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党建工作创新实践研究
2019-07-08马成亮
【摘 要】 本文通过概述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创新的策略:突出党组织中心地位;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构建良好的師生党员关系;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党建工作理念。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
中外合作办校理念不仅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理念相契合,而且通过引入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对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性。因此,为了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更好的发展,便需要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策略,有效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水平,促使中外合作办学更好的发展。
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工作创新必要性
众所周知,学校的党建工作开展目的主要是为了确保学校的发展过程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此,做好党建工作的有效创新,方能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思路的正确性提供保障,继而促使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继而切实为我国培育出能满足我国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不仅如此,通过对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创新,其对中外合作办学其他方面目标的实现亦能起到良好的促进,诸如借助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其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将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党建工作开展还将促进学校党组织行政领导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这对应对教育进程中所遭遇大的各种问题均能提供良好的解决思路,继而切实维护中外合作办学的良好发展。
二、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办学定位清晰,党建思路模糊
有部分高校仅顾着强化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望能弥补自身的教育空白,然而,也正因其仅是将目光集中在了高校办学定位的整体布局之上,而未能对党建工作统筹兼顾,继而使得部分由中外合作学校的高校,其所成立的党委往往形同虚设。
2、注重资源引进,德育跟进缓慢
虽然,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理念在于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强化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继而切实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有效发展培育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但由于我国当前的许多高校,其最为看重的环节并非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而是观视对方是否为名校以及在与之合作后能否填补自设专业及学科方面的不足,如此办学理念无异于交易,进而使得我国高校无法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遑论从中获取到相应的教育经验。不仅如此,由于我国院校未能准确把握住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规律,加之对各阶段教育内容及学生生长需求方面的认知不足,因而使得学校党建工作开展亦呈现出实效性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3、传统党建强劲,创新能力不足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并非是唯一的主体教育对象,且接受党性方面的教育、锻炼与培养原本便是青年学生最主要的追求。然而,就目前的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而言,因建设方式的落实加之相关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亦缺乏针对性,故使得工作的开展过程呈现出了许多的问题,诸如党建工作的渗透性不强、缺乏连续性以及党建队伍的缺乏等。这些问题均将对党建工作开展的实效性造成严重影响。
三、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创新实践策略
1、突出党组织中心地位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理念及模式下的院校,其主要负责人亦将分为国内与国外两派。当然,唯有在双方关系融洽的基础上,方有助于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良好发展。对此,国内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其在日常工作中需务必处理好党组织与院校董事会之间的关系,以加强与院校各级领导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如此方能在凸显党组织核心地位的同时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依照各级党委对合作办学院校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则学校党建工作开展亦当切实发挥其沟通协调功能,以基于所处学校的发展实际来提出合理的办学意见,以切实起到调节院校董事会及相关领导关系的作用,并以此强化党组织的中心地位以及扩大其影响力。最后,鉴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党组织,其本身亦是院校行政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故其本身亦当始终秉持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更好地展现党组织的工作创新成果。
2、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员队伍的强化,其将是推动党建工作水平提升以及工作创新实践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确保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改革与发展,则关键亦维系在党务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之上。对此,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应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致力于对党务工作人员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促使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党建工作逐步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此方能逐步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工作人员的开拓创新思维,继而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工作的改革与实践创新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为确保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经验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则党建工作还应渗透至基层组织之中,并重视对该部分兼任教师的职级评定与业绩考核,如此方能在体现党建工作成绩的同时促进院校党建工作整体效果的有效提升。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党员关系
在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党建队伍中,学生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切实培育出能满足我国当代发展需求的杰出人才,则必然要想方设法让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党建工作变得更加理想。对此,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均需基于自身的环境与学生特点来强化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基于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来帮助其解决与之生活乃至家庭相关的各类问题,从而保护其免收西方资产阶级不良思想的影响,继而在教师的指导与配合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并完善自身的思想观念。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亦需加强与党建工作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夯实党员队伍的建设效果,继而切实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
4、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对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而言亦是如此,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管理水平高低还将直接决定其办学的质量及效益。因此,要想确保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作为管理者,其首要目标便是要制定一系列具有约束性且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如此方能在调动各级党组织与广大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对其日常的工作与学习行为产生相应的约束,并以此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为切实增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工作的导向性,高校还应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并将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目标设定在德、能、绩、勤等各方面,如此既能确保考核的全面性,亦有助于对基层党组织的进一步优化,继而以此形成严密的党组织网络来应对党建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5、创新党建工作理念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发展过程难免会遭受到全球国际化及信息化的多重通影响。对此,为确保“三化”要求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工作的顺利融入,则必然要提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院校需努力促进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相互融通,以促使每一面受教育的青年学生均能将个人梦想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联系到一起,继而引领全球的发展大势并维护世界的和平。其次则是需努力促进中国化与全球化的价值取向兼容。对学生而言,其需对西方文化与文明予以正确审视,方有助于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并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理念,从而成长为一名既拥有国外文化精神,又能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人才。最后则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管理,着力培养具有全球化眼光、国际化视野、信息化手段的专兼职党建工作队伍。
总之,就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管理工作而言,其务必对行政党建工作方面的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有效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推动中外合作办校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模式探析[J].教育评论,2018.No.228(6)55-58.
[2] 刘强,董川永,钱梦旦.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党建工作探讨——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J]. 世界教育信息,2017(18)51-55.
[3] 张璐,刘振娟.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语境下大学生“双阶段”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No.363(21)49-50.
【作者简介】
马成亮(1981—)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研究生,上海大学中欧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