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年制转五年制背景下《建筑初步》教改初探

2019-07-08汪艳张丹丹尤晓旭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五年制建筑学大赛

汪艳 张丹丹 尤晓旭

1 前言

《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入门的第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的主干课程。介于我校建筑学四年制转五年制的特殊背景下,通过以赛促教,以本为本,在培养学生基本美学素养的同时,也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较为牢固的技能基础。所以为了与时俱进,建筑初步课程的任务必须进行改革,通过一系列系统作业训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表达的基础概念、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改背景

基于我校的办学历史,建筑学专业从办学至今,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从2015年开始,由之前四年制本科学习改为五年制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从很大程度上建筑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需要整体修订和修改。其中在大学一年级的专业课《建筑初步》课程中,以前四年制的教学方法如今要迎合五年制的教学的安排,要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里五年制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初步》课程仍然沿用以前的课程安排,一般分为《建筑初步1》、《建筑初步2》,分别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的上、下两个学期。如我校在2015年之前建筑学专业为四年制时,只有一门专业课《建筑初步》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学期。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了解理论部分的建筑空间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中国与外国建筑历史基本知识内容,和实践部分的建筑制图基本方法。其中课程内容主要由建筑相关历史和基本知识,和实践部分的仿宋字,尺规线条、钢笔画配景、水墨水彩渲染练习。不难看出这些都是80年代以前比较传统普遍的教学模式内容,锻炼学生的制图基本功,具有典型性和必要性;由于只有一学期教学时间比较短,且以重复性临摹和机械式抄绘为主,很多学生到高年级的时候专业技能的短板就容易暴露,主要是因为缺少了自主创新和实地体验的参与过程。

3 改革后的具体教学内容

3.1 《建筑初步1》改革内容分布

由于我校是省内办学最早的民办高校,那么相应的专业学科建设就要起带头作用。我们参观访问了省内外著名的建筑院校,学习他们的专业建设教学经验,并结合当下我校四年制转五年制的特殊时期,结合以赛促教的形式对课程做出以下改革和分布:

《建筑初步1》是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始上,课程内容保留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建筑历史概况;还有建筑绘图基本功:仿宋工程字体练习和尺规墨线图,这些都是低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另外还有平面构成:这是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元素之间的协调组合关系,通过对二维空间的认知和建筑表面肌理的表达,灵活运用到后期建筑设计的平面图和立面图中去。

另一项作业是钢笔画,也非常重要,这项专题训练主要练习学生的建筑透视和钢笔画线条以及植物配景的钢笔画表达。由于我们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匹配相对完善,很多表现类的课不用在黑板上用粉笔画,而是有各种投影扫描等设备辅助老师在白纸上用钢笔画,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模仿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另外为了增加课程的连贯性,在寒假期间又额外增加临摹50张建筑钢笔画为寒假作业,为了更好地衔接下学期的《建筑初步2》的课程内容,到下学期还有学校举办的钢笔画手绘大赛,为比赛提前打好基础;

难度较大的应该是建筑模型制作了,这项作业是通过给定已有的建筑图纸把建筑模型按照大小合适的比例制作出来。一般给六个主题,班级同学5-6人分组,每组选择做一个模型。其中有模型类型有室内模型和建筑外观模型,还有室内外环境结合模型。当大家把制作完成的模型作品拿去参加学校举办的建筑模型大赛,通过以赛促教,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会比平时作业更加有耐心和细心的去完成。通过近两年的实验教学班级获奖作品比较显著;

水彩渲染这项作业也是延续以往的水彩练习绘画,以前是绘画清式垂花门和塔司干柱式渲染,现在改成了钢笔画淡彩,这其中的绘画方式也是延续之前的绘画技巧,只不过增加了钢笔画,其实这项作业训练也是为了后期绘图做准备,毕竟后面的钢笔画的表现也很重要;

最后一个作业是单体房间图纸抄绘,提前讲解一些识图常识以及绘图技巧后并临摹绘制一套A3的建筑图纸作为最后一项作业。

3.2 《建筑初步2》教改内容分布

《建筑初步2》在大一下学期,课程内容包括:例行作业:每周三张建筑钢笔画,其中有一张是尺柜钢笔画,以钟训正风格为主。另外以快速表现风格为主。主要是因为四月底要去皖南写生,由于上学期和寒假学生的手绘钢笔画一直没有间断,每周三张的建筑钢笔画,这样等到去皖南写生,那么学生的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对后面的作品展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仿宋字每周一张,直到分数为5+,就可以不用继续写了。

第一个项目是一套详细完整的建筑制图抄绘,要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绘图理论知识,其中还有楼梯的详图画法,平立剖的注意事项,尺寸比例标注的标准;这个作业为的是更好更好的读懂图纸的表达含义和空间理解。

第三个项目---大师作品模型。根據大师作品一套完整的图纸,每人做一个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一般1:25-1:50左右,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理解图纸到实物空间关系。制作完整的模型可以参加下一学期学校组织的建筑模型大赛,对于优秀作品的而形式存放在建筑模型实验室展览,这样有利于模型的后期维护和作品展参展;

第四项项目是校园建筑测绘,分别给出六个建筑测绘点,通过抓阄的形式分组选择测绘点进行测绘,并绘制一套A2大小、完整的建筑各层平面图、具有代表性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以及总平图,并写上测绘心得;让学生实地参与测绘并绘制,目的就是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实物和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

第五项项目是校园环境调研,这项作业比较有趣味性,在校园里提供五个景点,依然让大家分组5-6个人一组,通过抓阄的形式选取调研景点,需要考虑调研的时间段、天气、周边环境、车流量、人流量、植物配置、公共设施的使用率,以及道路规划是否合理等因素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在环境中人的行为活动与环境里各个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把调研所得的数据,以及拍摄相应的照片,图文并茂的制作成文本形式提交,同时再做一份PPT进行汇报,总结调研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式和建议。这让学生作为一个评价者和体验者的身份来解读身边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带来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内容。

最后一项作业是二选一,第一个是在校园内选址设计一座小型公共建筑,面积在100-200平米左右,通过之前的校园测绘和校园环境的调研,学生对校园环境有一些的了解,对设计题目有一定的思考和见解,那么在这些基础之上一个人一组设计起来,就适当的容易些了做完设计还可以把模型制作出来,那么就更有成就感了。第二个是室内空间改造,其中有专业教室改造,还有大学生自己的寝室改造,对这些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规划改造,为的是让学生从真实的,自己身边的熟悉的环境进行设计,感受空间变化的趣味,并从中感受自己设计成果的成就感。

4 考核方式

1)10%课堂表现:其中包括考勤和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

2)20%专业获奖:以赛促教,鼓励学生用课堂作业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专业比赛,有建筑知识大赛,手绘钢笔画比赛,建筑模型大赛,力学大赛,海报设计大赛,先进成图大赛等等,只要获奖就可以加相应的鼓励分数。如果是团队获奖,那么每个人都加相同分数。

3)20%作品方案汇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过汇报的情况加分。

4)50%最终成果:所有作业都提交完毕,综合评分。

5 总结

《建筑初步1》和《建筑初步2》之间是有关联的,是循序渐进的,一环扣一环的,通过近两年的教学效果显示,发现作业内容有些多,整个学习节奏紧凑,学生的建筑制图功底和手绘功底有很大的提高,建筑模型制作能力很强,团队合作很有默契,建筑方案设计综合实力较往年也有很大的进步。和高年的课程也能很好的衔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项目名称:安徽新华学院2015年校级质量工程,基金编号:2015jgkcx03。

(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猜你喜欢

五年制建筑学大赛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浅谈五年制教育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五年制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
建筑学名词审定预备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