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2019-07-08岳冰
岳冰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是一个主要的目标。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参与者,应一改传统的“知识贩卖”型教育,以情作桨,寻找到人与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心灵契合点,引领学生在文海扬帆远航。
关键词:知识贩卖;心灵契合;方式变脸;交融渗透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是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主要目标。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参与者,应当和学生一起去捕捉课文中的情感因素,體味课文的真情,为情所感,为情所动,从而使心灵得以净化,品味得以提升,使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彰显。
那么,该如何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价值,优化教学效果?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对文学作品研读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当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2改变传统角色,寻找师生心灵契合点,优化效果
情感是教学教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应怎样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
2.1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基调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本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前,应先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感情,确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要准确地再现课文的情感基调,唤起学生的共鸣。
2.2方式变脸,创设情境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预先设计一些与教材有关,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创设能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就方式的“变脸”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2.2.1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2.2.2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方式变脸,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都受到强烈的冲击,把学生引入课文所叙述的情境之中。教师在情感交融中“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学知识长才干。学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增强了基本技能。
3改变传统学习方法,寻找生生心灵契合点,优化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当然,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忽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和审美教育,知识将是一片“散沙”。作为一个教育者,不掌握驾驭学生情感的技巧,不善于使用情感艺术,不可能是一个优秀教育实践者。没有水就不会有鱼,没有情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荡起情感教育的双浆,引领学生在文海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