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7-08李枫孙陆
李枫 孙陆
摘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自2009年开始与越南煤炭矿产工业集团公司合作开展学历留学生培养工作,几年来我们在预科阶段的汉语教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本文试图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加以总结,以供同行们借鉴参考,并希望由此深化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一、前言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从2009年开始与越南煤炭矿产工业集团公司(简称越煤集团)合作开展学历留学生培养工作,几年来我们在预科阶段的汉语教学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本文试图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加以总结,以供同行们借鉴参考,并希望由此深化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二、课程设置
(一)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是越煤集团在高考中选拔的汉语为零起点的越南留学生(2009、2010每年10人)。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没有任何汉语基础,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性较高,他们希望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汉语水平,特别是汉语听说能力。
(二)课程设置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我们精心进行了为期6个月(11月初入学至次年6月HSK考试)的课程安排,设置了如课程表1:
汉语综合课是从汉语发音、词汇积累、语法运用等语言要素为起点,融合相关的汉语文化,对听、说、读、写这四项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汉语口语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纠正学生在语音、语调等方面的偏误,讲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口语知识和语法点,并引导学生在口语实践中掌握和运用。
汉语听力课,顾名思义就是听的能力,也就是从有声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语言交际技能的重要部分。在交际过程中只有听得准,才能说得对。因此,听力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初级听力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从基础的汉语拼音、语音、语调和声调等基本知识出发,对学习者进行语音教学方面的相关训练,为中级汉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对象、以现代汉字为教学内容、用外语教学方法讲授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汉字教学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汉字进行言语交际,使得学生可以认识汉字,书写汉字以及进行汉语言交流;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很自然的了解认识到中华文明中的汉字文化,这是进行汉字教学必然会产生的客观效果,无须教师的特别强调。有一点可以说明,汉字是语素文字,一个留学生掌握汉字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他的汉语水平。
阅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基础,也是重要手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助于理解语言知识,培养听、说、写的能力。阅读课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如何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运用,同时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初级阶段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实现由综合课到阅读课的转变,可为今后的阅读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可达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
汉语综合课的教师主要对学生起着辅导作用,老师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一些发音不准、词汇使用、语法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课堂辅导,集中进行词语训练,鼓励学生多进行汉语交流,进而提高汉语言的交际能力。
以上所设置的各门课程之间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各课教师之间也需要加强相互配合、交流,以期实现综合提高学生整体的汉语水平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步骤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好语言的关键在于强调语言学习主体需要一个外在环境的刺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刺激—反应”心理理论为基础,认为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坚持不断地、反复地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理论和学习方法这两者结合的灵活教学,以点带面,兼顾读写译,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步骤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根据学生零起点汉语基础和汉语自身特点,教学步骤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月初入学开始到12月初(四周),重点学习汉语语音、语调,使学生全面掌握汉语语音,打好语音基础,建立较明确的声调意识,努力培养汉语语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其能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
第二阶段:12月初至次年1月中旬(6周),在加强语音、语调训练,培养听说能力的同时,尽可能扩大学生的汉语词汇量,并培养学生对词重音、句重音、语气、语调的感知和运用能力。这个阶段是集中学习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及句型的过程,这个阶段的教学对以后尤为重要。这个学习阶段过后,有一个月的假期,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步骤一定量的自学任务,以巩固所学知识和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同时学生要利用假期时间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这个期间教师一定要保持和学生的联系,以解决学生在自学期间遇到的问题。
第三阶段:2月末至6月中旬初中等HSK考试前(15周),这个阶段继续学习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及句型,词语教学在这一阶段占有重要地位,词语大量出现,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常用动词、副词、连词的意义和活用。语法教学表现为对复句中连词组合的教学,以及以某些词为重点的语法结构的引申教学。课文的题材、体裁多样,涉及多方面的文化因素,我们认为适量适度地介绍文化知识是必要的。这一阶段,要适当增加阅读训练,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适当加强言语操练的力度,要求學生在课堂上只能说汉语,促使学生将汉语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能力。增加HSK辅导,使学生熟悉HSK考试题型、难易程度,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使其学习更具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