见图1)将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进行综合,设计理念首先以中华传统文化形而上的思想为指导,然后借鉴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中形而下的技艺进行具体的设计。通过壶艺造型的形态和书画陶刻的装饰,以紫砂温润如玉的质感和“玉龙”的形态表现玉的美德,以龙的神姿形象展示吉祥的氛围,以书、画装饰形式表达中华茶文化和壶文化的广博精深,使得这件作品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相映生辉,在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同时,既体现出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精神内涵,又体现出意象美感极具神韵的艺术价值。

1  “祥龙壶”外观造型的传统文化元素

该作品采用宜兴紫砂光素圆形器打泥片、围身筒拍打成型的传统工艺进行制作,其造型结构根据几何曲线与自由曲线的基本原理进行合理搭配和巧妙布局,使得刚中带柔的结构严谨,和谐匀称的虚实节奏协调。其下大上收的壶身圆润饱满,重心下垂,端庄稳健;壶身下设的圈足稳重踏实,承托着壶身使气势升腾;壶身下沿增设的几道装饰线,更添好几分灵动感;宽阔的壶肩与精悍的矮颈匹配,刚柔并济;压盖与壶口吻合贴切,微隆壶盖与壶身上下呼应;粗犷又灵巧的曲嘴,豪迈壮阔中蕴涵着柔美坚韧;玉龙形的环把,龙睛圆瞪,额头上的鬃毛巧妙地贴额卷曲成壶把的“上飞”,生动逼真;壶盖上桥式玉龙形钮,在方与圆的变幻中舒卷自如,瑞气氤氲,玉光袅娜,高贵典雅。

中国的原始文化,从能控制火的“北京人”算起有50万年,从有了仪式的“山顶洞人”算起有1.8万年。而8千年前岩画、彩陶、玉器的出现,时以女娲、伏羲为符号,以磁山、裴李岗、查海、河姆渡文化为代表,中国进入农耕文化时期,则愈显出中国与其他原始文化同中呈异的特征。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玉的重要性在于与性灵有关。传统文化中,玉可以通灵,既在礼器中,又在仪式之人身上。在理性化的宫廷里,官员们佩戴着用玉做成的圭璋象征权力等级。在良渚文化里,玉斧是王权的象征,玉琮是用来观天的法器。原始仪式首先是与神相关,玉是用来通神的,“玉龙”同样也具有通神的功用。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玉的功能又开始衍生,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百姓也知玉为宝。最重要的是玉代表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艺术,从文学到绘画、从书法到园林及至北宋年间才出现的紫砂壶艺,其理想境界都具有一种“玉”的韵味。同样,“龙”的出现也始于8千年前,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有龙纹的描绘,玉器也有龙的造型。龙,首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神的迷信,在上下分合聚散的几千年历史中,一直被当作富有神性的祥瑞之物,是权威、神圣、尊严的象征。龙的形态形成,早先是原始时期抽象的玉龙形,在远古中华各氏族部落融和的过程中,人们把许多不同部落以幻想创造的保护神——图腾形象揉合进来,最后才形成我们现在见到的龙。“祥龙壶”上引用的仍为原始“玉龙”古朴的造型,将传统文化中玉与龙的文化元素与壶文化融合,选用的材质为黄龙山出产的底槽青紫砂泥,烧成后的色泽浑厚深沉,莹润如和玉。

2  “祥龙壶”陶刻装饰的传统文化元素

“祥龙壶”的造型敦庞周正,气势古朴端庄。其梯塔形壶身转折有序,肩、颈、腹骨肉亭匀,壶嘴胥出自然,口盖严密,从下圈足往上至玉龙形钮,层次结构丰富,韵律美感强烈。壶身一侧为行書体陶刻“喷珠漱玉”四字,采用双入正刀法,字体遒劲、洒脱,每一笔注重行刀的浮沉、利钝、深浅、宽窄,使笔势的气脉畅达、迹外传神,每个字的结构相称、笔迹分明、干净利落。同时,“喷珠漱玉”的文词书意,也与壶体玉质及玉龙元素遥相呼应;另一侧为清刻填色的“煮茶品茗图”,描绘了一幅煮茶品茗的画面:野外树旁,一茶童撅着屁股卧伏在地上朝茶炉吹气,一壶架在炉上正在煮茶;一老者坐在石块上,一腿撩起,一手捏着茶杯一手揭盖,正欲品尝,从侧后边延缓攀伸过来的松树枝条疏朗有致。整幅画面静与动、起与伏、远与近设计合理,布局精致、灵动活泼,既充满生活气息,又让茶文化与壶文化融会,造型与书画相互映衬,图文并茂,倍增风雅。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包含物质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层面。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曾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与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释、道哲学思想交融,逐渐使人们进入一种文雅的精神领域。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 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质量,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雅的艺术境界。饮茶环境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品”的效果才会有诗情画意,才会产生盎然的意趣。而宜兴的茶因其品质优秀,早在唐代就作为“贡茶”进呈朝廷。也正因为是宜兴出产贡茶、盛产好茶,天时地利,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催生出宜兴紫砂壶的兴盛,并推动着茶文化与壶文化共同走向繁荣。“祥龙壶”上的书画陶刻装饰切壶、切意,与造型创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可谓珠联璧合。

3  “祥龙壶”艺术价值的意象美感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绚丽多姿的表现形式和意味深长的表现内容,为紫砂壶艺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动素材,形成了一条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壶艺造型与陶刻装饰设计中的创新路径,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一种精彩纷呈的文化现象,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是巨大的。

“祥龙壶”将传统文化中的玉、龙、茶、壶等诸多文化元素融汇一器,使在审美观照与创作构思时的主观意识、感情、意趣等“意”的成分,构成壶艺创作的中心内容和主导旨意。同时,将出现于主体想象中的壶体形象和书画形态作为“象”的成分,构成“意”的审美对象和客观对应物。因此,“祥龙壶”的艺术价值,在于审美发现中将“意象”的美感效果较好地开发了出来。它通过审美思维创造,融会主体意趣的艺术审美形象,又使深化的美感有所寄托,把审美中所获得的诗情画意般的认识相对固定了下来,既可脱离个别存在,又有具体可感。

4  结  语

综上所述,“祥龙壶”的造型设计和装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龙文化及茶文化等诸多元素融会贯通,同时根据紫砂泥料的材质特性,运用紫砂陶刻的装饰技法,共同营造出外观形态形象与内蕴情志意趣相互映衬、艺术感染力强烈的“意象”美感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 考 文 献

[1]杨明刚,刘振艳,胡珊.传统文化视觉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价值及应用[J].设计,2014(06):64-66.

[2]张法.中国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元素艺术价值
传统文化元素在福建动漫产业中的开发与商业应用
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分析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艺术成果评析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浅析韩国综艺节目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