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档案工作者的心理素养刍议
2019-07-08李月侠
【摘 要】 本文认为,在新时代下,档案工作者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心理素养。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牢固树立专业意识,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牢固树立定力意识,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处理好新与老的关系;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关键词】 新时代;档案工作者;心理素养
“档案”一词来源于远古,出现在清朝之前,即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很多种形式的并且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这种原始记录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作为第一手资料,是一种能够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并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真实、丰富的参考依据和历史依据。而要做好档案工作,离不开档案人员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特别是档案人员的心理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开展档案工作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咨政决策,甚至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因此,探究档案工作者的心理素养,对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档案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的“五大意识”出发,探析档案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
在我国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从事档案工作的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就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工作方向,把讲政治、守规矩放在首要位置。而在档案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档案工作的政治性,即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始终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站稳政治立场,高举党的旗帜,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坚持“为党管档”的根本原则,从而确保开展档案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突出档案工作的政治性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和党纪,坚持把档案工作放到本地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定位、部署、谋划,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关于档案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收集、保管好档案史料,加大档案编研成果转化力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档案工作的政治性就是要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持政治建档、党性强档、研究立档、人才兴档、依法管档,全面履行档案工作职责,为档案事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二、牢固树立专业意识,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
档案人员应该摒弃自卑心理,不断增强新时代下做好档案工作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以进一步丰富档案信息资源为基本抓手,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升档案人员的归属感、价值感和满足感。具体来说就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健全相关制度,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大量但无用的信息,不是资源,而是灾难”。尤其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按照一定的整理规则和方法,建立完善配套的档案利用制度,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文档归档的原则与方法;二是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当下信息时代对做好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加强对档案管理软件的正确选择,好的管理软件不仅能够使得档案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其次作为档案工作者,要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就必须注重互联网、大数据、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在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做到规范、有序,建立备份与恢复,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治理制度,从而确保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三是提升档案管理专业化。档案的加工、整理以及价值的外化,需要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有效运用自身的专业化知识水平与部门的具体需求相结合,将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深加工,促进档案信息系统化、规范化,从而凸显档案价值,提升档案服务能力。除此之外,改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不良态度,积极主动,树立超前服务意识,积极发挥档案保存和传承社会记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档案工作者不能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要有远大的目标,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不然是难以作出成绩的。
三、牢固树立定力意识,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古人说:“每临大事须有静气。”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浮躁。对于档案工作者而言,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特有的心理素养。一般来说,档案工作是琐碎繁杂、枯燥乏味、重复性强、不被重视,出成绩慢。从功利性方面来说又是一项权力小、实惠少、地位低和待遇差的工作,其所产生的效益一般表现为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又存在着隐蔽性以及难以估量性等特点,所以从事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就不容易被人们所认可,往往会给档案工作者一种落差感和职业困惑。新时代档案工作者要正视自己,做到自强、自尊、自爱,正确对待寂寞、清贫的问题,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虽然意味着寂寞,意味着清贫,意味着汗水,但同时也意味着奋斗、创造、积累。牢固树立定力意识还体现在,档案工作者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性,不人云亦云,能够提出独到见解,坚定“宁作一只船桨奋力潜行,不作一叶扁舟随波逐流”的执着。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和考验,档案工作者要有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承受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变压力为动力,实现自我超越。
四、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处理好新与老的关系
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新型载体档案和全新管理手段,给新时代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只有破除“有档即安,守摊即满”的陈旧观念,把握时代脉搏,才能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具体而言,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思想观念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充分认识创新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转变以往档案工作中“重藏轻用”的观念,充分认识管理是必要的手段,利用才是真正的目的;二是在档案工作管理模式上下功夫。在当前新时代、新形势下,以往档案工作中的传统方式、方法和手段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档案工作的需要。因此,就要尽可能地简化以往档案部门在开展档案工作中使用的一些呆板、繁琐的操作步骤,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比如目录的输人、输出或检索等,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在服务机制和手段上下功夫。主动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加工,拓宽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数码影像技术以及其它先进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网络平台,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次由“浅”变“深”、服务产品由“有”到“优”。
五、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在人际关系和公关意识方面有所发展,具有开放意识,接受他人与自己在职业、信念以及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在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具体来说就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能力。档案虽然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信息库,但它是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各种零散的信息储存在众多的单体档案中,只有根据需要,把相关信息进行系统、规范地整理出来,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二是加大档案信息的推销力度。档案有非常大的信息量和市场需求,因此,档案工作者就要把档案转化为“适销对路”的信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需求,及时准确地掌握动态,以确定信息转化的内容和目标;三是强化档案的效益意识。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为档案工作充实了丰富的内涵。而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和需求,促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改变过去档案工作中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提高档案服务意识和强化效益观念。
【参考文献】
[1]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5.
[2] 曹敬濤.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心理问题及调整对策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8.14.
[3] 刘艳.掌握查档者心理 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8.8.
[4] 贾茹.如何调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倦怠心理[j].中国高新区,2018.4.
[5] 李洋.浅谈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j].兰台内外,2019.01.
[6] 刘锐.提高档案意识和档案管理之我见[j].管理观察,2018.08.
【作者简介】
李月侠,任职于中共枣庄市委党校.