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鹅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治

2019-07-08张静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肺脏菌落菌丝

张静

摘要:鹅曲霉菌病是由于食入曲霉菌而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疾病,主要是损伤呼吸器官。多种禽类都能够发病,其中幼禽的发病率较高,往往呈群体性、急性暴发,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而成年禽通常呈散发。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导致病鹅的气囊及肺脏发生炎症,并形成肉芽肿结节,因此也叫做曲霉菌性肺炎,有时也会发生于眼、肝脏、脑等组织。一般是由于饲料、垫草潮湿,污染霉菌,形成大量孢子而引起发病。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鹅;曲霉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050-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黄曲霉和烟曲霉是引起曲霉菌病的主要病原,其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都能够生长,且所需的营养较少。例如,土壤及垫料中使用的植物秸秆都含有大量的曲霉菌,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够快速生长;其气生菌丝顶囊可生长出放射状的串珠样分生孢子,成熟后会随着空气各处飘散,当雏鹅吸入后就会在气囊和肺脏中定居,引起呼吸道症状。一般来说,肺脏中定居的曲霉菌,可导致局限性的病灶,核心是曲霉菌孢子和菌丝,外围是鹅体异源物,即由各种炎性细胞构成的肉芽层。

曲霉菌不仅能够直接致病,其分泌的霉菌毒素也可导致畜禽发生中毒,促使肝脏解毒负担加重,达到肝脏代偿功能的上限,往往使肝脏出现病变。

1.2 发病特点

该病通常在春夏季节发生。鹅通常从3~5日龄就能够出现发病,且小于10日龄往往会呈群发,随着日龄的增大,机体抗病力逐渐增强,发病后的病死率下降。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病鹅表现出精神萎靡,采食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减少走动,往往缩颈呆立,双眼半闭,羽毛粗乱,双翅下垂。部分眼鼻流液,张口呼吸,呼吸急促,大量饮水,后腹明显起伏,有时伴有间歇性的喘鸣声和强力咳嗽。如果气囊发生破裂,病鹅还会发出特殊的沙哑声。发病后期,病鸡表现出麻痹,有时会出现阵发性抽搐或者痉挛,最终由于窒息而死。病鹅通常在3~5天发生死亡。

2.2 慢性型

病鵝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后期发生吞咽困难,喘气,走动困难,下痢,机体日渐消瘦而死,病程通常可持续大约1周。

3 剖检变化

大部分病鹅在表现出症状6~8天后发生死亡,病死率大约为5%。瞬膜下出现球状结节,呈绿豆大小,导致眼睑明显肿胀、突出,或者引起角膜浑浊,甚至失明。肺部局部发生肿大,呈灰红色或者紫红色,存在黄色或者灰白色的霉菌结节,呈小米或者绿豆大小,触感较硬,结节外围呈暗红色,中心出现干酪样坏死,结节数量较多时,肺脏质地变硬,弹性消失。气囊变得浑浊,囊壁增厚,上面散布有黄白色或者灰白色霉菌结节,呈小米或者绿豆大小,质地略微柔软,具有弹性,如同橡皮样,将其切开可见黄色干酪物,其中存在大量的菌丝体,外层如同肉芽组织的炎性层。有些小结节相互融合呈圆盘状,形成较大的坏死。肋骨内侧、胸膜散布有黄白色或者灰白色的霉菌结节。气囊、胸膜以及肠壁上都存在圆形的霉菌病斑,呈烟绿色或者深褐色,大小不同,略微突起,但中心凹陷,如同灰尘状。肝脏表面也存在黄色至黄白色或者灰白色的霉菌病斑。

4 实验室检查

4.1 直接镜检

取少许病灶组织(即小结节)放在载玻片上,加入1~2滴生理盐水,接着用针将病料拨碎,放上盖玻片后置于油镜下观察,能够看到微绿色或者无色透明的分隔菌丝,菌丝直径在3~10 μm左右。

4.2 分离培养

无菌条件下将以上病料在马铃薯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温度下进行培养,观察生长情况,开始时菌落呈灰白色,逐渐变为暗绿色至黑褐色,并从绒毛状逐渐变成粉状。放于显微镜下观察,能够看到呈烧瓶状的顶囊、分隔菌丝以及不分支的分生孢子柄,顶囊上生有小梗,呈放射状排列,且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如同葵花状。

同时,取病死鹅肺脏组织上的典型病变组织,在沙保劳氏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接种,放入37℃恒温箱培养内,经过18 h培养,可见沙保劳氏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白色的丝绒状菌落,之后菌落逐渐变成暗灰绿色的絮状,略微凸起,背面呈奶油色,直径为7 mm左右,散发霉味。经过3天,菌落颜色进一步加深,外观与曲霉菌相似。挑取菌落进行镜检,能够看到典型霉菌样结构,即呈倒立烧瓶样的顶囊,直径为15.0~18.0 μm,呈典型致密的柱状排列的分生孢子头,单层排列的孢子小梗,覆盖住3/4面积的顶囊;分隔菌丝,孢子梗管壁光滑,近囊端相对较粗,孢子呈绿色或淡绿色,接近圆形,并生有刺。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雏鹅出现发病后,要立即更换干净的垫草,加强通风换气。按每只病鹅取制毒菌素1万~2万IU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饮水中加入0.3%~0.5%的硫酸铜混饮,连续使用3~4天。也可直接饮用0.5%~1%的碘化钾溶液,连续使用2~3天。还可肌肉注射0.1%煌绿或者结晶紫进行治疗,幼鹅用量为0.1~0.5 mL,成年鹅用量为0.5~1 mL,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

5.2 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消肿、散结、定喘、宣肺。可用鱼腥草汤(即20 g蒲公英,30 g鱼腥草,苦参、筋骨草、黄芩、葶苈子、桔梗各10 g,6 g甘草)加水煎煮2次,以上药量适宜60~65只15日龄的病鹅服用,每天1剂,连续使用3天。同时,对于没有发病的鹅,可使用2倍剂量的上述方剂加水煎煮,每天1剂,连续使用2剂。

5.3 加强饲养管理

育雏时,重点解决干燥与湿度的矛盾、温度和通风的矛盾。不仅要确保育雏所需的温度,还要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不仅要调控舍内相对湿度适宜,还要保持相对干燥卫生。

鹅群从孵化到育肥,每一步都可能感染曲霉菌,因此每一阶段都要严格消毒,加强管理,可有效避免发生曲霉菌病。定期更换新鲜的垫料,避免地面潮湿。

养鹅户只注意不给鹅群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和不饮用污染霉菌的水,但经常忽视地面和空气含有大量霉菌也能够导致鹅中毒。因此进雏鹅前必须全面清扫消毒鹅舍,加强日常消毒。

猜你喜欢

肺脏菌落菌丝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右美托咪定不同处理方式对高龄患者止血带所致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4例临床分析
干细胞移植让肺再生
浅谈猪屠宰检疫中肺脏病理变化与处理
菌丝发菌差咋回事
提高双孢菇成菇率三技巧
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协同致病菌
适量添加稻壳有利于灵芝菌丝发育
“菌落总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